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正文

茂陵啊!茂陵

(2022-02-06 11:41:08) 下一個

茂陵啊!茂陵!

國內2007年曾經拍過一部電視連續劇《關中義事》,是反映秦家幾代守墓人忠於祖上的諾言和職守,甚至冒著付出生命的風險守護乾陵的故事,高潮是他家及時阻止了民國時軍閥爆破盜掘乾陵的事兒(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電視劇的結尾,護陵人失去了生命,但乾陵保住了。女主披麻戴孝,跪在乾陵的腳下,悲愴的哭號,乾陵啊乾陵。。。

我也曾在夢中一遍遍的閃回和呼喚:茂陵啊!茂陵!和我那茂陵腳下的小村莊,有我童年許多美好記憶的地方。。。

今兒說說我最熟悉的茂陵。它坐落在陝西省興平縣。我外祖母家(陝西話叫婆兒,拚音是po er,仄聲)在離茂陵不遠的小村子裏,叫“豆馬村”或是“豆馬村公社”。一般從西安做綠皮火車坐到老的茂陵火車站(早已停止使用),再步行走鄉路到豆馬村。我五歲以後基本每月一次從西安回興平豆馬村外婆家,每次都要經過茂陵大墓。

 

那段路距離約有三五裏地,對小小的我來說,還很費腿兒走呢。。。有些時候,我經常是在已長大的表哥們的脖子上駕著或背在身後在往火車站走(從火車站來時沒這待遇,到姥姥家碰到表哥們才會被背著不走路)。我們一邊走,我一邊凝視茂陵,一邊問著傻問題。例如,“哥哥,這茂陵裏埋的是誰?”“它裏麵有啥啊?”“啥時候挖出文物寶貝啊?”

這幼時一直在暮色裏凝望的巍巍的茂陵剪影,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裏。。。

 

在姥姥家的村子裏,我見識過有村郭縈繞的村子(護村子的半人高的矮牆),我見過村子隊裏公有的老牛舍(牛舍很髒,味道很大,牛站在一尺厚的泥濘裏),見過夏日村民讓騾子拖著石碌碌碾麥子,也見過村民們用像豬八戒的鐵釘耙那樣的竹耙子疏鬆晾在場院裏的麥粒。

我們一到姥姥家,某個表姐就雀躍著端著一盆麵粉到村子壓麵處換綠麵(菠菜麵)給小客人吃...姥姥姥爺年紀很大了,總坐在堂屋的炕上。我問過祖父母好。我的姥姥,那慈善幹淨的解放腳老太太,總是會從炕櫃裏拿出個雞蛋,吩咐“給紅娃煎個雞蛋吃!”或者是誰孝敬她舍不得吃的點心給我那一塊兒。。。那鐵勺煎雞蛋,我過去總認為是直接將雞蛋打在大鐵勺裏。後來我長大自己做飯,發現煎雞蛋不放油不行,問了別人才知道,鐵勺裏是滴一點兒油的,否則會粘底。。。那鐵勺被深入到燒柴火,玉米杆的爐膛了裏,一會兒就好了。我拿著勺或者小碗吃煎雞蛋(有機的土雞蛋),可香了!

我姥爺姥姥是教徒來的,解放前就是。那時有西方傳教士來興平傳教,建了很大的教堂,我爺爺就給教堂趕馬車,另一堂爺爺給教堂做西餐。奶奶是忠誠熱情的信徒,經常用自己家裏做教會活動的處所。因教堂的影響,我幾個姨媽舅舅都讀過書(教堂附設的小學堂),一位姨媽小學畢業後就在那裏再教孩子、解放後參加工作就做教師,一直做到中學校長)...故而姥姥姥爺家在村裏比較受尊重,因為一家子都讀書在西安工作。。。

我在那裏吃過表姐們給我留在木頭院門後的甜玉米杆兒,跟村裏孩子采過村路邊的野葡萄,吃過後院花椒樹樹葉做的花椒味兒的烙的餅。夏日我跟姐姐們爬上院牆,去摘長在內院,高過平房房頂的大桑樹,饞它的桑椹和碧綠的桑葉(那是幼時的我在西安家裏養的蠶寶寶的美食。每次回鄉拿一回桑葉,都要用濕毛巾包好,存到盡量多天。沒桑葉吃,蠶寶寶就得吃青菜葉或榆樹葉,身體變綠了,很醜)。我婆我爺先後曾幫著撫養過十幾個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我在一歲十個月到兩歲半間,也離開父母跟外婆外爺在那裏生活了半年多。據我母親說,當她接回我時,我穿的是新的大紅棉襖罩衫和和褲子,臉上黑紅皸裂,布衫口袋裏塞滿了紅棗和核桃,滿滿地裝著爺奶的愛。。。

我七歲上,姥爺姥姥相隔三個月相繼去世(我就那次見過極傳統的土葬葬禮,披麻戴孝,各式花式哭喪,全村辦三天葬禮)。。。

後來,豆馬村就去得極少了。直到十年前的某年春節,我年初二一個人坐上了去興平縣的郊縣小巴(往郊縣去的小巴真像朱明瑛唱的(. 回娘家)裏,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還背著一個大娃娃)小巴裏同行的人們大都帶著送禮的包包裹裹,有雞有兔,鬧騰的不行,也歡快的不行。到了車站,我又做了個電驢子坐到茂陵博物館。

茂陵博物館

建於1972年,是漢武帝的墓(據說武帝動用了當朝稅賦的三分之一,用於修造陵寢,所用工匠不計其數),左側衛青墓,右側是給驃騎大將軍霍去病建的墓。霍墓形製像霍將軍征戰一生的祁連山脈的形狀。其墓前有一座馬踏匈奴的大型漢代雕塑,其浮雕手法簡練粗曠,藝術感染力很強。

茂陵博物館室內展室裏依時間順序,講述漢武帝時代及衛霍兩將軍的戰場事跡。其實跟匈奴的戰爭打了十幾年呢,打打停停,又打又和,後來才以“和親”為政策安撫邊疆。武帝時打得多。其展室內也以真人大小蠟像人物展示,依次展示漢武帝寵幸的幾次妃子,如衛子夫(衛青姐姐),如鉤月夫人等。我細看她們的經曆,唏噓女子們的命運都不好。得寵幸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失寵打入冷宮後慘的不得了。。。而女子入了宮,為了得寵一個個拚了全力,具體故事在電視劇(漢武帝)裏講的詳細(我那時剛剛看過那劇)。當然漢武帝的塑像和霍去病幾次在祁連山附近擊潰胡人侵犯的豐功偉績也有圖片文字地圖詳細介紹。。。我印象較深的是:一匹仿真的汗血寶馬。久聽其名終於見到。它其實是一種特別變種的馬,全身白色,劇烈跑動時脖子處血管顯現變紅色,很難繁殖,故而珍貴。“金戈鐵馬入夢來”出自 陸遊詩作《十一月四十風雨大作》,就是描述詩人想象的戍邊情形。

我很喜歡博物館進門處的一處浮橋,躍然水上,其外型是環狀的,在寒冷的冬日,別有一種浪漫在。。。

我隨後還坐著電驢子到村裏家裏的老院子去看(那電驢子騎手駕著車,從沒有路的斜坡從田地田埂上斜插進村頭,把我顛簸得差點沒吐出來,車子開的真野)問了村頭老人家,姓X家走麽走。我順著他手指方向找到老宅院。當然門戶緊閉沒人了。表哥表姐沒們都已到西安生活工作多年。老院門扉緊閉(院內,我舅舅幾年前修造了水泥平層的一棟房子),落滿灰塵蜘蛛網。我又問村頭老人家,張嘴問他們知道表哥表姐不?忽然發現我除了他們的小名,大名竟想不起來了。。。故鄉是他鄉了。。。聽聞我五衛表哥退休後,每隔幾個月都自己騎摩托車從西安過來,立在老院前一兩個小時,靜靜地抽閑。。。然後再回城去了。。。我理解他那種感情,幼時在這裏成長過,人一立在老院前,爺奶的音容笑貌撲麵而來,記憶的洪水一瀉而下。。。

曾讀詩人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裏“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裏,撫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後,

在你拍去了圍裙上的炭灰之後,

在你嚐到飯已煮熟了之後,

在你把烏黑的醬碗放到烏黑的桌子上之後,

在你補好了兒子們的為山腰的荊棘扯破的衣服之後,

在你把小兒被柴刀砍傷了的手包好之後,

在你把夫兒們的襯衣上的虱子一顆顆地掐死之後,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顆雞蛋之後,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裏,撫摸我。“

我和表哥表姐們在爺奶家感受到的,也是如此般的慈和愛。。。

 

後來跟表姐們電話聊這經曆,她們驚呼那天她們真在離老家不遠的舅舅家(妗子(舅媽)哥哥家),邀我第二年年初二跟她們一起鄉下省親。

第二年年初二,我果然又來到茂陵附近的另一村子拜訪拿那舅舅。那舅舅年輕時參過軍,比村裏人也算見多識廣。他家裏院裏有許多鐵質雞籠,原是原先家裏養雞,雞瘟傷雞,另外成本也拚不過大型養雞場,放棄不養雞了。他家專門叫了年輕後生親戚給我們做了頓農家飯。天冷人情熱,感覺很好!村裏還有年輕人打秋千,是個一丈五高的大秋千,後生們身姿矯健的蕩秋千樣子,為平日冷清的鄉村帶去了年的熱鬧和紅火。。。

表姐們約我再去茂陵博物館,說那裏有親戚在做管理,不用付錢的。。 。

年近了,年遠了。故鄉近了,故鄉遠了。而茂陵那巍峨的黛色的剪影,深深印刻在我腦海裏,和著我在外婆家的點點滴滴。。。像那句搶天搶地的“茂陵啊茂陵“在我心裏經久傳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嗨,咱們也是半個老鄉,都是西北人:)這描寫的陝西生活估計和我父母的家鄉甘肅差不多。我在臨潼住過一個月,盡聽表哥表姐聊陝西的事,聽過秦始皇陵,就是一個大高堆兒,沒人敢開墓,估計盜墓的也不少……
桃花潭 回複 悄悄話 漢武帝之所以埋在那裏是因為他母親王娡出生在那裏,看來你和漢武帝都是那裏的外甥
xuemei-ky 回複 悄悄話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00X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寫地真切,勾起了鄉情!謝謝鄉黨!
我是乾縣人,多年前在興平工作過。因為工作的關係,前幾年還幾乎每年都要去茂陵南麵的西吳鎮呢。
虎年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