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西安遊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東北大秧歌”有感

(2022-02-22 17:17:48) 下一個

今兒說說我對東北秧歌的認識。

百度索引:東北大秧歌是在清朝康熙年間,由流放到塞北的徒囚中藝人文士,將內地的戲曲歌舞帶到東北,到了乾嘉時期,這種歌舞活動與東北人民的熱情風格結合,形成了獨具穩、梗、翹風格的秧歌舞,也漸漸形成秧歌音樂,由鑼、鼓、鑔、嗩呐等奏出曲調。基本動作,比如揮臂跳躍、扭腰甩肩,4拍一小節,前3拍向後,後一拍退回。由領舞者指揮,集體走出各種隊形或圖案。

東北秧歌形式詼諧,風格獨特,將東北人民熱情質樸、剛柔並濟的性格特征表現出來。“穩中浪、浪中梗、梗中翹,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東北秧歌的最大特點。同時,花樣繁多的“手中花”,節奏明快富有彈性的鼓點,哏、俏、幽、穩、美的韻律,都是東北秧歌的特色。

(陝北秧歌的特點:陝北秧歌以人數眾多、氣勢宏大、節奏明快、紅火熱鬧而聞名遐邇。陝北人民性格淳樸、豪放,扭秧歌時,頭、頸、肩、腰、胯、臂、腿包括眼睛和指頭尖在內,都會飽含激情地扭動、甩動、抖動。其動作灑脫大方、簡單易學,既強身健體,又熱鬧歡快)

我參加了2022年2月20日在紐約華埠舉行的(新春文化大遊行)後,才喜歡上這種舞蹈的。我具體參加的是紐約東北同鄉會的花車及東北大秧歌隊。全隊有四十幾人。男少女多。女生有二十六七人。

 

我這是我第一次扭秧歌。我們陝西有陝北秧歌。在西安市經常會在市內春節廟會上或郊縣遇到“社火”和秧歌隊及跑旱船的情形。那震天響的鑼鼓和嗩呐聲聲深深印刻在我心田,十足的年味兒十足的年景兒。。。我來紐約這些年,沒遇到過新春遊行和秧歌表演。結果今年有生頭一次,我加入到秧歌隊伍中。其實對我們幾個非東北人來說是“旱鴨子上架”,臨時學的。那天有指揮教我們幾個基本動作_要點是十字步,手臂無論上舉平舉都要舒展,隊形變化看指揮手中的雙扇。就這麽著,我們幾個外援兵團在準備了三個小時就上場了(我和另一姐妹及東北大姐平時是一個廣場舞小隊的,我們肢體協調性和聽節奏沒問題。我女兒在學校舞蹈課上的課題_教同學本民族舞蹈時,她教別人的就是陝北秧歌,步法是熟悉的).

那天我們提前三個多小時就在華埠候場。大家換好舞蹈服裝後,就在花車旁練習。我們的花車上大聲放著東北秧歌民歌,令人躍躍欲試。別看我們的隊員們夾在花車之間,(十幾米長,兩三米寬的夾道中)地方小,不太施展得開。但團隊裏有老東北們(多五六十歲左右),特別擅於跳秧歌,手法腳法還會變化,對跳,擺架勢紮台型。。。。威啊。

更精彩是那大姐們,渾身上下透著靈活喜慶,神情大氣灑脫,個個戲精啊!

隻見那兩隻扇舞得上下翻飛,靈活絢爛,表情豐富喜慶,風韻十足。我學著她們翻手腕玩扇子,扇子好幾次就飛出去了!原來大姐們是熟能生巧,巧能生浪_生風情啊。

 

那天我是群演之末。隊伍四十幾人,我和女兒在最後一排。遊行的花車和隊伍(有二十輛花車(各商會,同鄉會,行業協會的花車及參與成員,參與遊行的人有大幾百快上千了)。遊行隊伍繞著華埠四五條街走一圈,兩邊是人頭攢動的觀眾們(高聲歡呼著,打著禮花棒的,照相的,攝像的);(那沿途街道一早都清空的。花車遊行街區前段兒都有圍擋有警察,禁止車輛進入。

我們行進的秧歌隊伍,一路歡歌跳躍,士氣很足,還有隨隊攝像師在跟隊跟拍(當然紐約各報社媒體的記者們也很給力,長槍短炮對著我們直哢嚓,沿途觀眾有些也很感興趣,手機相機拍個不停,全隊半點不敢鬆懈)整個行進表演進行了一個小時左右(後來別人告訴的時間,我們在場上不知過了多久,還有多久)。

我去紐約華埠多次,從沒感覺得它的街道長,那天我覺得街道真長了,因為每一步都是十字步手臂舒展揮舞跳躍,,認真跳秧歌全身動挺累的。我用眼睛餘光能看到街兩邊行人極多。亞裔歐裔非裔西裔,大多歡呼較好,喜氣洋洋。他們麵龐上的喜悅和欣賞讓我拿出勁頭舞好每一步。這是我的舞台,也為紐約華裔的舞台,更是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展示舞台。我們不是“差不多”先生,我們有堅持的。。。途中我有點擔心別的大姐們,有些有年紀了,身體吃得消那嗎?我偷眼一掃,大姐們心思巧,身體扭動幅度小些,扇子轉得歡,原來人家是老手了,使得都的是巧力氣。。。(我女兒下場後跟我說,她覺得街兩邊到處是人,都看著我們,她都不知道眼睛往哪裏看了)。我心說,你還有那時間看路人們,我的注意力都在走十字步,扇子上下翻飛,聽鼓點節奏,觀察指揮手勢變隊形。我哪有時間管路人啥表情。。。忙著呢!(散場後我和秧歌隊隊員聚餐時我茶壺都快拿不起來,偷笑!)

話兒說我十幾年前去過東北兩三次,都沒有這回在紐約跳秧歌近距離接觸的東北人多,了解的東北秧歌知識多。。。有位姐姐據說是撫順市那個專業演出隊的,,,一顰一笑都透著那麽種風情----《大姑娘美啊大姑娘浪》,,,她跟我解說東北扭秧歌其實要能浪起來才能跳出味兒。。。很有趣。。。跟拉丁舞SALSA一樣,也是先得熟悉舞步,才能生巧,才能浪起來,有風情。。。這可得功夫琢磨呢,非這一日之功,我且得學著呢!

總之,在高音喇叭播放的東北秧歌歌曲的一整日沁潤下,在帶大碴子味兒的東北話的老東北們的帶領下,我學習實踐了一日的秧歌舞。我很喜歡它那爽直潑辣的喜慶勁兒,後來一連幾日心裏口裏唱的都是(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啊)或是(東北的冬東北的情)或是(大姑娘美啊大姑娘浪)。。。秧歌舞及秧歌歌曲反映的是東北那片兒黑土地上養育的東北人的豪放性格。。。在北方人較少的紐約,我跟東北同胞們透著更多的親近和理解。。。我不能說漢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可我斷定東北大老爺們和姐們那可真是個個能歌能舞,不是蓋的。。。

我很希望下回有機會再參加他們的秧歌活動(東北同鄉們人數較多,有組織性,心齊,熱情,容易相處)。歡迎紐約中國同袍都能認識和參加這種健體愉情的舞蹈運動中來!(國人對秧歌舞一定比拉丁舞SALSA認同感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井觀天 回複 悄悄話 我小時候認為漢族沒有民族舞蹈。秧歌不就是嗎?自卑讓人熟視無睹。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太好了,把東北的大秧歌搬到了紐約
大醬風度 回複 悄悄話 秧歌非常喜慶。招人看,惹人愛。如果有高蹺就更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