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川魯曉夫獨立日火上澆油製造文革論

(2020-07-07 08:16:42) 下一個

川魯曉夫獨立日火上澆油製造文革論

 

近段時間,許多人把特朗普叫成“川魯曉夫”,和蘇聯赫魯曉夫掛上鉤了。

外形很像

我們都知道蘇聯曆史上第三位領導人赫魯曉夫掌權後,他的肢體語言很發達,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舞台後,赫魯曉夫都以敢說而著稱。而且赫魯曉夫曾在聯合國大會上,不懼西方的指責,用其特有的手勢,在聯合國發火,還被西方媒體宣傳成拿鞋子在聯合國大會上敲桌子。

赫魯曉夫訪問西方國家時,從來口無遮攔,什麽都敢說,甚至把蘇聯研製中的最新武器都透露給西方國家,以此嚇唬西方國家。

赫魯曉夫被稱為“莽夫”,而且他最魯莽的一件事就是在古巴部署核導彈,險些引起美國與蘇聯的核戰爭。

而特朗普與赫魯曉夫也很像,也經常在外交舞台上,用其肢體語言來表達。甚至也以敢說,胡說而有名。特朗普雖然沒像赫魯曉夫那樣魯莽,但由於美蘇兩國體製不同。特朗普當總統受限很多,無論國會還是民間。如果換個環境,也不排除特朗普有這樣行為。

特朗普與赫魯曉夫的性格看起來很像,特朗普心眼也非常小,他甚至與一名記者理論爭吵。對任何不符合他習慣的身邊人,都會予以清除。

行事相似

有人說特朗普與赫魯曉夫處事風格也很像,不過從赫魯曉夫當時治國來看,他的確‘敢做敢為’,上台不久,權力穩定後,赫魯曉夫就弄了個秘密報告,全盤否認前任斯大林的功績。這一舉措動搖了蘇聯根基。

而特朗普雖然上台後,也同樣否定前任奧巴馬的政策 ,這些事並不影響美國發展。但特朗普動不了美國根基,這還是美蘇兩國體製不同。

 

赫魯曉夫曾拿核武器嚇唬西方國家,而且也是西方國家當時心中很怕的人,因為赫魯曉夫處事沒有章法,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引起了國內的不滿。而特朗普治理國家也很隨意,他能把經商的那套拿出來,與赫魯曉夫很相似。

在對待西方盟國方麵,特朗普還敢獅子大開口,向一些國家要“保護費”。無論盟友,還是眼中的對手國,特朗普都會口無遮攔的指責。

 

都無章法

其實把特朗普稱為“川魯曉夫”也是一個諷刺,比喻他行事根本不在乎,什麽事都按照自己的利益走。

當年赫魯曉夫也是因為在國內這種毫無章法的治理,引起蘇聯高層的不滿,後來赫魯曉夫被勃列日涅夫“宮廷政變”搞下台。但赫魯曉夫下台後,依然對勃列日涅夫對自己不公而不滿。

特朗普在這次疫情當中,做事毫無章法,從前期不重視,到中期甩鍋抹黑,再後來居然把疫情數字當成諷刺。美國疫情之所以嚴重,主要原因還是特朗普最初抗疫不力,才導致疫情蔓延。

特朗普與赫魯曉夫做事都沒有任何章法,而且都寄希望自己的幕僚。不過特朗普比赫魯曉夫還要嚴重。

所以把特朗普叫作“川魯曉夫”是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治理一個國家並不像做生意,需要的是能力與經驗。如果總統都隨心所欲口沒遮攔,那誰都能當總統。

 

美國陷入兩極分化,即便是在通常標誌愛國和團結的獨立日,鴻溝也不可逾越。川魯曉夫在獨立日的講話沒有提倡國家和解,而是進一步煽動了社會對立。

川魯曉夫的獨立日講話,他誓言捍衛美國價值觀,稱正在擊敗“激進左派、無政府主義者、煽動者、掠奪者以及在很多情況下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的人”,川魯曉夫一下子樹立了這麽多的美國的敵人。

 

少數人閙事,川魯曉夫卻製造出了無中生有的美國危機‘左翼文化革命’。

川魯曉夫說“在今天的美國,左派和右派正在爭奪對美國曆史的解釋權。正如我們所知,現在的BLM運動正在有意識地改寫美國曆史。川魯曉夫將其稱為“左翼文化革命”

 “然而,就在我們今晚集會之際,一種日益嚴峻的危險正在威脅著我們先輩拚打下來的、為之奮鬥、並為之流血的每一份福祉。”

 

美國需要國家和各族裔的和解,川魯曉夫卻把少數人的閙事擴大到如中國文化大革命式的政治對立運動,這是火上澆油將為美國製造更大的混亂。

川魯曉夫說“我們國家正在見證一場無情的運動,它要抹去我們的曆史、詆毀我們的英雄、抹掉我們的價值觀,並給我們的孩子灌輸洗腦。”

“怒氣衝衝的暴徒試圖推倒我們國父的塑像,損毀我們最神聖的紀念碑,在我們的城市發起一波暴力犯罪。許多人對自己正在做的事一無所知,但有些人卻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麽。他們認為美國人民是虛弱的、軟弱的、順從的。”

“在民主黨自由派治下的城市街道上,我們看到的暴力混亂,是教育、新聞和其他文化機構多年來極端灌輸和偏見報導的意料之中的結果。”

“和社會、自然的法則相悖,我們的孩子在學校裏接受的教育是仇恨自己的國家,並認為這個國家的建立者不是英雄,而是惡棍。”

(轉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