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舊事新編:中央與地方
(一)
唐明皇:我待你不薄,甚至在京城給你建宅,你為什麽還要造反?
安祿山:你今天是待我不薄,可誰知你明天會如何?與其整天擔心,還不如來個痛快的!
唐明皇:那,怎麽才能徹底消除你的擔心?
安祿山:不知道。也許將來有聖人出,會想出個辦法。
(二)
朱棣:我這麽安分守己,甚至已經裝瘋賣傻,你為什麽還要削藩?
建文帝:你今天是安分守己,可誰知你明天會如何?與其整天擔心,還不如來個痛快的!
朱棣:那,怎麽才能徹底消除你的擔心?
建文帝:不知道。也許將來有聖人出,會想出個辦法。
207、舊事新編:劉禹錫與柳宗元
劉禹錫致信柳宗元:
……被貶遠洲,方知地方人才缺乏至極。尋一識文斷字者已難,遑論其他。想來是科舉取士,把地方人才搜刮殆盡矣!設若朝廷有良好政策,地方也已無人能具體落實之,悲夫!……
柳宗元致信劉禹錫:
……所言極是。曆年科舉累積,京師人才又超乎所需。官路狹窄,車馬擁塞,磕絆刮蹭勢所難免,大半精力耗此矣!人多政見多,本應借補短長。然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悲夫!……
208、舊事新編:秀才、千裏眼、順風耳
(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三個農民軍士兵——綽號“秀才”、“千裏眼”、“順風耳”——奉命到景山中搜尋崇禎皇帝。)
千裏眼(四處仔細張望):在那兒!我看見了!
秀才、順風耳:在哪?!
千裏眼:他在山頂,一棵大樹旁邊。(三人開始拚命往山上跑)
秀才:看住他,別讓他溜了!
千裏眼(停下步觀看):還在那棵樹旁邊,手裏拿著一根繩子——他在喊——
秀才:喊什麽?
順風耳(側頭傾聽):他在喊——“李自成,你可以把我碎屍萬段,但絕不可傷害京城百姓!”
秀才:他倒關心老百姓呢。
千裏眼、順風耳:我們在陝北都快餓死了,他怎麽不管?
(三人繼續往山上爬。)
千裏眼(停下觀看):他好像在往脖子上套什麽東西——他在朝天說話——
秀才:說什麽?
順風耳(側頭屏息):他說“群臣誤我——”
千裏眼:這是什麽意思?
秀才:這是說,他自己關心百姓,可底下的大小官吏們不關心百姓。
順風耳、千裏眼:他說的對嗎?
秀才:好像有點道理,又好像不完全對——反正這世道不知哪兒出了問題。
(三人爬到山頂。崇禎已經吊死了。)
209、舊事新編:楊母三遷
楊朱要上學了,楊母把家搬到學校的旁邊。楊朱每天放學後,晚上還可以到學校裏去找老師。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楊母決定搬家。她搬到了一個菜市場的旁邊,這樣楊朱上學就遠了。每天上學之前和放學之後都要從菜市場裏穿過。鄰居就問楊母,你為什麽要這樣呢,孩子離學校又遠了,原來在學校附近多好啊,隨時都可以找到學校的先生。楊母說,不能那樣,孩子整天泡在學校,讀死書,不知道社會,不知道真實的生活,變成一個書呆子,是不行的。這樣又過了幾年,楊朱都快畢業了,楊母又決定搬家。這次,她搬到了村邊的一個墳地旁邊。別人又不理解,對楊母說,你為何要這樣呢,孩子整天看到那些吹吹打打送葬的人,對他好嗎?楊母說,孩子已經長大了,就要走上社會了。住在那兒是讓他知道人生是很短的,最終也會死去的。這樣才能讓他珍惜生命,以後才能不浪費時間,做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