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靜

行萬裏路,讀萬券書,淡泊塵緣,情係河山。
正文

造訪百年前修建的當時新南威爾士州最大供水壩-Cataract Dam

(2023-05-01 05:58:10) 下一個

造訪百年前修建的當時新南威爾士州最大供水壩-Cataract Dam

 

小女兒Linda在微信上問我:去過Cataract Dam嗎?我回答:似乎未去過。她就說:那我們這兩天安排一下。我說:好。於是,就有了4月9日的造訪Cataract Dam之行。

作為一輩子和壩打交道的我,對壩特別有興趣。在中國國內,我去過幾十座大壩。在澳洲,1993年來澳參加國際會議時,我訪問過雪山工程諸大壩,塔斯馬尼亞州諸大壩,由悉尼水務局接待,還參觀了悉尼附近的幾處大壩。來澳居住後,子女們也驅車帶我去周邊一些大壩遊玩,例如Warragamba Dam,就去過三次。但是,Cataract Dam卻未曾去過。

4月9日星期天,天氣晴朗、氣溫適中。小女兒和女婿Frank、外孫女Cindy,開車來到我們住處,帶上我(LZZ)和老伴(ZhSL),向Cataract Dam駛去。我們商議好,去程走東線,回程走西線。所以我們先沿Heathcote Road向東南開, 與A1公路會合後沿A1-M1路南下,一小時後到達南方門戶中心(Southern Gateway Centre)。這裏是M1、B69、B65三條公路交匯點處的遊客中心,有室內休閑餐飲設施和室外瞭望走廊(看台)。

我們在遊客中心內購買了咖啡稍事休息,就到麵向東方的室外走廊瞭望。隻見伊拉瓦拉海岸線(Illawarra coastline)的壯麗景色展現在眼前。我們身在高處,山下沿海平原上房舍星羅棋布,一直向南延展到遠方。臥龍崗的城市建築物和伸向海中的半島,依稀可以分辨。而藍色的大海和天際相接,在藍天白雲下,顯得遼闊深遠。

圖1,Southem Gateway Centre及其東南海濱地圖

圖2,Southem Gateway Centre及其西北Cataract Dam附近地圖

圖3,Southem Gateway Centre室內小憩

圖4,Southem Gateway Centre室內留影

圖5,Southem Gateway Centre看台觀海

圖6,從Southem Gateway Centre看台近望下方房舍和大海

圖7,從Southem Gateway Centre看台遠眺臥龍崗

圖8,從Southem Gateway Centre看台眺望臥龍港附近密集的房舍

圖9,Southem Gateway Centre看台留影-1

圖10,Southem Gateway Centre看台留影-2

從南方門戶中心折向西北,沿B69公路行駛了約10公裏,再轉入一窄路向西南行約4公裏,我們到達了今天的目的地Cataract Dam。此壩的中文譯名有稱“白內障壩”的,Cataract有白內障、大瀑布兩種含義,我認為譯作“大瀑布壩”更適宜,本文以後就稱此壩為“大瀑布壩”。

我們繞過了訪問大瀑布壩通常先到的壩右高地上的觀景區,而是直接將車開到了進壩公路連接右壩端的位置。這樣我們下車後直接就走進了右端壩頂。

大瀑布壩為重力壩。修建於1902-1907年,壩高56米,壩頂長247米。壩橫截麵呈三角形,壩頂寬5米,壩底寬48米。壩上遊麵鉛直,壩下遊麵傾斜。壩上遊麵由混凝土預製塊砌築,壩體則由大型砂岩塊砌築,壩下遊麵是大量澆築的玄武岩混凝土。壩和溢洪道砌築體積11萬3千餘立方米。

大瀑布水壩的建設,引入了新南威爾士州到那時為止前所未見的工程施工方法。這使得此壩的施工技術成為 20 世紀新南威爾士州隨後建造的所有大壩的標準,為這些後續大壩的完工奠定了技術基礎。

圖11,去蓄水壩的道路及水係圖

圖12,Cataract Dam 壩的說明牌

圖13,Cataract Dam 壩上的銘牌

圖14,Cataract Dam 橫截麵圖

在右端壩頂,我們看見上遊側是大型砂岩切塊砌成的城垛狀擋牆,而下遊側則是混凝土澆築的矮牆。俯瞰下遊,從壩腳伸出的泄水管正在泄水,一大股白龍似的水流噴向空中再落入狹窄河穀的水道中。據知,有兩條直徑為 122 厘米的管道穿過大壩下部將水排入下遊河流。控製閥門設在泄水管前端。從壩頂的閥門室通過豎井來操作閥門的啟閉以調節泄水水流。

圖15,初進右側壩頂

圖16,從右壩頭看壩下遊麵

圖17,從壩頂俯瞰泄水管泄流

圖18,泄水管泄流

圖19,在壩頂右端留影

我們向壩頂中部走去。在壩頂中央靠上遊側聳立著閥門室。它有一個石板覆蓋帶有尖頂的四坡屋頂,南北兩側有護牆山牆,東西兩側有分段拱形護牆,四壁均由大塊砂岩砌築,顯得厚實氣派。

在閥門室的護牆上,鑲嵌有幾個銅質銘牌。有1908年工程竣工後立的銘牌,有澳大利亞工程師協會1919年命名此壩為國家工程地標的銘牌,還有1989年6月16日,在溢洪道擴建和壩體作後張預應力錨索加固之後,水務局正式重新開放通往大壩和周邊地區的通道的說明牌。此牌由水務局主席戴威得.哈裏及其他三位有關負責人簽發。

這裏要說明的是,隨著水庫設計洪水標準或采用洪水數值的提高,或抗洪水、抗地震要求的提高,對不少老壩進行了泄洪能力擴大和壩體加固工程。作預應力錨索加固壩體是一種采用較多的方法,它從壩體上部向下鑽孔直達基岩深處,向孔內放下鋼絞線錨索,在錨索端部基岩孔內灌注水泥砂漿,使錨索緊緊錨固在基岩中,在錨索上端施行張拉並將之固定於壩體上部,即可將壩體以一定的預應力向下錨固。根據一個資料,大瀑布壩沿壩頂縱向布設了多根錨索。我們在壩頂表麵看到的許多平鋪的鋼筋網,可能其下就安置了錨索頭。圖24表明,澳洲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共有7座混凝土重力壩做了預應力錨固。其中大瀑布壩錨固的孔徑為310毫米,單錨承載力為13750千牛頓。

圖20,壩頂中部的閥門室

圖21,1908年工程竣工後立的銘牌

圖22,1919年國家工程地標銘牌

圖23,1989年大壩加固後的說明牌

圖24,澳洲重力壩加固加高工程概略表

我們在壩頂漫步,一邊觀察厚實剛健的大壩結構、欣賞左右兩岸蔥鬱繁盛的秀木綠林,以及上下遊平湖深穀的地形變化,一邊攝影留念。最為高興的是年輕的外孫女Cindy,她在我們照相時在身後做出各種搞笑的動作,留下了興高采烈充滿青春活力的一組鏡頭。這使我特別感到欣慰。

圖25,壩頂留影-1

圖26,壩頂留影-2

圖27,壩頂留影-3

圖28,壩頂留影-4

圖29,壩頂留影-5

圖30,壩頂留影-6

圖31,壩頂留影-7

圖32,壩頂留影-8

圖33,壩頂留影-9

圖34,壩頂留影-10

圖35,壩頂留影-11

圖36,淘氣的外孫女-1

圖37,淘氣的外孫女-2

圖38,興高采烈的姑娘-1

圖39,興高采烈的姑娘-2

我們走到了壩頂左端,向右端回望,原先遇到的幾組遊人已經離開,陽光照耀下的壩頂顯得特別明亮清爽。遠處的閥門房在右岸林木的襯托下像城堡般巍然聳立,真是一幅靜美的畫麵。

在壩的最左端是開敞式溢洪道。汛期入庫來水過多時,洪水將從這裏下泄。

左壩頭有一小段上遊牆折向上遊,從這裏的牆垛可以望見大壩的上遊壩麵和水庫遼闊的水麵。

大瀑布水庫設計正常高水位289.5米,最大水深45.7米,水麵麵積有8.5平方公裏,水體容積為9430萬立方米。近日水庫蓄量約為滿庫的八成。它為麥克阿瑟伊拉瓦拉地區、伍倫迪利郡和悉尼大都市供水。它是上尼皮安項目(Upper Nepean Scheme)集水區的四個水壩之一,也是項目中建造的第一座大壩。

圖40,在左壩端留影

圖41,從左壩端看長長的壩頂

 

圖42,壩左端的非常溢洪道

 

圖43,從左壩端看壩上遊麵及水庫

圖44,從左壩頭看水庫

借用網絡上一幅從右岸高處俯瞰壩與水庫的照片,隻見壩頂上遊攔牆好似城垛一字排開,中部的閥門室正如城堡威嚴聳立,青山綠水襯托著雄偉的壩體,好一幅人類工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圖!

1902 至 1907 年建造期間,大瀑布壩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工程項目,也是世界第四大工程.。人們讚譽此壩是悉尼最古老、風景最優美的大壩之一,並且此壩於1919年被列為國家工程地標,又於1999 年被列入州遺產名錄,認定它在曆史、科學、文化、社會、考古、自然和美學價值方麵對新南威爾士州具有重要意義。聯想到這些讚譽和我們所見的圖景,大瀑布壩的美譽真是名至實歸。

圖45,俯瞰壩與水庫(本圖拷自網絡)

天色將晚,我們乘車離開大瀑布壩沿西線北歸。經過坎貝爾敦(Campbelltown)時在一家越南餐廳晚餐,然後回到家中。大瀑布壩給我們留下的美好印象,會長期存留在記憶中。

 

撰寫:濤靜,圖片攝影:Frank, Linda, 濤靜.

2023年5月1日完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南半球 回複 悄悄話 圖文並茂的好文章,到底是搞水利的老前輩,言之有物,從中學到許多,謝謝。
Helensburgh 回複 悄悄話 圖文並茂!我們也是上月剛去過,看的沒有你仔細。那邊還有Woronora Dam,不過正在維修,大壩年底才能去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