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如果不是宮崎駿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應該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第一次看的時候剛出國,準備上學,千尋的勇氣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還有就是故事傳達出來的愛,也很溫暖。
前一段朋友說Netflix上有宮崎駿的動畫,我們說起了千與千尋,突然有點當年看大話西遊的感覺,作品在那裏,一千個人有一千種解讀,可能有些連周星馳自己都沒想到,所以又翻出千與千尋,重溫了一下經典。
千與千尋的故事很簡單,千尋和爸爸媽媽搬家,路過了一個隧道,穿過隧道是一個廢棄的景區。爸爸媽媽帶千尋進入到景區,發現裏麵空無一人。他們在一家飯店看到了豐盛的食物,爸爸媽媽拒絕不了美食的誘惑,坐下來大快朵頤。千尋試圖勸父母離開,卻被爸爸媽媽忽視,無奈之下千尋走出飯店向景區深處走去。
千尋過了一座小橋來到一個富麗堂皇的浴室門口,碰到了Haku,Haku警告千尋在天黑之前必須要離開這裏,千尋趕回飯店發現爸爸媽媽已經變成豬,還在瘋狂進食。原來這個白天空無一人的景區是一個靈異地帶,晚上掌燈以後才開始進入到繁忙的狀態,來來去去的也都是異界靈物。在Haku的幫助下,千尋為了找回爸爸媽媽,開始在Yubaba的浴室裏工作。勇敢的千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幫助別人,也得到了別人的幫助,終於她成功的迫使Yubaba解除了在千尋父母身上降下的咒語,千尋和爸爸媽媽一起從靈異地帶走了出去。
之前朋友聊這部電影的時候,說這是一部講述年輕人步入社會後成長的故事,宮崎駿在這部電影裏用各種表達方式來告訴觀眾未知的世界並不可怕,雖然會碰到很多不了解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有勇氣,有決心,總是會有實現自己目標的方法。可是繁華的世界會讓人忘記初心,沉溺其中最後卻會永遠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千與千尋裏麵千尋與Yubaba簽協議後,Yubaba拿走了千尋的名字,是Haku提醒千尋要記住自己的本名,這樣才可以記住來這世界的目的,才會一直堅持尋回自己的爸爸媽媽。Haku也是因為忘記了自己的名字所以被Yubaba控製,後來千尋幫助Haku想起了他的名字,擺脫掉了Yubaba的控製,得到了自由。
千尋的爸爸媽媽代表了貪婪的人性,對於不屬於自己的食物,他們無法拒絕,瘋狂進食的結果就是把自己變成了不會思考的動物,等待著最後的宰殺,雖然在千尋的幫助下爸爸媽媽恢複了正常,可是他們一點都不記得曾經的經曆,所以再碰上類似的事情他們是不是還會被欲望驅使呢?這是不是也在提醒我們在社會侵染的越久,人就越發的迷失本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成年人是不如年輕人能抵擋得住誘惑呢?這一點和紅樓夢裏賈寶玉那一段經典的女孩子與婦人,珍珠與魚目的論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解救爸爸媽媽的過程中千尋除了得到Haku的幫助,還得到Kamaji和Lin的庇護。Kamaji和Lin都是行事粗暴內心柔軟,才使得千尋可以在不接受人類的世界得以生存。這是不是也在告訴我們碰到的人不要被外表迷惑,表麵上冷漠的人也許內心很友好。我就在想這種人設宮崎駿是不是在影射自己呢?因為聽說在工作中他就是一個脾氣非常不好的領導者,老爺子是不是想告訴大家:“別看我很凶,其實我內心深處很善良”。
影片裏麵千尋具備了初入社會年輕人身上具備的種種優點,善良,熱情,執著,認真,以及對工作的責任心。她對擁有超能力的Kaonashi的善意得到了Kaonashi的回報,而Kaonashi的回報又使千尋幫助了被垃圾覆蓋的龍,龍對千尋的贈予救了受傷了Haku,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年輕人初入社會總是渴望得到幫助,可是千萬不要忘記自己也是有幫助別人的能力,對別人的幫助在年輕人的成長過程中一樣非常重要。
看懂了這部影片以後就覺得影片裏麵的每一點細節都在傳遞著一些思想,宮崎駿就像是一個對後輩充滿著殷殷期望的長者,把自己的經驗與期望濃縮在這兩個小時裏娓娓道來。
譬如Yubaba養的巨嬰,除了睡覺就是發脾氣,可是當他隨著千尋離開了Yubaba的勢力範圍,變得快樂又獨立。所以什麽是成長?永遠被父母以愛的名義禁錮的孩子怎麽可能成長?
千與千尋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而宮崎駿通過電影告訴我們成長不僅僅靠孩子,是父母,孩子,朋友,陌生人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成長。想到當下社會混亂的價值觀,真不知道年輕人會怎麽選擇。不過不管怎麽樣,影片中對基本人性的描述應該是共同的,具備了這些品質的年輕人,無論社會怎樣變化,他們都會堅守本心,不變初衷。
影片中的配樂是宮崎駿的長期合作夥伴久石讓的作品,網上推崇說是治愈係的經典,很有久石讓的特點,有時候就是簡單的鋼琴曲配上故事讓觀眾的心一下子就變得柔軟了,非常非常非常的感動。本來今天四月份久石讓和多倫多交響樂團在多倫多合作演出,可惜因為疫情取消。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疫情消失後的某一天可以親身聆聽到久石讓帶來的天籟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