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婆婆是上海寧,當年我在考慮自己婚姻問題的時候,有過一個原則就是不找上海人。因為小時候看過王安憶的書,覺得上海人好精細,我一個粗枝大葉的北方人可能適應不了。
隻可惜認識我老公的時候他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我錯誤的以為他和我一樣是北方人,等到關係穩定去他家才發現墨菲定理又應驗了,但悔之晚矣。
出國前我有點傻白甜,我婆婆呢當年是大學老師,習慣和年輕人相處,我去她家還挺喜歡和她聊天。另外我們在國內的時候基本上沒有在一起生活過,有一次在上海過春節,我婆婆帶著我走街串巷的逛大上海,氣氛基本上挺和諧的。
後來我們到了國外,他家弟弟過了兩年也出來了,公公婆婆退休以後尾隨而至,慢慢的矛盾就顯現出來了。
要說有矛盾其實也都是雞毛蒜皮的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有時候婆媳關係有問題並不一定是婆媳的問題,有可能你身後隱藏了一名豬隊友,我們家的豬隊友就是我婆婆的兒子,我的老公。
我老公作為一名豬隊友,隱藏的挺深。時不時在婆媳關係裏發揮一下超常的感知力,非凡的神助攻,把埋藏在灰燼裏的小火星成功的點燃,然後再擺出一副夾在老娘與媳婦中間備受折磨的表情,可恨又可氣。
我婆婆耳朵有點點背,和她說話聲音要大點。有一次我在大聲衝著我婆婆說話,不知道怎麽刺激到我老公的神經末梢,他跳了出來。本來很普通的交流,在我老公的參與下突然讓我有了一種惡毒媳婦的錯覺。更可惡的是他順手還帶上了我公公,讓我公公來評判一下他說的對不對,一向精明的老公公這次成功的被他兒子帶進坑裏,卷入了這場莫名其妙的口角中。
我老公闖完禍以後就跟沒事兒一樣,扭臉去看郭德綱了,一邊看一邊樂,我蹲在廚房裏默默地揪著上海青怎麽想也想不明白事情的走向為什麽會如此詭異。
糾結了兩天,我的情緒自然不高,而我公公婆婆也保持安靜,大多數時間在自己的房間裏呆著,這個時候豬隊友又消失了,早出晚歸的對我們避而不見。
我想為什麽事情會是這樣。首先我對公公婆婆和我們一起生活是很接受的,其次我公公婆婆比較知書達理,尤其是年齡大了以後,和我們一起更是客客氣氣。為什麽我們雙方都有良好合作的意願卻到最後演變成了嚴重打擊生產力的生產關係?我思來想去,最後確定問題的根源是中間夾了一個豬隊友。
一開始我試圖和豬隊友溝通,發現效果非常糟糕,為了改善家庭氣氛,我隻能直接和公公婆婆對話。我亮明態度,指出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同時對於他們的兒子不止一次的在我們大家都在場的時候以維護我婆婆的名義要求他們選邊站,我能理解,但不太接受他們的選擇,這種行為讓我覺得我在被他們一家三口針對,我希望他們能換位思考,體會一下我的感受。
當然我們之間的關係通過第三方來對話可能效果會更好,但是目前第三方不但起不到潤滑劑的作用,還是一個拆台能手,所以為了保證我們能夠達成一個長期的良性的互動,希望大家能夠慢慢適應這種對話方式。我公公婆婆一再表示他們根本都沒在意,但是這次談話後,他們又開始很放鬆的在公共區域活動了。
都說姻親難處,我覺得如果雙方可以互相包容減少誤會,也不見得不能相處。尤其是人在海外,小家庭是常態,缺少親人的感覺讓人孤獨,所以更應該珍惜身邊的家人。
不過我也的確發現南北方在某些方麵是有差異,比如說在我們家,如果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有矛盾,我的父母都會通過先批評自己的孩子來緩解矛盾,如果孩子有委屈也是過後安慰。而我婆婆家則是非常護短,永遠站在自己孩子一邊,其實這往往會激化矛盾,並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還有一個不同就是交流習慣的不同。我自己原生家庭成員之間說話比較直接,大家彼此關心,但是語言上的表達不太婉轉,經常是說著說著就小刀子亂飛了。可是我公婆家說話不會太直接,對孩子說話,尤其是孩子成年以後,他們說話經常是非常含蓄,這也造成了一些溝通上的不適應。
這些差異很難說是個體差異,還是地域文化差異,而姻親關係又的確是一種複雜的社會關係,所以婆媳關係在任何一個文化背景下都一個經典話題,是一個和同事聊天的保底話題。
我衷心的希望天下的婆婆們都可以心胸寬廣,為了兒子的家庭幸福,一碗水端平,學會維護媳婦。也希望天下的媳婦們都可以明白婆媳關係也是一種緣分,善待這種緣分,生活可能會更容易快樂。至於說豬隊友,我衷心的希望他們可以變成珍稀物種,越來越少,如果不幸你家裏有一個這種被保護動物,那我的確也沒好辦法,目前隻能靠郭德綱了。
======================
做為南方人不大讚同,還是人各自性格所致,與南北方人無關,我們家總是批評自己孩子,以至於我也一樣對待我兒子,我兒子說,他寧可當別人家的孩子哈哈
爭吵無聊、都是一家人、吵完就完了。但是、有人過幾天後會重提出來、要求重新評価、結果就是又大吵一場。厳重的會多次反復吵、直到一家人真的傷心了
以前我老婆也是如此、據我分析後、改了這個習慣
這篇和上篇好文一起點讚了,說得很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