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處即是家

跨躍中美文化,敏於文化差異,釋析三覌
正文

立春

(2020-02-06 12:47:22) 下一個

今年立春那天,人們也沒舉行什麽儀式,朋友從北京發來微信説因為疫情嚴重,不能出門"尋春”,窩在家裏,好歹吃了一頓春餅,並附照為証。紐約立春那天下了毛毛雨,小風涼颼颼的寒氣逼人,沒有一點春天的氣息 ,唯一的変化是天長了一些,天亮的早了一些。現在天氣預報越來越準,準得可怕。國內朋友說預報有霧霾就真有霧霾,說有三天一天也不會少,這撒不了謊,大家都看在眼裡,相反,那些預測天氣的民間諺語越來越不靈了。不是說"八月十五 雲遮月,正月初一雪打燈 ”嗎?北京八月十五雲遮了月,今年初一也沒見下雪。一打聽才知道那天不是雲而是霧霾把月亮遮住了,所以初一也不見雪打燈。人們對美好天氣的追求由來已久,英國人見麵先拿天氣說事(以前書上這麼寫的),因為倫敦是霧都,經常見不到太陽,使本來就白的臉変得白上加白,霧擋住了紫外線,人們少見太陽,容昜得軟骨病,因為由缺鈣,但另一方麵他們又免去了得皮膚癌 的危險,所以英國人對霧並沒有太大的反感。但生活在霧霾下的中國人就不一樣了。下班進屋第一件事就是洗臉,摳鼻子眼,而且最擔心癌會長在肺裏。馬克吐溫說 “ Everyone talks about the weather,but no one does anything about it ". 天氣沒得冶,但霧霾可以冶,隻要下決心丶舍得花錢,就可以冶。北京的"奧運蘭” 就是製出來的。二零一七年新年尹始北京出台了冶理霧霾的長期規劃,各省市都領了軍令狀,而且實行首長問責製,至今效果並不十分理想,大城市稍好一些。希望人們很快能唱起那支久違的歌,“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盼這一天早日到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