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39)
2022 (55)
2023 (89)
2024 (55)
至於是不是應該把通ROSATOM的合作放進製裁名單,歐盟給的解釋是:可以。但是那要大家一致同意,更糟的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可以替換的supply chain。
業內人士的結論更直接,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獨立完成這件事。
烏克蘭的核電站,俄羅斯的技術占到50%。稍微樂觀一點的話,剩下的還是有可能INDEPENDENT的。
而且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
從2001年烏克蘭開始和一家美國公司WESTINGHOUSE合作,用美國的技術,試圖替換掉俄羅斯的六角形燃料棒。當初烏克蘭的煉鈾廠的計劃,理想情況是1/3供美國,1/3供歐洲,1/3供亞洲。
今天可以肯定的說,當初那個幾乎可以算偶然的決定是如何遠見。
還應該提到的是,過去的幾乎20年裏,由於鈾價太低沒人能賺到錢,幾乎經營不下去——不用解釋這幾年突然又價格猛漲的原因。
同時,法,英,美,加拿大,日本有一個5國聯盟,試圖脫離對俄羅斯鈾的依賴,預算是42億美刀。
可惜的是,就算按計劃,法國能完成鈾的15,4%的提煉,歐盟達到31%,仍舊不可能替代今天已經達到46%的ROSMATOM。
更不要說那還僅僅是紙麵計劃。
另外一個擔憂是,如果脫離了對俄羅斯的依賴,陷入對中國的依賴,那並不是什麽進步。在歐美國家努力的同時,ROSMATOM也沒閑著。當前他名下正在建的42核電站裏,除3個在俄羅斯本土,另外的39個在埃及土耳其中國等等16個國家。
而建核電站,從技術到人到原材料,也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俄羅斯在同一個量級。甚至處理核垃圾。俄羅斯可以直接把垃圾扔到荒無人煙的西伯利亞,歐盟?
最近的一個新聞。土耳其一直想建自己的核電站,於是和ROSMATOM一起成立了一個JOINT VENTURE,分別占股份51%和49%。結果呢,土耳其拿不出那麽多錢,隻好全部讓給ROSMATOM經營。
完全是中國公司在非洲和東歐的翻版。
所有這些全部是官方公開數據,任何一個環節誰有興趣都可以自己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