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8卦時間(15)—— 少有人走的路(the Road Less Traveled)

(2022-05-26 23:00:37) 下一個

這本書其實已經聽說很久了,總有人說好,不過一直沒有真的想找來讀——不想讀的書和不想做的事是一樣的,怎麽都有借口敷衍自己。社科類的書,這些年看的稍微多了一點點,慢慢有了一種“不過如此而已”的感覺。可能,這也是我一看題目就不太熱情的很重要的原因。

我一直以為,相對於純文學,社科類讀起來輕鬆很多——不會有太多的“小詞兒”——那種枝枝葉葉的小點綴,很多時候夾雜著背景故事裏的風花雪月,不查字典真的弄明白吧,很難體會到作者的大謀略小心機,一個一個去查,又太容易打斷思路,如同被迫一次次中斷本來應該完整平滑的時空旅行——讀不是母語的書,我一向有這個苦惱。

不過這本社科書,並不是很好讀。不厚,隻有300多頁,但是內容嘩啦啦砸下來,有點,嗯,重——處處是骨頭。看介紹,第一版問世於1978年,曆經5年,到1983年賣到躋身暢銷書(Best Seller)排行榜——難怪我翻頭幾頁心裏就愣一下,不是現代在流行的簡略(偷懶)風格哦?

書的副標題是,關於愛,傳統價值觀和精神層麵的成長。

開篇第一句,Life is difficult——對這個觀點,老實說我一向持保留態度。如果單獨拿這句話給我,我會很警惕——我一向對斷言比較謹慎。還好,作者馬上解釋了,他的意思是,life is always difficult and is full of pains as well as joy。那些帶給我們痛的經曆,才會更好地幫我們成長。所以,不要怕痛,不要怕問題,隻要好好利用四個工具:給自我滿足這件事留空間時間(不太逼迫自己做到最好),坦誠接受應負的責任,老實對人對事,盡量找到生活各方麵平衡。

不難吧。我覺得不難——不過呢,discipline itself must be disciplined。做起來,就需要每個人找自己的felxibility。

然後呢,接著談,Love。這是大課題,在人,在人生,都繞不過去。

作者認為,如果把discipline當成人生的精神成長伴侶的話,那麽,愛(love)是這個成長的力量源泉,所以問題來了,作為有精神需求的人,如何定義“愛”呢?作者給的定義是,The will to extend one's self for the purpose of nurturing one's own or another's spiritual growth。至此,終於繞到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spiritual growth,精神層麵的成長。

從世人最感興趣的兩性關係開始談。

具體到兩性關係,人們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是,分不清fall in love和love。fall in love實際上一個階段性的事件,不是個人意誌能控製的(at will),有開始有結束(fall out love),可能是雙方麵,也可能是單方麵,很多時候,性吸引是很重要的因素。而love不同,love的對象(object),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比如我這種家庭婦女幫,love的是shopping,但是shopping不會反過來love我——這種情感不受時間空間限製,可以持續一生。所以,如果fall in love終結之後,能和love無縫銜接,最容易產生正常的(幸福)家庭夫妻生活。

換句話說,fall in love可以理解成love的很多形式之一,但是love的外延要廣要深。你可以love你的花園,你的工作,甚至一個雕像——或者,整個的花花世界,萬丈紅塵。

第二個錯誤,混淆依賴(dependency)和愛。簡單的例子是,人們愛說的“我是如此愛XX,沒有他,我恨不能去死”——這其實隻是一種“寄生”的關係,跟癮君子依賴毒品沒什麽差別。作為成年人來說,過度依賴某個人(或物)都是一種病態心理。不能否認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渴望一件事,即“被照顧被優待被保護”。這是本能,無所謂對錯,隻要適度,否則就會出現 passive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最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這一類人,一直處於一種精神上尋求被愛的饑渴狀態,反而沒有能力去愛他人。

另一種人們在“愛”的過程中易犯的錯誤是,過於注重“給與”而忘掉自我,包括人們常說的自我犧牲。就我自己的觀察,做父母的,尤其是我們中國的父母,再具體一點,特別是媽媽,更容易犯這個錯一點。我有幾個網上認識的好朋友,大家一起聊天曾經很沉痛地討論過這個話題,其中一個就感慨“三年啊,我唯一一次晚上把孩子扔給他爸爸跑出去,是去看李宗盛”——我們盡管笑她笑了好久,可是笑過之後自問,我們自己呢,真的好很多?

仔細再看,愛(love)到底應該是什麽?

愛是情感,但不僅僅是feeling。愛的第一要素,是行動(action, activity),它意味著妥協,和在智慧練習過程中精神層麵的自我成長。妥協的另一層意思,是改變(change)。作為兩性關係來說,改變很多時候意味著放棄自己原有的習慣適應對方的行為。由於這種改變隻能通過主動來實現,所以很多時候,愛的關鍵詞是“will”,我想,我要,我去做“工”。

做工這件事,難也不難,從“關注”入手即可。人最寶貴的是什麽?時間啊。你想表達對孩子對配偶的愛?很好很簡單,把你的時間給出去,關注他們。怎麽給?很多種方式,最容易的,是傾聽。我記得孩子們再小一點的時候,還需要接送,我們倆都愛搶著做這件事,因為可以享受一路上的嘰嘰喳喳——而自己的收獲呢,是學了很多俚語和口語,有時候跟同事學舌,會引得大家一起哈哈大笑——付出總有回報啦。

傾聽,把自己整個身心放進去的真正的有質量的傾聽,是給予愛的第一步——無論是在兩性關係的婚姻裏還是在家庭成員之間。

愛,作為一種行為,它表象也是人類自我的延申,這個過程,不僅要克服懶惰,還需要勇氣。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需要改變自己,而改變意味著走進某種陌生的狀態,作為人,對陌生東西的本能反應是恐懼,克服恐懼的工具,隻能是勇氣。所以,學習愛,本身是一個過程,如果這個過程是健康的,人的精神層麵必然會自我成長(spiritual growth)。

我們成長,從兒童到青少年,再到真正成年。這個過程,不僅僅是身體的成長,更重要,是心靈的成長——健康的人,在正常的環境裏,身心成長大致應該是同步的,或者至少不會有太大的不協調。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我們慢慢褪變成一個獨立的“人”的過程。

愛的另一層含義,是分離(separateness)。這一點於我,初看是困惑,細看是頓悟——無論從兩性關係的角度還是父母養育子女的角度。從兩性關係來看,是使對方成為更好的自己,再解釋的書麵一點,真愛,會彼此成就對方(彼此依賴關係不是增強而是減弱)。而父母養育子女,最終的目的,也是要他們離開自己,能獨立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本書的第三部分,是(精神層麵的)成長和宗教的關係。作者特別提到,他說的宗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宗教流派,而是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不同的個體由於不同的的經曆閱曆,主動或被動完成自己的宗教(對世界對生命的理解)。結果就是,具體到每個個體的宗教,不僅內容不同,(信仰)程度也不同。反過來,這種宗教觀,對個體的影響也不同,簡單的劃分是健康和不健康,延申一點是更容易和科學統一起來。

第四部分,是恩典(grace)和奇跡(miracle)。

我想,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或多或少經曆一些自己難以置信的事情。我說一個我自己的作為結束吧。

當時我是10幾歲吧,上中學。一個星期天,跟我表姐和她的幾個朋友一起去白洋澱玩,要從北京南站坐那種慢車。路上無聊,一個男的(現在想,他應該20幾歲不到30?)跟我開玩笑說,我跟你玩牌吧,簡單點的,就10點半。你贏一次,我給你1毛錢,你輸了,不用給我錢(規則大家都熟啊,洗好牌,每人分5張,隻要不超過10點半,點大的算贏,超過了,即輸)。我說好。

然後我們倆玩了一路。

結果呢,他用盡各種技巧,無論是言語敲詐(啊,我的牌太好了,這種),還是行為(點爆了還繼續要牌,為了吸引我跟著要),20幾次,居然一把沒贏!當時我都奇怪,我是一點技巧都不用的(我從來不在這種事上動腦子),就是抓到什麽是什麽。

這不是miracle,什麽是miracl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你開始動筆寫愛情小說了嗎? 別忘了啊,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