檜木屋

自由散漫,讀書,吃,旅遊
正文

經綸世物者窺穀忘反

(2020-04-19 21:13:55) 下一個

上個禮拜,踏踏實實地宅了一個星期。

東京天氣也不好,三天陰兩天雨的,昨天大禮拜,終於見到了藍天白雲。去外麵散心的人眼見著多起來。各個自治體(日本最小的組織,相當於街道吧)馬上組織巡邏隊提醒帶孩子的家長注意安全距離和自我防護。

上了幾次網課。

現在既是先生也是學生。

突然開始新的學習有點兒忙亂。為了突發的五十肩,每天不是八段錦就是瑜伽,也不敢懈怠。時間安排不好每天都覺得不夠使。心想這總比無聊強。

吟誦課的老師安排了文言的吟誦。過去“讀課文”,有長短音的規矩我是知道的。小時候聽姥姥“唱過”。說是唱,是因為當時並不了解這種吟誦方式以為就是唱著讀。現在終於明白了吟誦的技巧,每天我家都會蕩漾30分鍾我的抑揚有序的頌文聲。每每這時家人就會說:“媽媽又開始念經了”。

我很喜歡文言。可惜家裏藏書不多,隻有一本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古文觀止》。借此認識了繁體字。祖先們創造的繁體字,言簡意賅,音意兩表。就這麽扔掉了實在是可惜。

很多海外華人子弟學中文,學的隻是漢話而已,現在的文字中沒有哲學。

要想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古時的哲學,我認為應該讀文言文。最好是繁體文言文。

日本孩子從初一開始學習中國的文言,其中選擇的文章也多以引發思考的多。而不像我小時學的以忠君報國為主。

選材何嚐不是一種教育!我一直認為古代知識分子隻會維諾不懂思考維新,原來是大錯特錯!!都因了80年代的選材故意做了這種引導。不知道現在國內的文言教育都有哪些取材。很是擔心又是以否定先賢為教育理念。

付南朝梁 吳均的《與朱元思書》。供朋友們欣賞。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穀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