檜木屋

自由散漫,讀書,吃,旅遊
正文

“緊急狀態”中的整形外科

(2020-04-10 04:52:59) 下一個

左肩在去年就不舒服了一陣子。做做瑜伽有了很大緩解,也就不再在意。

從上個月起,突然不能給自己撓癢癢了。小小吃了一驚。這半年又是孩子考學又是疫情,估計是顧不上伸展身體所致。

活動了2,3個星期,左肩的疼痛越來越嚴重,已經串到了整個上臂。晚上不能側身,胳膊舉不過肩,就更別說往後繞的動作了。

需要外科醫生的診斷決定宅家的運動宗旨,權衡再三決定去整形外科看看。

這家開了有幾年了。人總是很多,看診就是個流水作業。先把健康保險證交給門診台(在日本生活每個人必須要上健康保險,包括留學生。這樣醫療費的70%就可以由國家負擔了。在門診隻需付30%。保險費用跟收入有關)。經確認後填好一張問診卷,由門診的工作人員做好病例。等待下一步程序。

這是家私人診所,侯診廳也就一百二三十平米。來來去去卻一直保持有二三十位患者。在疫情期間“生意”居然還是這麽好,真真是意外。可見人類最不能忍受的是疼痛吧。

正對著門診台有一個房間,看來是做理療的。叫到的人需要測一下額頭溫度才能進去。不知道這道程序不在醫院門口做有什麽意義。醫院玻璃自動門倒是貼了一個通知。近期去過海外,和 covid-19的患者有過接觸以及發燒在37.5度以上的人,謝絕就診。這就隻能靠自覺了。這次日本的防疫幾乎全砸在全民自覺性上了,是不是賭得大了點啊。

等啊等,居然等了90多分鍾,終於聽到喊自己的名字了!女護士問診記錄安排拍X光片,肩膀胳膊肘各兩張。之後又在過道等了十分鍾。這裏可見的防疫措施是過去可以自由翻看的雜誌被隔離了起來。

終於被領到了一間醫生診室。醫院隻有一位開業醫生。隔了5,6間的診室供醫生最大效率地使用。診室內一張書桌一張床,幾乎滿了。大夫,五六十歲男性,適中,說話很快。也難怪,疫情期間還這麽多病人說話不快也不行吧。

在醫生指示中做了一係列動作,結論是五十肩。需要做運動指導,第一次是一對一的40分鍾指導。約了下周一再來。

從進門到出門,兩個半小時。診費2400日幣。不到100塊吧。不知道日本的醫藥費在發達國家中算不算貴的。

數著星星回家了。又可以安心繼續做我的瑜伽和八段錦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第三間檜木屋 回複 悄悄話 朋友們的勸阻下,周一的理療決定推掉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