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蘭暮光

活著的美妙之處,是對希望的不斷求索
正文

房殤--第十三章【尋找方向】

(2020-01-04 19:45:49) 下一個

第十三章 尋找方向

 

        轉眼,方向科技一歲了,幾次進貨後,產品的利潤逐次降低,陳瀾更吃驚地發現主叫顯示器這座金礦,這麽快就要難以為繼了。

  “葉青,市場競爭激烈了!貝爾推出了自己品牌的主叫顯示器,隻賣70塊!”她叫起來

“還有,佳音電話機廠推出了電話和主叫顯示二合一的電話機,才賣兩百元!” 說著臉上泛起了愁容。

  “陳瀾,不能再壓貨了!普及的大眾消費品要拚成本和量的!我們拚不了,時間窗口沒了,得找別的出路了。”葉青很惋惜地說,眼睛往斜上方咕嚕著,似乎在琢磨著什麽。

  “老公,還有件不好的事,跟咱們合租的胡蘭她們沒錢了,堅持不下去了,寫字樓管招租的王經理說咱們得全租下來,說每月收租金3500塊,你看怎麽辦?”她一臉焦急,因為兩個月沒有新訂單了,眼看著業務的星星之火就要熄滅了。

“每天的成本花花地往外流,不賺錢倒還可以扛著,可別的廠家都比咱們便宜,爭單連續失敗的挫折感,太讓人難受了。” 陳瀾皺著眉說完,歎了口氣,想著合租又不成了,這不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嗎,成本又要加了!

  “合租挺不利於形象的,你就全租下來吧,或者換更好的寫字樓。” 葉青忽然變得輕鬆了,他狡黠地笑了一下。

“什麽?都租下來?我也想形象好,不用像上兩次客戶來,還得求胡蘭她們摘牌子,假扮成我的員工打配合。”她爭辯

  “可是成本得控製吧?現在業務不確定性這麽大!再說,我一個人兩張桌子,要那麽大地方幹嘛?”

  “是哈,你一個人不行,撐不住!得給你多招幾個人,擴大隊伍,把辦公室坐滿!”葉青沉吟了一下,說得一本正經,眼睛裏卻笑著。

  “你不帶這麽開玩笑的!人家正煩著呢!”她嗔怪著,佯裝要打葉青。

  “陳瀾,我是認真的!”葉青俯身到她耳邊輕聲說,語氣就像在頤和園西堤上那次一樣。

陳瀾笑著推他,不知他這次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陳瀾,不去做大,咱們開公司幹嘛呢?繼續打工不就得了!發展才是硬道理!別太顧慮成本了。” 他接著說;

"西門子看市場,都是用戰略性的發展眼光的,咱倆來商量一下公司的業務方向吧。” 葉青的聲音回複了嚴肅。

       陳瀾轉過身,怔怔地看著葉青,目光裏有疑惑也有期待。

 

  “通信業務在轉型,很快會從電話時代轉向互聯網時代,我們西門子和很多設備廠商都在加緊開發針對性的產品了。” 葉青說著從公司年會上得到的信息,他話鋒一轉:

“具體到咱們的方向科技,應該是對應Internet的接入網和接入設備,那將是一個全新的、巨大的市場!”

  “能說具體點嗎?有什麽現在能賣的?”陳瀾的興趣一下就上來了,她急於找到能維持公司的業務。

  “現在撥號上網Modem走的是模擬電話網信號,速度太慢了!歐洲正在推廣綜合業務數字電話網絡,簡稱ISDN,今後語音和數據都走數據通道。” 葉青搞研發的背景,結合市場趨勢有了判斷。

  “網絡升級了,就需要大量新型的數字終端來連接,比如數字電話機,數字化調製解調器來把電腦接入互聯網。現在中國電信已經在試著升級網絡,我們可以去找合適的終端來配合測試了。”

  “我們是又要踩在風口上了嗎?”陳瀾有些不敢相信,但兩個理工學子的技術背景、行業背景、職場背景、市場實踐和公司實體,恰恰組成了一張完美的拚圖。

  “陳瀾,這次咱們一手托兩家,可得做漂亮了!”葉青思索著對她說。

  “別說得那麽玄乎,一手托兩家?你說具體點。”她的好奇心一下就被點燃了。

  “陳瀾你看,這次咱們要聯係台灣主流廠商,爭取獲得他們網絡終端的分銷代理權,那首先就得宣傳好自己,讓廠商看到咱們的價值吧?”葉青循循善誘地說著。

  “怎麽宣傳呢?”她探尋地盯著葉青思索的目光問。

  “對於外商來講呢,咱們方向科技在本地具備的優勢有幾條。第一是咱們熟悉中國電信運營商,可以說有些客戶基礎。第二是可以說和西門子、愛立信這些係統設備商有合作關係,在設備兼容測試上可以幫忙。還有第三,咱們可以說有分銷商網絡。”葉青說得很有條理,陳瀾聽著頻頻點頭。

 

葉青的那幾條優勢思路,後來都成了陳瀾聯係廠商的套話內容,確實都是外商缺少和在意的,十分有效,方向科技很快就得到了幾張台灣廠商的代理授權證書。

 

  不久,陳瀾就開始托另一邊了,憑著授權證書,她向運營商的市局或縣局推銷網絡終端設備,也誠招分銷商。

幾個月後,效果就顯現了,訂單紛紛開始來了!她忙不過來了。

 

  陳瀾趕緊叫葉青來商量招人,急急地周六去了中關村人才市場,她第一次擺起個小攤子。她掛好了誠招銷售區域經理五人,招技術支持兩人,招財務人員一名的招貼,口幹舌燥地宣傳著,半天時間收到了一摞簡曆,看到不錯的,她當時就通知了第二天來公司麵試,因為怕通知晚了,好的就去別處了,而且周日葉青也在,可以過來幫著把關。

  “陳瀾,我看這個劉德可能是個銷售人才,工作8年了,換過了5家公司,經驗比較豐富。”葉青翻著簡曆。

  “葉青,我倒覺得這個山東的李明有點意思。”她笑著回答。

  “先不聽他們說什麽,等他們來了,我先發一篇題,五道基本技術知識的,三道市場思路的,先考試。然後咱倆麵試問問題吧。”她有了細致的流程。

 

  麵試環節開始了,劉德被第一個叫進經理辦公室。

  “劉德,你覺得做好市場工作,最主要的要素是什麽?”葉青先問。

  “主要是經驗要豐富,要善於團隊配合,支持好領導,讓客戶滿意吧!”劉德說完,葉青點頭,他覺得沒什麽比經驗更重要了。

  “舉一個你工作中,最成功的例子吧!再說說為什麽?”陳瀾問。

  “我在上一個金通公司的時候,遇到一個幾十萬的大標案,經理讓我和他一起做,我們加了好幾天班應標,後來中了,我覺得挺成功的。因為我們給的價格和服務條款都是最好的。”劉德接著說。

  “當然,我也丟了很多單,有過不少教訓,積累了很多經驗。”

  “那你為什麽離開金通呢?”陳瀾好奇地問,劉德敷衍著答....

 

  李明第四個被叫了進來。

  “李明,你覺得做好市場工作,最主要的要素是什麽?”還是葉青先問。

  “不怕吃苦,不怕拒絕,多動腦子,先做計劃。” 陳瀾聽了心裏叫好,隨即說:

  “舉一個你工作中,最成功的例子吧!再說說為什麽?”

  “我來北京還不太久,一開始我們在工地搬磚掙錢,後來交不起住宿費了,我就去發傳單,在一大批發傳單的人裏麵,我的成功率最高,還產生了不少後續的收入。我覺得是因為推銷中注意了和客戶的互動,掌握了他們的需求和心思,此外,我後續追蹤比較緊。” 吃過苦的孩子,陳瀾心中暗暗挑勾。

 

  麵試結束,陳瀾和葉青開始總結。

  “劉德比較全麵有經驗,咱們麵對電信大客戶,需要這種穩重的,他是今天最好的!”葉青說。

  “工作這麽多年了,換了不少公司,最成功的標案是經理帶著做的,失敗教訓倒不少,我哪有這麽多機會讓他失敗去。”陳瀾想著,直接說了出來,她真的有些擔心失敗。

  “那又怎麽了?他不浮誇,正反兩方麵都說,比較客觀和全麵呀!”葉青說。

  “我堅信一個人從成功中才能學到更多,我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因為許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怎麽敗的,失敗是有慣性的,下次還沒能力去贏,我們外企德利公司裏這麽混著的人就不少。”陳瀾堅持著她的意見。

  “那對李明你怎麽看?他的筆試成績比劉德差太多了,學曆隻有中專,工作經曆太少,做的事又太低端,要不然算了吧?”葉青翻著李明的簡曆說。

  “我從李明的經曆和他的談吐中,倒是看見了一個出色銷售員的素質,哪能不要呀!”陳瀾大聲說。

  “知識可以培訓呀,而且我認為他會更珍惜這份工作,我覺得他有心勁,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而且咱們不是大公司,要有效率,更需要能單兵作戰的銷售尖兵!”

  “那咱們就都招了吧,反正有試用期,來看實際的!”葉青做了決定。

  不久公司坐滿了市場銷售,還招到了一個技術支持和一個財務人員,陳瀾有了經理的做派了。

不出陳瀾所料,李明每天瘋狂地打電話,在技術上也很快達到了不影響交流的程度。尤其是他從低端勞動躍升到行業銷售的高度後,信心和收入同步增長,熱情非常高漲,持續在業績上排名第一。反觀劉德是不溫不火...

 

  隨著互聯網接入市場的發展,陳瀾很快領略到了商場如戰場。

  “經理,我追了好久的山東客戶,說剛從別的代理商那拿的貨,說價格比咱們便宜50塊,貨一樣是台灣捷傳的。”李明來向她匯報。

  “怎麽可能?一樣的貨,從別的代理?”她很吃驚。

  “馬總,我們山東的客戶從別的代理商買了你們的貨,怎麽回事?”她急著去質問台灣捷傳了。

  “我不是很清楚呀...客戶買我們總不能不賣,也不知道他們賣去哪裏?”馬總敷衍著

  “我們需要走量,如果你每月吃一千台以上,我可以給你總代理。”

  陳瀾麵對的現實情況就是,從她這裏拿貨的分銷商,總想越過她,直接找廠商拿到更便宜的貨。而廠家也想廣開渠道,越過她直接接觸更多客戶,這樣她就總擔心被越過,丟了現有的分銷商。左右為難中,她更擔心的是這種競爭一多,大家拚價格就賺不到錢了,廠家才會是最大的受益者,晚上回到家和葉青商量。

  “葉青,我想做總代,要壓一千台貨,還每月都要吃,可是咱們沒那麽多錢,怎麽辦?”

  “市場是動態競爭的,廠商也需要有實力的代理商,也不是廠商說怎樣就能怎樣的!”葉青回答。

  “可捷傳就是這麽強勢,目前他的產品性價比最好,他就是這麽要求的呀!”她無奈地說。

  “一千台每月咱們吃不了,我也不覺得別人會吃,市場地位是靠實力打出來的,廠家也在觀察代理商。如果我們一段時間出貨量相對最多就有機會,何況廠家也不隻一家。”葉青銷售電信係統,每天麵對貝爾、興華等有實力的競爭對手,必須有高水準的競爭策略,他不怕競爭,她聽得似懂非懂。

 

  一周後,青島電信通知網絡終端招標,2000台的采購量,是ISDN數據新業務開展以來,陳瀾聽到的最大的一單。她問葉青該怎麽應這個標,怎麽報價?葉青聽了極其興奮。

  “陳瀾,這個標咱們當然是誌在必得!以往的經驗會是幾個供應商分享吧,先去了解下是否是兩輪評議?第一輪是不是資質審核、技術測試、初步報價?第二輪再壓價定配額?你親自去,帶李明一起去,把規則和競爭形勢先搞清楚!”

 

  “咱們測試通過了,六家入圍,有三家代理的是捷傳的設備,先按商量的30%毛利報的。”她從青島給葉青打回電話:

“青島電信讓明天提供最終價格,說價格是關鍵,怎麽報?”

  “付款周期多長?交貨周期多久?”葉青問。

  “三個月內可分期到貨,到貨驗收後一個月內付款。”她已經了解得很清楚了。

  “你這麽報吧,如果買1000台,650塊一台;如果買2000台,500塊一台!”

  “什麽?500塊是咱們的成本呀!還沒算運輸和壓貨的因素,這不是自殺嘛?而且咱們也沒這麽多錢壓貨呀!”她驚叫起來。

  “陳瀾,我是這麽考慮的,這個標案就是總代理權之爭,就是給捷傳展示實力的機會!”

  “那也不能賠著賣呀。”她嘟囔著,哭喪著臉。

  “我們係統廠商,跑馬圈地時都有這種策略,後續擴容就賺錢了。這種新科技設備的成本下降會很快的,你就這麽報,爭取多拿配額!”葉青看問題的視野和角度不同,是正規軍的路子。

  “標案揭曉了,就咱們一家中標,2000台!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陳瀾打回電話,聲音很慌張。

  “恭喜你!陳總,太好了!”葉青很開心。

  “我喜從何來呀?馬上就要麵對賠錢了,別開玩笑了。”她可笑不出來。

  “有量就有價,你回來咱們和捷傳談,手裏有單的客戶是上帝!”葉青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馬總你好,青島標案的結果你聽說了吧?”陳瀾按和葉青商量好的台詞開始不緊不慢地說著。

  “這是大陸迄今以來最大的標案了,有示範效應,影響不小!青島局覺得我們方向科技公司比較專業,把其他廠商和代理都淘汰了,全部的2000台都給我們一家了。”她說完笑著,傳遞著一種輕鬆的氛圍。

  “恭喜你們,祝賀你們!那什麽時候給我們下單呀?”馬總一直在關注這個重大標案,幾個代理都和他保持著聯係呢。

  “馬總,我們在考慮呢,這次標案比較特殊,青島局壓價比較狠,如果按捷傳原先的價格,我們沒利潤。台灣普勝和萬捷也在和我們聯係呢,想讓我們給他們開道,說要給總代。當然我們還是更看重和捷傳的關係一點。”她說到這停了。

  “價格都好說,大標案我們有特別的支持!”馬總趕緊說“你們覺得這次多少可以接受?”

  “400塊一台的話,我們可以都用捷傳,這樣影響也大。”她獅子大開口,自己也不相信能成。

  “400塊我們也要賠本了,我們的標案特殊支持底價是440塊每台。”馬總直接給出了價格,不想在競爭中有失,這個標案對於他們確立優勢,打擊對手也很重要。

  “馬總,如果價格是這樣,還有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分期分批慢慢交貨吧?”

  “陳經理,標案特殊支持,是對特殊有量2000台一次性交貨的。”

  “馬總,如果一次性的話,資金周轉不過來,需要有三個月的賬期,您看可以嗎?”

  馬總覺得為難,可到嘴的標案真的不願舍棄給其他廠商,他猶豫著。這時陳瀾按和葉青設計好的繼續說“青島電信的信譽很好的,付款會比較及時,您和公司商量一下,我們可先打20%預付。”

  馬總就說先去和公司商量下,晚些會回複,一會兒他就興奮地打回電話“我們老板同意了,把合同發過來吧!”馬總很興奮,中了大標!這邊,陳瀾和葉青也激動地擊掌!

 

  “馬總,為了我們和其他廠家競爭更有利,主推捷傳產品,你們能否把中國北方區的總代理權給我們?”陳瀾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有理、有利、有節!在捷傳同意後,方向科技的市場地位穩固了,也殺掉了其他代理商,他們後來都得到方向來拿貨了。

  方向公司在天王山戰役的青島標案一戰成功!整個公司銷售部門被鼓舞著,都跟打了雞血似的,四處打電話宣傳著,推銷著。

 

  事情的發展總是出人意料,轉眼發了貨,快到三個月了青島局還是沒付錢,說是領導出差了,流程沒走完。陳瀾派李明專門去蹲守,盯著催款。

  “馮科長,這周把款給我們付了吧,公司外邊應收太多,都周轉不過來了。”李明央求著。

  “你們那麽大個公司,這點貨款就周轉不過來了,根本就不信..”馮科長回應,他是真覺得方向科技是大公司,否則局裏怎麽可能都用方向的。

 

  另一邊台灣馬總也急了,他隻是負責市場的,給許老板打工。是他努力為方向爭取來了到貨之後付款和賬期通融,要是貨款打了水漂,他可吃不了兜著走,所以他親自從台北飛北京來催款了,還帶了個隨從,馬總身材胖大,一雙銅鈴般的眼睛在半禿了頭下,顯得很威猛!

  陳瀾他們當天早上,精心布置了公司和會議室,要以最佳形象接待馬總。馬總進了方向公司,被讓進小會議室後,眼睛往辦公區一溜,心裏還是咯噔一下,方向公司就這麽幾個人的小公司呀,所在的寫字樓也很不起眼,這要是卷款一走,自己不就倒黴到家了!

  “馬總,您好!怎麽親自來了?我是陳瀾,歡迎!”陳瀾走進會議室,熱情地招呼著。馬總審視著眼前這個小姑娘,漂亮、幹練、知性!但這就是在電話裏高談闊論、從容大度、和他談判的陳經理?這就是四處中標、他的總代理方向科技的頭?她太年輕了,他難以置信,但聲音是真實不假的。

  “陳經理,今天有幸來拜會”他立即話鋒一轉,變了臉色“我是專門來收賬款的,三個月的賬期已經過了!”他狠狠盯著她的眼睛。

  “我知道,客戶還沒付我們呢,我派人天天在催呢...”陳瀾話聲未落,馬總就急了。

  “你說過的客戶信譽好,說過的三個月呢?”他兩隻巨手猛地拍擊桌子,她身子為之一震。

  “你這個騙子,虧得我信任你,欠錢還有理了...”他的嗓門很大,邊嚷邊四處環視。

  陳瀾是學子出身,沒觀賞過台灣立法院的全武行打鬥,她不懂台灣人這種聲勢的表現,她覺得馬總一定是極度憤怒了,她真害怕馬總會從桌子對麵伸過來兩隻大手,把自己掐死。同時欠錢的確是羞恥的事,讓全公司下屬都聽著自己是個騙子,真是沒臉呀!她不由得哭了起來,一半是害怕,一半是委屈。

  “馬總,對不起!我們沒想違約,正在全力以赴催款。”

  “什麽時間付?”馬總看到自己的震懾得逞,稍微放低了語氣。

  “我們把公司賬上有的錢,今天先給你們匯走,不能讓您白來,剩下的預計不超過一個月。”她閃著淚光,透著誠懇。中午,她又把葉青從公司約出來,一起請馬總吃飯。葉青的氣質和外企高管的背景,讓馬總印象不錯,有了他的背書,他放寬心些了。葉青把這月剛發的提成和工資交給她,讓一並換匯匯走,他深知商業的本色是誠信,要善待供應商,才能走得長遠。半個月後款付清了,有了這次不打不相識,方向和捷傳的關係反而更穩固了。

 

  “陳瀾,我看你最近壓力太大了,你太累了我心裏不落忍,我在想我要不要回來和你一起創業?”晚上葉青若有所思地對妻子說。

  “葉青,我最近壓力是挺大的,重要的競標,我必須去外地出差。可我如果出差,公司裏的事就沒人盯。市場、采購、財務、稅收、管理、技術、客服一大攤子事,咱們又沒實力招很多人來管,高素質的人也招不來,咱們小公司就隻能拚老板自己了,你要能回來幫我當然好!”她期待地望著老公,對剛打開了局麵的市場,她也是信心滿滿:

“老公,你再仔細想想。”

 

  第二天,葉青在辦公室裏凝神,他想著自己誌在頂尖的理想,想起創業麵對的無限可能,也想到多數創業者的失敗結局,他忽然想到創業是對強西精神層麵的超越,腦子裏湧起一股熱望,向前走吧!和陳瀾一起,去拚出一片天,他開始草擬辭職郵件。

  總經理秘書敲門進來,笑著來通知他到總經理室,葉青去了發現總經理和人事經理都在。

  “葉青,公司銷售總監Robert任期滿回德國了,他推薦你繼任,我們征求了各方麵的意見,都認為你是最佳人選,所以決定提升你為銷售總監。”總經理博格先生直接了當地說,人事經理隨即拿出了合同及工資待遇讓葉青看,並且特別說明公司今年會出學費送葉青參加為期兩年的清華在職EMBA培訓。

  葉青還沉浸在剛才的創業激情中,幸福來的太突然了,當初他和牛強西拚盡全力,爭奪虹天的高管職務時,他是有企圖心的,卻慘淡收場。如今他潛心做事,無欲無求,竟然要走上不曾預期的職場巔峰。他感到極度的矛盾,方向科技的發展亟需他的力量,而眼前降臨的又分明是一個極好的機遇,對自己的能力提升意味深長,要是這個通知晚半天時間,就不會這麽複雜,讓他麵臨選擇的障礙。

  “感謝博格先生對我的栽培和信任,這個任命事關重大,能不能給我一天時間考慮,和家裏商量下。博格和人事經理稍顯驚詫,但都同意了。”

 

  回到家,葉青和陳瀾說了他今天本已在寫辭職信及後麵發生的故事,兩人進行了一番長談。

  “葉青,我真心地為你感到開心,你要走上職場巔峰了,還有清華的培訓。”陳瀾開心地笑著。

  “陳瀾,可是我內心深處,還是略微傾向回來創業,能把咱們的小公司做起來會更有成就感,我心裏的癢在方向科技。”葉青凝神說著,陳瀾看見他眼神中的憧憬。

  “葉青,咱們的創業你已經在做了。外企高管的位置,也是你靠努力和實力掙來的,你還沒享受過呢。另一方麵我覺得你在外企平台的話,對公司的視野和機遇方麵幫助也挺大的,主叫顯示和寬帶終端的業務不都是這麽來的嗎?”陳瀾勸說著葉青,看葉青還猶豫著,她忽然笑了。

  “葉青,你在外企更高的平台上先呆一段時間,以後想啥時候回來我都歡迎你,現在你就做下自我犧牲,別回來和我搶總經理的位置了。”苦苦困擾葉青的兩難抉擇,就這樣被陳瀾輕鬆地做了決策。

 

  葉青在銷售總監這個新崗位上,要適應的流程挺多,開會也多,加上經常去上EMBA課程,能幫陳瀾的時間少了很多,陳瀾更加繁忙了,經常得自己一個人當幾個人用,拉著方向的戰車奮力向前。

 

  金秋十月的一個晚上,陳瀾和大學同學畢業五周年聚會,暢敘離別後情景,懷戀昔日同窗的情誼,陳瀾回到家還久久地沉浸在興奮之中。

  “老公,我今天好開心,也挺感慨的。我留校的同學丁曉梅,每天就是按部就班,排隊等著分房,收入也不高,挺沒意思的。柳明進了央企,更煩都煩死了。”

  “同學會,大家同樣的學曆起點,相同的專業背景,就像一個參照係,看誰走了多遠,看誰比自己強,看誰不如自己,給自己找一種心理平衡,時間越久差距越大,最終...”葉青說著自己的體會。

  “我選擇創業是對了,我是同學裏唯一自己開公司的,他們都覺得我混得最好了。”陳瀾很開心。

  “什麽叫混的呀,這是拚出來的,承擔了風險的好嗎!”葉青更正著。

  “好好,就算拚的吧!我真喜歡自己做主的自由。社會是公平的,努力就有回報,就會得到尊重。”陳瀾笑著說。

 

   2001新年伊始,陳瀾的表哥王浩和表嫂從江西水利係統,調到北京水利部了,這天晚上陳瀾和葉青給他們接風洗塵,請他們在郭林家常菜吃飯。表哥表嫂是水利領域的專才,這次調北京的管理崗算是升遷,但葉青卻沒感受到他們的喜悅,反倒是一種心裏的緊繃和憂愁。

  “我們在北京又得重新開始了,單位分給我們一個半地下室住著,不知道得熬多久?”浩哥喝了口二鍋頭發著感慨。

  “浩哥,部委有錢,會很快再分吧。”葉青寬慰著。

  “我特羨慕你們年輕敢闖的,你還不了解國企大鍋飯,一條道能看到頭,就是熬著,沒啥希望。我真想辭了職,也學你們下海開公司!”表嫂說得直白,她沒想到小表妹掙了這麽多錢,有點受刺激,讓陳瀾不知道該怎麽回應。

  “你看東北多少國企職工下崗呀,好多公務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那種有錢有閑、靠著國家混吃一輩子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我算看清了,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讓有能力的人去闖,激發人的創造力,誰創新創造的價值大,誰就能過得好!沒能力去闖,吃大鍋飯就是沒出息!”表嫂說得慷慨激昂,葉青聽著頻頻點頭。九十年代到零零年代的前幾年,正是市場經濟比較活躍,社會轉變較快的階段,離開體製內下海的人不少,表嫂被陳瀾的成功激勵了,巴不得下海去拚一下,是很多體製內人心裏都有的悸動。

  “辭職可不敢,熬了幾十年,誰能舍得了旱澇保收的福利和退休金,現在當公務員還越來越難呢!”浩哥還是很清醒。葉青是在央企呆過的,他倒是能理解一些表哥表嫂的心態,央企裏如果不是能往上爬的那類人,沒有權力也掙不到大錢,熬著心裏還難免失衡難過。但這些人在體製內安逸久了,還真很難再適應溫室外的經營風雨和市場競爭。所以葉青不斷對浩哥和嫂子說著央企的好處,說要不了多久就會分房了,在北京還是權力和階層更有價值。浩哥說正是!要不也不會舍了小地方的安逸進京了。

 

  吃完飯把浩哥一家送回半地下室的家,然後開回唐家嶺。剛一進雜亂的村口,陳瀾就開始抱怨,說自從民辦的軟件管理學院在村西落腳後,好多學生來唐家嶺租房,一下子就把村裏搞亂了,街邊一層新開了好些小餐館、小超市和發廊,街道變得很髒了,不像住的地方了。剛進門,房東大姐又來通知新一年房租再漲50,合400一個月!她覺得有點煩,就又開始翻房產小廣告,看那些城鄉結合部小開發商蓋的樓盤。

  “老公,該再去看看房子了,周末國貿又有房展會,有的還有免費看房班車。”她靠在床上說。

  “公司周轉資金多緊呀!咱們在上台階呢,再過幾年吧。”葉青心不在焉地答。

  “就去看看唄,了解下情況,過過眼癮也行!聽說順義有個2u雙裕小區不錯,到河北界內,還有個比華利莊園,北邊延慶還有個麓鳴花園...”她堅持著。

  “又過眼癮是吧?好吧,滿足你!”葉青理解她內心深處的那份期待,但也怕她再衝動。

 

  他們已經買了自己的捷達車,平時停在門口街上,在唐家嶺是身份的宣示。房東大姐也就客氣中帶著尊重,不客氣地加著房租。有了汽車,看房的半徑一下增大了很多,再也不受公交車的局限了。

  “陳瀾,您怎麽越看越遠了,怎麽都看到順義來了?”在車進了順義界之後,葉青開始念叨。

  “不是得考慮環境好嗎,關鍵是得大,還不能太貴!你看這後沙峪的雙峪小區,好多房子都一百多平呢,不到五十萬。”陳瀾說著她的考慮。

  “這套一層的不錯呀!一層帶小院!到時讓你爸媽來,養個花,種點菜,多美!”葉青開始興奮。

  “看你,早上你還不願意來,這回看到好的了吧,社區環境多好呀!”她笑了。

  “一層帶小院的,就剩這一套了”售樓小姐觀察著葉青的反應,聽葉青支應著說還沒想好,想再考慮兩天,售樓小姐就套路著說“如果怕錯過機會的話,先交一萬定金,能給保留兩天。”

  “好!我一會兒去附近銀行把定金取給你。”沒等葉青說話,陳瀾就接了話茬。

  “別衝動啊,陳瀾!你真準備住順義去呀,每天上班還不得累死?”葉青把她拉出來,小聲勸。

  “先把機會占上呀!要不好房子就錯過了!”看到葉青抵觸的表情,她寬慰著說。

  “不行的話,售樓小姐說反正可以退的嘛。”

  交完定金,往唐家嶺開的時候,到下班點了,有點堵,開了一個半小時。

  “是有點遠,每月耗費汽油,耗費時間會不少”她自言自語著,可一進唐家嶺,看到那齷齪的街道,她的心又亮了,忽閃著眼睛對葉青說“老公,你說人每天一多半時間都呆在家裏,還有周末也全在家,生活的環境舒心,享受生活,休息得好,是不是最重要?”

  “你還是要買雙峪花園,對吧?我也不絕對反對,咱們先冷靜一下,調查一下吧。”葉青開始查房地局的網站,查社區評論....

  “陳瀾,怎麽又是個五證不全的呀!論壇上說沒一戶辦下產權證來!北京就沒有規範的樓盤了?”葉青嚷嚷著。退定金挺不容易的,葉青跑了好幾趟,終於把定金退了。

 

  強西擔任虹天科技的法人總經理之後,公司的畫風突變,不太關心通信業務是否盈利了,也不拚研發了。馮總在集團總部大力宣揚深圳窗口公司的機製靈活,業務創新。不久就開始了一波接一波的集團公司優良資產注入,虹天科技的財務報表越來越好看了。牛強西隔三岔五地就跑北京去見馮總,然後給集團公司領導們匯報深圳改革經驗。他欣喜地看到,在匯報會上,質疑深圳經驗、思想保守的那幾個領導很快就被撤換掉了。

 

馮總更是大力支持深圳虹天科技,從社會上給強西充實了幾個北京背景的副總,強西發現來的那幾個草包也沒能力幹事,猜是馮總的親戚朋友關係之類的,強西心照不宣地配合著,他發現越配合,他的話語權越強,權力也越大。

 

  第二年春節剛過,馮總親自到深圳,召開加速推進體製改革動員大會,由牛強西牽頭提出管理層持股的方案,公司的經理層,董事會成員,包括不少集團公司的關聯關係,都在強西照顧和勾兌考慮之中,當然他都是向馮總匯報過的,馮總隻管粗線條和控製權,強西自己還是可以打不少小算盤,有不小的操作空間的。事實上以馮總和強西為主的勢力,已經成功運作管理層持股,奪得了虹天科技公司的控製權。

 

  馮總和強西宏大棋局的下一步,就是運作深圳虹天科技公司上市,上市大量融資,然後殺回北京做房產,好利用集團豐富的土地資源變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