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蘭暮光

活著的美妙之處,是對希望的不斷求索
正文

【房殤】中結章節 第四十三章--蕭瑟佛香閣

(2020-02-11 10:19:39) 下一個

【房殤】序言

 
        好的小說書寫人生,比如餘華寫的“活著”。餘華說過“ 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裏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房殤】二十二萬字,共四十三章,從七十年代貫穿四十年,橫跨天津、北京和深圳,是一部70後女性的年代悲劇,一個比“都挺好”更有深度的故事,一部比“我的前半生”更有張力的連續劇(24-36集)。在一段以女主房產心路貫穿的驚心人生中,讀者能看到馬伊琍式的奮鬥,也能看到秋菊打官司的堅韌,前所未見的小學男生的悲催生活。

       【房殤】充滿生動奪目的場景和意味深長的畫麵感,在情節推動下,主人公的成長心路、波瀾起伏的情感糾葛、艱苦創業的驚心悸動、房產官司的驚心動魄依次展開,始終貫穿著的是主人公對美好家園的憧憬,也浮現出民企環境艱難、社會道德錯亂、教育模式畸形、虛擬泡沫洶湧、房價暴漲傷心等眾多時代痛點。

       【房殤】的主人公陳瀾和葉青,小人物在大時代背景下有悲歡命運,那些滄桑中的愛情、淪陷中的親情、感懷中的輪回,有時令人心醉,有時叫人心碎,冥冥中,又總有一種佛性的關懷。迷夢裏的主人公千辛萬苦的家園期望、愛情親情、望子成龍、執迷尊嚴,接近了美好,卻又被錯失、碾壓和破碎。身心俱疲的她,在輪回接引中,雲外天香裏,能否求解到姥爺早早留下的人生謎題?

      【房殤】是對餘華老師【活著】的致敬,也期望隨著時代的變幻,寫出了新的意涵。

        朋友們,帶著你們的畫麵感,隨年代推進,來一起體驗一趟人生之旅,到達多線共振的高潮,找到那謎題的答案吧!

 

 

第四十三章 蕭瑟佛香閣

        

        2013年初冬的一個清晨,頤和園天空墨色。狂風大作,卷起昆明湖麵的大浪,一波一波地拍向十七孔橋、湧向橋頭的銅牛。

       陳瀾正在人流稀少的湖畔東側疾走,她經過文昌閣時,抬頭仰望那座頤和園的靈魂建築,佛香閣巍峨地端坐於萬壽山上,南望昆明湖,背倚智慧海,兩翼建築群有序展開,形成眾星捧月之勢。

       陳瀾早就知道,佛香閣高達四十一米,閣內由八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構建成八角形四重簷三層樓閣,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佛香閣是她心底魂縈夢牽的地方,是她敬畏著不能隨便進入的殿堂,今天是那個她等了很久的日子,她終於下定了決心,來求索那謎題的終極答案!

  佛香閣頂簷下巨大的九龍邊飾鬥匾,榜書“佛香閣”三字在天光輝映下閃耀著,像是一種冥冥中的召喚。陳瀾沿著昆明湖北岸的長廊向西,在排雲門前買了一張佛香閣的門票。

       

       陳瀾在排雲門旁的湖畔,仰望佛香閣最高的第三層簷下那塊金字牌匾,依稀知道寫著“式揚風教”,意思為用佛法宣揚風俗教化。

  她讀過一本佛法的書,理解佛教講求因緣和因果,四諦是釋迦牟尼體悟的苦、集、滅、道四條人生真理,苦諦說人生的本質是苦,而集諦探索苦的原因,滅諦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貪、嗔、癡”,道諦是說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積聚。因此四聖諦也就代表著佛教對於凡塵以修行的基本觀念,代表著我們對萬千世界的真理看法。

       此刻,陳瀾仰望著那塊“式揚風教”牌匾,她的腦海裏忽然充滿了苦,童年姥爺死於非命的苦、少年沿海河淚奔的苦、孤獨的掙紮青春、創業的艱難困苦、無望的蝸居和北漂、養兒的慘痛酸楚、官司的冤屈殘酷、中年的日暮途窮...

       太多失敗、太多苦悲,壓迫得她就要窒息了,她走投無路,她來尋求這背後的緣由,她渴望佛能點撥,如何能不再苦?今後的路怎麽活?

  陳瀾開始艱難地攀爬那114級的陡峭台階,中途喘著氣停下來凝神時,抬眼望見二層的牌匾“氣象昭回”,知道意思是說世間回轉著光輝燦爛的星辰之光。

       她腦海裏忽然回想起那一幕幕生命中的閃光:自己考取南開的狂喜,保送北郵的驕傲,成為網通戰略夥伴的輝煌,凡非贏得最佳口才獎的燦爛...

  爬完陡峭的台階,來到佛香閣前,她端詳著一層的牌匾“雲外天香”,明白那含義是佛香閣縈繞著非同人間的仙界芳香。她看見大門左右楹聯分別寫著:鑒映群形潤生萬物,貫穿青瑣榮帶紫房。凝視著楹聯,她心頭湧起那些刻骨銘心的瞬間,姥爺離世時塵埃裏煎餅刮子的難舍、沿著海河淚奔時的悲傷、聽葉青唱離家五百裏的心動、非典時老公送她去火車站時,撩起她頭發時的淚光、一百萬定金被卷走後的悲慟、兒子被老師體罰後的憤懣、凡非被趕出英語班的絕望....

       這些人間罕見的極致體驗,是仙界芳香嗎?

  終於,陳瀾人生第一次走進了佛香閣。那一刻,佛香閣裏空無一人,有嫋嫋繚繞的香煙。

       姥爺說過的那許願就靈的西天接引佛,那泥塑金身早已自身難保,被革命憤青們溶化在昆明湖中了,如今佛香閣一層供奉的是一尊明朝萬曆二年所鑄的高五米,重五噸,銅胎鎏金“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陳瀾雙手合十對觀音菩薩虔誠地禮拜,心中默念了三遍‘救苦救難觀音菩薩’,‘救苦救難觀音菩薩’,‘救苦救難觀音菩薩’。然後她默念著自己的名字、生辰、年齡、地址,跪在蒲團上,伸手拿起裝著一百隻觀音靈簽的簽筒,雙手握住簽筒輕輕地搖動,心裏祈求菩薩點醒自己,是什麽阻隔著自己獲得尊嚴和自由?

       一會兒,忽地一隻觀音靈簽從搖著的簽桶中飛落下來,掉在蒲團的正前方。

       她放下簽筒,拾起簽竹,默讀著簽上的字。

       觀音靈簽第三簽“董永遇仙”,簽上寫著四句話:

       “臨風冒雨去還鄉,正是其身似燕兒;銜得坭來欲作壘,到頭壘壞複須坭。”

  她怔怔地讀了三遍簽文“默念著”燕兒?銜坭?壘壞?風雨?...” 然後她忽地瞪大了眼睛,仰望觀音,靈光閃現,恍然間大悟出了:

       噢!自己就像燕兒,成長的每一步,房子作為基本的安全底線,都深藏在她潛意識的需求裏,時光辜負了她潛意識的安全需求,她就會耗費畢生努力去搭建,不停地在風雨中狂奔,卻總是功敗垂成。冥冥中似乎有一種力量,在不斷地驅趕著、破壞著、阻止著她建好房子。

       是什麽?她一直以為是房子,房子是阻止自己獲得尊嚴和自由的原因?她忽然開悟了,原來不是!竟然不是房子!其實不是房子!一直阻隔在她與尊嚴自由之間的,原來是自己的命!無論自己怎樣辛勞、怎樣去拚,都隻會是徒勞!她命中修得的人生觀、性格裏的偏執、她的精神潔癖才是阻隔她獲得尊嚴的因,造成了她不能迎合這個時代的果!那所有少年的淒苦、經營的失敗、官司的折磨、孩子的悲慘、中年的心衰...全都是因為自己的命,都是命裏的注定!

       而自己的姥爺、父母和葉青不論怎麽拚著去築巢,他們也都是不能順應這個時代風雨的燕子!

       這是多麽痛苦的領悟,她流著淚,雙手合十感恩觀音,讓她從無盡的痛苦迷茫中清醒。

  陳瀾在觀音銅像前,放回靈簽,她從隨身的包裏掏出一件閃亮的東西,是那一直珍藏的銀柄竹頭的煎餅刮子,她雙手緊握著他貼在胸前,長時間地祈禱。

       她透著花白的頭發梳得整潔,她臉上的表情不斷地變化,她長時間地仰望著觀音菩薩,時而悲戚、時而凝重、時而釋然,似乎她在和最親近的人進行真摯的交談。

       她眼前忽然浮現出姥爺慈祥的麵容,在祥和的佛光環繞中。

  “姥爺,人生最重要的是尊嚴和自由嗎?”

  “是的!”姥爺的聲音自雲外傳來。

       她開心地想著姥爺還記得他臨別那夜說的話,而自己沒有辜負姥爺的期望,幾十年一直在為了尊嚴而拚爭,也憧憬著那自由。隻是西天接引佛都不在了,沒法許願就靈了吧?

  “姥爺,那我為什麽得不到最基本的尊嚴?為什麽一直在痛苦中輪回?” 她心底的話語悲戚。

  “你要放下!”閣裏回蕩著空靈的聲音。

       她想著是要放下愛恨嗎?要想放“愛”一條生路,就要放“恨”一條生路,放下對房子的執念,等於自己在追求和解,借用和解所帶來的寬恕力,使自己放開所恨之人:翔龍、錢發、錢紅、孟虎、裘法官、馬大奔...所恨之人也放開自己。

       當所恨之人真的離開自己的內心時,她才能做回自己,才會再能去愛葉青、凡非、父母和自己吧?

  “姥爺,尊嚴不是房子,那它是什麽?自由是什麽?尊嚴和自由哪個更重要?”

  上空傳來溫暖的笑聲。

       姥爺您笑我,您是說自由最重要,人生短暫要盡情體驗,相對於無常的結果,精彩的過程更加重要?您是說與其在牢籠裏抑鬱終老,不如去看不同的風景,不如去衝去闖?

  與其說陳瀾在跟姥爺對話,倒不如說她是在跟自己的內心對話。當她真誠地去麵對自己時,她遊離在兩界之間,奔潰中有頓悟,震驚裏有清醒。

       她想著自己的不幸、痛苦和心魔,都起源於童年的心理印記,要麽化解,有所成長;要麽毀滅,導致奔潰。今天既然第一次走進了佛香閣,她就準備好了麵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所有的傷、所有的痛,隻有去麵對、接納,才會成為過去,不再占據她的心,她才最終會遇見真實的自己。

       這遺留下的漫長人生謎題,姥爺呀!這難道就是您那晚欲言又止的答案?我是否找到了?...

  許久,工作人員、遊客開始稀稀落落地來了,她依依不舍地走出佛香閣的大門,迎麵墨色天空下,是煙波萬頃的昆明湖。

  無力登高的葉青正在西堤上等著她。陳瀾和葉青在北京初冬的寒風中,在鋪天蓋地的蕭瑟裏,再次攜手在西堤上,坐在景明樓的前門廊,眺望佛香閣,佛香閣在濃重的霧霾籠罩下。

       凜冽的冷風吹過昆明湖的湖麵,掀動著陳瀾頭上的紗巾,穿著棉大衣的葉青,解開大衣裹住她,伸出右手攬住陳瀾的肩,兩人緊靠著,留住些溫暖。

       他們遙望佛香閣,遙望它上空的天際,他們聊著越走越窄的人生路...

       他們張望著前方,複雜的眼神和創業前那次的青澀和熱烈已截然不同,這次是曾經滄海,這次是飛躍千山.....

  葉青和陳瀾要帶凡非去尋找他的天堂島,也尋找一家人的生機,他們賣掉了汽車,賣光了所有家具,告別了天通苑窗外那片灰牆,決然啟程新的流浪....

 

  (上卷終)

 (後記,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