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發自公眾號 “水解諸相” 原創文章 《挫傷後應該冰敷還是溫敷? 》

(2021-12-02 12:56:04) 下一個

挫傷後應該冰敷還是溫敷?

水解諸相 2018-11-04 15:04
 

多年前,我讀高一的時候,有一次我們班跟另一個班打籃球賽,一個男生在比賽中不幸挫傷腳踝,班主任馬上讓身為副班長的我去學校的小賣部跟老板要一些冰塊回來,說要給那個男生敷一下傷處。

我一聽到任務,拔腿就直奔小賣部。跟老板說明來意,他爽快地答應了,動身去打開冰箱。我緊跟在他後麵,冰箱被打開的那一瞬間,一股寒氣迎麵撲來,我冷顫了一下。隻見老板拿起工具,手起手落一下子就砸出了幾塊大冰塊,然後用一個塑料袋裝起來遞了給我。我提著冰塊匆匆忙忙地往球場跑,一邊跑一邊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一個想法:為什麽挫傷後要用冰敷呢?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會想這種問題。不過這個想法就像扔向湖麵的一塊小石頭,一眨眼就沉了下去,之後也沒有多想。

再遇到球賽有同學挫傷,不用班主任叫,我會很自覺地跑去小賣部要一些冰塊回來給傷員冰敷。挫傷後使用冰敷好像是一個常識,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

2011年,由朋友介紹我認識原始點療法,通過聽張釗漢醫師講課的視頻,我慢慢認識了“萬病生於寒”這個理論。同時,從張醫師那裏也第一次聽到一個打破我以往認知的做法:挫傷後要用溫敷。

我聽到這個做法的時候一點都不驚訝,完全沒有顛覆感,可能因為我已經自學中醫一段時間了,有了一些中醫有關寒熱論述的概念,中醫說“寒屬陰,熱屬陽,人養生應該趨陽避陰”。張醫師這麽一說,跟我心裏已有的一些觀念一拍即合,我幾乎沒有怎麽思考就接受了。

我沒有細查過冰敷的醫學理論,不過我可以想象,那一定是長篇大論的學術報告書,少不了對人體骨肉血管等等結構的詳細剖析,少不了對挫傷後身體機製的運作分析,少不了對冰敷的物理化學分析,少不了西醫慣例的多組實驗獲取數據,最後得出結論。這些就是所謂的嚴謹的科學研究過程。

相比之下,溫敷的理論真是很簡單:挫傷的部位會腫痛發熱,其實是由大量的血液往傷處聚集引起的,血液聚集是因為身體要對挫傷部位進行修複需要多於平時的血氣來加速運作。這是身體自我修複的一種機能反應。挫傷後使用溫敷就是配合身體的修複機製,同時能化解挫傷中可能產生的瘀血。這就是我們中醫常說的“活血化瘀”。而冰敷降低溫度,減弱了血氣的運行,直接破壞身體的修複機能進行運作,甚至造成瘀血。

至於溫敷的時候,身體是怎麽一點點地進行修複的,這個過程是一係列複雜的生理反應過程,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理會,身體自然懂得怎麽做,我們管它幹嘛?我們隻要配合身體的需要去做就好。

這裏必須強調一點,使用溫敷剛開始的階段會讓挫傷部位感受更痛,看起來更腫,這是由促進了血液往挫傷部位聚集造成的,請不要擔心害怕;溫敷一兩天之後,挫傷部位就會迅速恢複,效果驚人。相比之下,如果追求冰敷降溫後一時的麻痹,感覺不那麽疼痛以為就好了,反而留下後患。

有人可能會反問,不是明明看到大家用冰敷後挫傷的部位好了嗎?怎麽能否認冰敷呢?我的回答很簡單:這真的是因為冰敷而好的嗎?這分明是時間讓它好的。

當然,我不敢草率地跟別人提出這種新的概念,我習慣首先在自己身上做實驗。

果然,被我等到了一次意外,自己挫傷了手腕。眼看著手腕已經浮腫了,我義無反顧地拿出暖水袋進行溫敷。雖然溫敷使原來浮腫的部位腫得更厲害,讓我疼痛難受,但是我還是堅持了下來。那天隻要我一有空就盡量把手放到暖水袋上進行溫敷,結果第二天起來就有相當明顯的改善。這種改善的速度明顯超過冰敷。

這次經曆讓我從理論到實踐都肯定了溫敷的效果。

接下來就是推廣了,我在課堂上講到養生保健文化的時候,向學生們講述了溫敷這個新概念。不出意料,有能接受的人,也有反對的人,這很正常。幸好這個問題不是玄學,不是在語言氣勢上、在道理上、在權威上把對方壓倒就可以了,它最終還是得靠事實說話,所以我鼓勵學生們親身驗證,期待他們給我反饋。果然,一段時間之後,溫敷的效果就出來了,陸陸續續有不少使用過溫敷的學生來跟我說,溫敷真的比冰敷好。

小可讀高一的時候是跟我教的,那時候我是他的班主任。有一次小可跟同學們打籃球,不小心挫傷右腳踝,那時候我還沒推廣溫敷的概念,當時他就被熱心的同學們進行了冰敷。同學們幫小可冰敷後並不見好,由於傷處劇痛,最後由我帶他去醫院治療。這樣前後用了兩周才好。

後來小可讀高二的時候,雖然不跟我教了,但是他已經有了溫敷的概念,而且比較接受這種做法。有一次跟同學打籃球,小可又一次挫傷右腳踝。他當時想同一個部位再一次受傷一定很難好了。而這一次他決定采用溫敷試一試,出乎意料,四天就好得差不多了。

這些年,像小可這樣在挫傷後使用溫敷感覺效果比冰敷好的例子,越來越多,不斷地傳到我的耳中,使我對溫敷有了越來越堅定的信心。其中更有意思的是,有一些曾經反對溫敷的學生,由於某種機緣巧合試過溫敷後,結果原來的觀念改變了,變成了支持溫敷。

不過,冰敷畢竟是主流,被大部分人認同和使用。有一個曾經教過的、現在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讀中醫專業的學生告訴我,他去聽了學校一個講座,講題是“運動損傷與醫學”,講師所講的內容中有一部分專門論述挫傷後要盡快冰敷。這個學生還給我發來講座現場的圖片。

這個學生聽過我的課,知道我是提倡溫敷的,他聽了這個講座後感覺無所適從。講師畢竟是專家有權威,我人微言輕,我隻好在微信弱弱地回他一句:“理論大家各有一套,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無知者無畏,沒有什麽科學數據支持,我卻大放厥詞,盡管知道這樣會受人詬病,不過如果有人問我挫傷後怎麽辦,我還是會跟人說使用溫敷,如果不確定溫敷和冰敷哪個更好,那就什麽都不敷,不敷也比冰敷好。

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zI1NjUyMA==&mid=2247484175&idx=1&sn=d4f07ce16d2feaca71ca5b8c10d60e7c&chksm=fe120a28c965833e52648760c73d2c827f227dcb1213dd89b592c7b634530df752c50a745699&scene=178&cur_album_id=2064139878522486792#r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