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信上聊了些與鋼琴教學有關的話題,文章貼後很快就成了曆史,覺得浪費,存在這裏,或許有人會有興趣。
如帖子譯自英文,皆借助穀歌、百度等翻譯器為主,博主僅作最低限度的編輯,標準僅是能讀懂。乞讀者見諒。
謝謝!
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傅聰先生大師班聽課筆記
(2021-07-17 21:18:48)
下一個
朱元貞:傅聰先生因“新冠肺炎”溘然長逝,令我十分痛惜。從1980年起,傅聰先生經常到上海音樂學院講學、上大師班課,並給本科、附中、附小的學生上課。二三十年來,我和上音附中同班同學、附小老師範民娟,曾有幸多次聽傅聰先生的大師課,每每都感覺他對學生的點評精湛生動,常如撥雲見日,深受觸動,一直就想合作把聽課筆記整理出來,以助教學。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將兩人數年的聽課筆記逐條疏理、歸類,誰知到最後一步時,民娟因病去世,此事也就擱淺了。傅聰先生仙逝,觸發了我將整理筆記之事繼續的決心,既完成未盡之願,也是對傅聰先生精心教誨的一種匯報,同時也希望這一筆記能讓更多的人受益。1. 處理音樂是非常神聖的事兒,要認真對待每一個音,沒有一個音不是作曲家經過考慮的。音樂是虛虛實實、近近遠遠、上上下下的,在虛實中交錯進行。所以,所有的音演奏出來都要動過腦筋,才能享受音樂和樂趣。2. 用語言來描繪音樂是很難的,音樂不能太具體。趣味是一種才能,是才能中很重要的部分。作為藝術家,趣味格調是不可或缺的。它不光是美學,還包括意境。中國人很講究趣味格調,《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以及京劇等都富含趣味,多看看對感受音樂會有很大幫助。藝術個性的出發點是對藝術的忠實,藝術個性可遇而不可求。真正的藝術不能全歸結為技術問題,藝術需要技術,但藝術高於技術。手指飛快,並不一定比手指會“說話”好。3. 聽課最重要的不是聽這裏要輕、那裏要響,而是要理解什麽重要?為什麽重要?最重要的是找出音樂本身追求什麽境界。要學會舉一反三,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定要能自己解釋為什麽要這樣彈。學生光憑感覺、憑自己的樂感彈是不夠的、靠不住的,這還沒有真正進入音樂。對音樂要有整體的追求,不能隻停留於表麵和單旋律,對和聲沒有真正體會、理解,就不是真正懂音樂。要重視作品的內涵,看作品在說什麽,要先研究音樂本身,研究譜子,仔細分析譜麵結構,看和聲、不同聲部線條的走向,不斷研究並說出、說清道理,不斷找到新的感覺。作曲家的作品往往是變化無窮的,而壞的版本就給“熨平”了,要找出曲子中不一樣的地方,還要講得出為什麽變化的道理。譜子上有很多微妙之處,要拿放大鏡仔細找。隻有知道怎麽看譜、會問問題、能回答作曲家為什麽這樣,才能懂音樂,這可以幫助你的音樂張弛變化從而有音樂性。不看譜子先聽CD是偷懶、沒有思考。等到你自己看得出這個版本好、那個版本不好時,就說明你已經會看譜子和理解音樂了。能看懂譜子、彈奏自己的音樂就是真正的音樂家了。4. 音樂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可以有多種處理:即使主題多次出現,同一句型、類似的句子、同樣的音樂旋律,也要作不同處理。不能總重複說一句話,要用不同方式說話,要讓人意料不到。貝多芬的作品中有較多相同的音樂素材,處理方式千萬不要雷同,要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要把鋼琴演奏出很多的樂器、人聲來。5. 音樂要流動,有些地方不要太規矩,可以瀟灑些。重要的音要多給點兒,要有時間和空間感,但要平衡,如橡皮筋,拉拉緊緊,鬆鬆又回來,又不太拖拉。要靈活,不能死板。6. 莫紮特的音樂變化無窮、色彩豐富。經常在玩兒把戲、變戲法兒,是“賈寶玉加孫悟空”,高點永遠達不到。句子中的最高音不是最響的,常需用飄上去的音色和音量。莫紮特的悲劇是宇宙的悲劇,在極大的悲劇後,一定有非常喜劇的篇章,從最悲到最樂,總是平衡的。7. 肖邦的音樂有無窮無盡的微妙變化,非常大氣,有傲骨,無論什麽時候都有內在的那股勁兒,就是 也有“抖一抖”的感覺,永遠不會軟綿綿的,不要人為地造作。肖邦的音樂更像說話,說話語氣是千叮萬囑,一會兒溫柔婉轉,一會兒高亢激昂;肖邦的音樂永遠沒有勝利,總是與敵人同歸於盡,如《第二奏鳴曲》中的“葬禮”,是整個波蘭乃至全人類的苦難寫照;肖邦的漸快有時表現為掙紮。8. 德彪西的譜子寫得很仔細,照他寫的做,基本上就達到要求。他的旋律上行時要輕下來,下行往往是響起來。音少的小節表情要多一點兒,音多的小節則相反。德彪西的音樂,手、腳的功夫,加上耳朵的控製,把鋼琴變成沒有槌子的樂器。溫柔的和弦就像摸貓一般的感覺。1. 句子要有中心,一個長句子隻有一個高點,方向一定要看清,凡是音符都要有方向,左手伴奏也同樣有方向。同一個方向時,時間上不要停,旋律要長,不能有棱角,不能有不必要的重音,要會看句子中的骨幹音、重要音。肖邦句中的骨幹音要有傲氣,如徐誌摩詩中“濃得化不開”。2. 句子處理要大氣,要長句子,所有的句子要有拱形,要讓它多一點兒,大的拱形要多點兒說話的語氣,千萬不要把句子彈成一個一個音,而要旋律化。3. 起句永遠是重要的,充滿了希望,音量要多一點兒,弱起也是如此,肖邦夜曲的開始和結尾都很重要、有魔力,所有的表情都在句子的開始,不在句尾。4. 句子結尾的原則是:不要在結尾時老是給人“坐下來”的感覺,句子結尾要揚上去,永遠往前走,結束也沒停止,不要在樂句結束時習慣性地漸慢,不要畫蛇添足。肖邦的作品不要有句號,不要有結束的感覺,要有絲的感覺,纏綿不斷。每句要有逗號、有呼吸、有空間;聲音也要呼吸、要透、不要壓,響的聲音要揚上去,結束句有多長,要看你的氣息有多長。5. 要非常注意重視分句,分句一定要細,譜子上的分句線一定要照做,要看仔細,馬虎不得。凡是有連線的地方一定要分開,手要拿起來,即使是最小的間隙,隻有一根頭發絲那麽一點點,手也要拿起來,這是語氣的需要,該分開的不要連,不要懶惰,但內分句後一定要一直走下去,不能斷掉,要彈成長句子。手腕的動作大小要看音樂的需要,要與音樂結合,音程大、遠距離大跳,時間上要與前後句平衡。6. 一個句子裏隻能有一個rit.,兩個rit.就太多了,為了做到rit.,可以先往前走一點兒,然後再rit.。7. 模進句的第一個音要清楚,當成旋律彈,要把音型做出來,一組組地分清楚,新句型的開始也要分清楚,音符組成的任何句型都要交代清楚。8. 華彩跑動句是一種歡樂的象征,可帶有即興性,自由些,但若心中有節奏點,音樂會更精彩,而不是隻有快。快速跑動句要注意句型,不要機械化。9. 經過句有時可用顆粒性的聲音,旋律出現時即用連音,也需要自由些,但千萬不要彈成一個一個的音符,時間上不要死板,不能沒有節奏、沒有比例,心裏要享受音樂的樂趣。十六分音符要非常平均,貝多芬音樂中的音階、琶音也要有音樂性,音符要組合,不能彈成車爾尼式,不要機械化、表麵化,要內心歌唱,要有旋律化。10. 過渡句可以自由些,經過句、過渡句可以自由,但不要忘記趣味性,不要裝腔作勢。11. 疑問句不要那麽肯定,莫紮特的音樂中,凡有切分音時,常有可能是疑問句。15. 三連音在所有音樂中都是特別有表情的,要平均,有一串三連音的長句子時,第一個三連音可以慢一些。16. 樂句中若有連續同音反複,一定要處理好,看走向,看哪個音重要,而不要把它們都彈成一樣輕響、規律化,要像京劇裏的“你!你!你你你你”。17. 左手伴奏好像弦樂器一般,要有溫暖感及方向,出現旋律時要注意音色及音的走向,要旋律化。1. 音樂是時間藝術,節奏脈動非常重要,永遠要有脈動。2. 要十分重視拍號,不能浪漫到沒有節拍,是四四節拍就不能彈成八拍,四二節拍不能彈成四拍,四三節拍不能彈成六拍。3. 音符的時值一定要嚴格,時間上該彈多長就彈多長。4. 一首樂曲中不同的音樂形象要有統一的節奏,才不會散。肖邦作品9之1中,左手要始終保持平均,右手做表情。如果三首《夜曲》連著彈,要有內在的聯係。從第一首過渡到第二首時,速度要掌握好,這很重要。6. 附點是內在的脈動,不要數拍子,附點的短音符永遠不能長,永遠屬於後麵次要音,即使在結束句前速度也不能變,要靠後,慢樂章的短音符也是快的,不能本末倒置。附點的長音符永遠不能短,漸慢時也是在長音符上給多些時間,慢樂章的長音符附點的速度要正確。7. 一隻手或一個聲部是切分節奏時,要十分重視在拍點上出來的聲部的節奏,節奏點要清楚。8. 句子如從弱起拍開始,一定要讓所有的聽眾都感覺得到。9. 演奏時要注意速度上的自然借還,慢起、加快、漸慢,時間上要有比例,要平衡。速度上有借有還,重要的音、段落、起句呼吸、結束等,可以多給點兒時間,不要那麽容易出來,也可多給點兒重量。音樂在描寫內心痛苦、尋找答案時,不要太容易地彈過去。莫紮特最怕被誤認為有表情就是慢,在他的作品中,句子的慢起、加快、漸慢、借還都要慎用。10. 休止符應是無聲的,但要有感覺,要有意思,休止的時間該多長,是內心的脈動,內心的感受,而不要隻停留在數拍子上。有休止符的小節,在琴上該演奏幾個聲部要聽清楚。休止符永遠可以自由些,休止符前麵的結束音要揚上去,否則無法彈後麵的休止符,施納貝爾是彈休止符彈得最好的。11. 演奏多種性格的音樂時,速度要慢些。音少的小節表情多一些、慢一些,音多的小節則流動些,但音符多的片段,炫技時速度不要太快,每個音也要讓人聽得清楚,更要注意歌唱性。時值短的音符、十六分音符在慢樂章裏要彈得流動些,ABA結構要注意速度的自然。12. 瑪祖卡有多種類型,跳躍的、俏皮的、接近圓舞曲的、抒情說話的、舞蹈的,等等。其第一拍與第二拍之間的距離要大一點,但又不是每次都一樣,也有第三拍時間多一些的。左手是節奏與和聲,若是旋律就要會說話。瑪祖卡在波蘭人的心裏是祖國的代表,在肖邦其他的曲式、樂章中,時有瑪祖卡的節奏出現,如《第二奏鳴曲》中的第二樂章,用瑪祖卡的節奏是不得了的反抗。13. 波蘭舞曲的節奏音型是非常高貴傲氣的。在《波蘭舞曲》(作品53)的“sostenuto” 這段中,雖然是p,但不要突然軟下來,還是要有那種氣魄。14. 彈協奏曲時,樂隊與獨奏要完全一致,任何處理都要平衡,獨奏要與樂隊一起考慮,句子是一致的,一起分句,一起呼吸。獨奏與樂隊交流時,時間上要先出來搶著說話,這樣會更吸引觀眾,如樂隊節奏拖慢了,獨奏者應把速度帶動起來。要彈好莫紮特協奏曲就要先看歌劇總譜,他的每首協奏曲都有不同的性格,要學會分析研究所彈作品特殊的音樂內涵,例如, K488、K575有相當多的地方相似:歌唱、溫柔、悲劇性、恰當的小顆粒,以及運音法的運用。又如K450,主題是興高采烈的,要“揮汗如雨”,琶音進來要有光彩,像非常華麗的穿著;第二樂章很大氣,從發展段起,像整個世界都在歌唱,顫音要聽到內心的顫動,音樂飄上去是在問上帝、問天;第三樂章的裝飾音是旋律。再如K456,有很多的歌劇旋律、人物;第二樂章多次出現同一個音,而且有不同的方向感,像《費加羅的婚禮》中的女仆阿麗亞在替主人找耳飾,之後的音樂是她的哭泣,整個世界在陪她哭。還有如《“加冕”協奏曲》,D大調非常漂亮,有很多色彩、複調及自由,當初是莫紮特臨時寫的作品,因為是自己彈,所以很多和弦就沒有寫,後來是他學生寫的和聲。他的協奏曲中樂隊不是為鋼琴伴奏,而是一個整體,要考慮到任何片段都要有主要的旋律,一些片段以樂隊為主,一些片段以鋼琴為主,要研究樂隊的配器、音量、旋律,等等。15. 四手聯彈,兩個人內心節奏要統一,要一起呼吸,彈低音聲部的人很重要,要根據音型伴奏。1. 彈任何曲子、句子的音樂形象要根據和聲,可先彈一遍和聲,就知道音樂怎樣進行了,輕響安排就非常清楚了。2. 根音很重要,根音線條要出來,地基打牢固,上麵就好彈了。3. 所有的和弦都要有音樂性,一隻手在跑動時,要聽到另一隻手的旋律與和聲。不能隻是伴奏,即使是伴奏也要有方向感,聽和聲的發展時,要呼吸,要有內心感覺,不要去想演奏。這個和弦重要,但不一定要響,奧妙全在平衡。4. 和弦連接要有線條感,凡是線中線要統統勾出來,有時線中線隻要聽見,不一定要加重。轉調時要仔細聽和聲,和聲解決時要有內心感受,句子中的任何聲部的變化音一定要聽見。5. 多聲部片段,每個聲部進來時一定要聽得清楚,外框聲部要清晰,永遠是外框的旋律重要,旋律出現,其他要輕一些。6. 要把鋼琴變成很多樂器、人聲來表現。在音樂中要注意管弦樂的表現,在管弦樂上 升G與 降A的音高是不一樣的,不要隨意等同。在鋼琴上彈奏時心裏要有不同的感覺,要多想和聲上的道理,要注意色彩變化,任何的變化音、半音、根音都要聽見,大小調的色彩要有變化。1. 要根據音樂,永遠用耳朵聽。遇有和聲時換清楚,越是分清楚,越是有氣魄,低音少用踏板,legato永遠不靠踏板,要學會用手指彈連音。自己決定到底要踩哪些音,踏板要換幹淨,但要重視作曲家本人的用意。2. 肖邦記譜是很仔細的,他的踏板與手是兩種表情。休止符時踏板不能少,踏板與休止符是不一致的,是他的配器,踏板是他音樂中的另一個聲部。3. 貝多芬的長踏板要重視作曲家原來的意思。如四小節、八小節一個長踏板,是不能換的,有特殊的音樂效果。4. 一個音發出聲音後,若要達到漸響的效果,可以有兩種方法,手指在琴鍵上做弦樂器的揉弦動作,或用抖音踏板。1. 要仔細讀懂譜子中所要求的一切,包括音樂術語、拍號、速度記號、調性、和聲、音程和節奏等,對作品結構要分析清楚,還需分句、分段,看清句子的小節數、高潮和高點。2. 看到cresc.,不要太早響起來,要先漸弱,不能在第一個音上漸強,一定要在第二個音上漸強,凡是音樂需要漸響、有力時,速度不要突然快起來,而是相反要拉住。漸強與漸弱要有比例,漸強的句子要慢慢地響起來,總體在漸強即可。3. 看到dim.,不要太早輕下來,而是要先漸強,然後漸弱,漸弱時不要不由自主地漸慢,可以自然地快一點點。4.看到ff音量的長句子,不要整句輕下來,長句子可以是全部響的,也可試用ff先漸弱後漸強,這樣處理更有趣。f是指整體重量,不是指每個音要彈f。5.看到pp,整句就不要響起來,pp的音量完全是飄上去的效果,但音質不要差,p和pp是在 pp的地方變音色。6.看到sub.時,f 和pp一定要立即改變音量,馬上響或馬上輕而不要漸漸響或輕。7.ff與pp是一樣有效果的,pp也可是高潮,pp時手不要抬得太高,不到頂的,飄上去後要注意音量平衡,上行是漸弱,下行是漸強,低下來時才響起來,反向思維,高的時候輕,低時響。8. 音階上行時可漸強也可漸弱,要看前後的安排及個人的趣味,與不到頂是兩種處理。9. 主要音之後不要再漸強,有時不一定要漸強,但要有方向感。10. 要彈得即興,不能讓聽眾預料到,要有懸念。貝多芬音樂中常有即興式的尋找。指法與音樂效果相關聯,要設計好指法,用不同的指法使相同的音有不同的音樂表現。指法要為分句服務,不要圖方便。裝飾音一定要換指法,用143、243,不要用232、121。肖邦的4指是最敏感的。模進的指法要相同。彈輕時不要用大指,黑鍵盡量避免用大指。但肖邦在指法上打破了維也納的條條框框,大指有時也可上黑鍵。(原載於《鋼琴藝術》2021年4月刊,因公眾號無法顯示部分音樂符號,本文有所刪節,全文請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