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國1917年的革命與中國1989年的六四

(2024-06-15 07:02:38) 下一個

最近在看講近代以來各國社會革命的書,正好王局節目上聊了劉曉波的六四回憶錄。我六四時在北京上高中,可以算是六四的親曆者了。王局節目裏提到六四學運的種種問題,毫無疑問,這些問題是有的。但這是所有自發的學生運動中都存在的。最明顯的,政治上的幼稚,隻會喊口號等等,這在各國學運中都存在,比如現在美國校園裏挺巴勒斯坦的帳篷運動。稍遠可以看看BLM,占領華爾街,以及更遠的反越戰和黑人民權運動。其中反越戰的抗議是相當極端的,有人主張要推翻政府。六四跟這些是一個性質。

六四對中國的民主化有無正麵作用?在我看來是很小的,短期內是很大的負作用-直接導致中共黨內的開明派趙紫陽的下台,中國的政治改革在六四後大踏步倒退。當然,這是自發的學生運動難免的。中共的鎮壓也不明智,本來可以成為一個社會走向更開放,和解的契機。但趙紫陽沒有跟中共元老達成一致,運動各方包括學生在內都選擇對立而不是和解,最後導致不必要的大規模流血。

六四學運當時可以說得到了社會各階層廣泛的支持,甚至中共權力高層也有同情者。但它與俄國1917年革命和中國1911年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區別是沒有軍隊的支持。辛亥革命是軍隊發動的,俄國1917年社會精英向沙皇逼宮的時候,軍隊采取了袖手旁觀的立場。因為沙皇的無能,俄軍在一戰中被德國打得大敗,損失慘重。俄軍中忠於沙皇的軍官團幾乎全軍覆沒。沙皇不得已從社會和軍隊底層吸納了大批人員補充軍官團,裏麵就有大批反對沙皇統治的人。因此在關鍵時刻軍隊不幹預是可以理解的。六四時軍隊也有高層比如38軍軍長徐勤先抗命拒不執行對學生的鎮壓,但畢竟是少數。究其原因,整個的大環境遠遠不到中共垮台的程度。軍隊仍然忠於中共高層。鄧小平也比沙皇尼古拉能力要強太多。其後幾十年中國的經濟奇跡證明了這一點。

展望未來中國的政治變革很有可能從高層開始。以前中共喜歡說蘇聯的今天是我們的明天。那麽中國的政治變革可能要寄希望於中共內部出現戈爾巴喬夫這樣的人物。另一個可能是中國出一個像沙皇尼古拉那樣的無能亂來的領袖,導致政府在整個社會統治基礎的瓦解。人民,特別是精英層對統治者失去信心。現在的習大大離這樣一個荒腔走板的統治者也相距不遠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