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論語》所想,周製與秦製

(2024-05-17 21:16:48) 下一個

孔子在中國的命運,可謂一波三折。他生活的時代一直不很得誌,死後享受大成至聖先師的大位很多年。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下被批判,打倒。到文革更是歸為四舊被批林批孔各種清算,是被革命的對象,剝削階級的代言人。文革後國學熱興起,又被抬出來重新認識和崇拜。

孔子對中國文化而言,當然是不可繞過的一座高峰。我最近重新讀《論語》,感到他還是有相當多的正麵意義的。 孔子鍾愛的周製,其實與現代的政治製度有蠻多相通的地方。比如權力的分散,周天子是沒有獨裁者的權力的。諸侯名義上向周天子效忠,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封地,在自己的屬地上幾乎完全自決。更重要的,他們還有自己的軍隊,這使得他們的權力有堅實的基礎,根本不必事事看天子的臉色。現代政治也強調權力不能過分集中。這是周製非常先進的地方。與後來的君主專製的秦製其優劣有雲泥之別。

孔子本人力圖通過從政改良社會。但即便他完全在政府之外,他個人的影響力也還是很大。他的學生不少在政府擔任要職,時常要向老師請教政治問題。相當於在政府之外有一個獨立的院外勢力對政府施政進行監督和批評,發展下去就可以成為在野黨。這是春秋時代的好處,政府對社會的控製力不那麽強,他在政府之外有這些力量的存在。這也是春秋戰國是中國文化和思想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原因之一吧。秦統一六國,實在是曆史的大悲劇,大倒退。相當於現代納粹滅了法國,中共滅了老蔣一樣。 所以說五四打倒孔家店,是極其幼稚膚淺的。中國要走向自由民主,儒家的傳統可以成為絕大的助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