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戰1915 瓜分世界

(2021-03-07 08:36:18) 下一個

德軍先發製人想迅速製服法國,結果事與願違,遭遇英法的頑強抵抗,西線成為傷亡慘重的絞肉機。同時東線受到俄國優勢兵力的威脅,不得不從西線調兵加強東線。英法前線總指揮在人員占優的情況下盲目樂觀,認為戰爭可以數月結束。事實是戰爭進入相持階段,還要打好幾年。

人性中的自私,嫉妒,虛榮,即使在戰時也不會減弱。哪怕自己人間也勾心鬥角,陰謀詭計不斷上演。德軍總參謀長法金漢和東線指揮興登堡,魯登道夫不和。互相拆台,當麵爭吵,背後詆毀時有發生。英國丘吉爾被踢出決策圈。不過此公的確是個異人,主動請纓赴前線,當個營長指揮戰鬥,也還幹得有聲有色。俄軍在人員占很大優勢的情況下,指揮不當,戰術陳舊,裝備落後,被德軍打得節節敗退,把1914年的戰果全部丟失,而且還把經營多年的波蘭丟掉。沙皇尼古拉危急之際不顧大臣反對,撤掉尼古拉大公,自己禦駕親征。沙皇不是個壞人。戰前內閣要求全國總動員的命令上,他猶豫再三不肯簽字,因為他明白簽字的後果可能讓世間千萬人送死。他親自指揮戰事的動機可能是英雄主義,對國家人民祖先的責任感使然。但此舉後人認為是他所有壞決策中最壞的一著,意味著人民把俄軍此後的失利以及國內的種種困境直接歸罪於他。統治俄國三百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終於氣數將盡。

一戰是工業化國家之間的戰爭,但當時人們的意識還跟不上,還在以農業時代的思想操作。一戰的大殺器是大炮和機關槍,其中大炮殺人最多,但各國還有大量騎兵。英軍司令黑格拒絕裁減騎兵,直到一戰結束仍然對騎兵的作用抱有幻想。事實上農業時代讓人望而生畏的騎兵在機關槍和大炮麵前不過是活靶子。

列寧說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高級階段,這話未必對。但一戰深層原因的確是新老帝國主義爭奪生存空間試圖重新瓜分世界。然而事實證明進入工業化後戰爭代價非常巨大,任何想象中的果實相對成本而言都得不償失。俄國開戰不久便財政崩潰,靠英國的大筆貸款維持。此後出現物價飛漲,食品短缺,民暴迭起。沙皇的統治搖搖欲墜。

日本因為覬覦山東半島於14年對德宣戰,15年對中國提出非分的21條。中國為收回山東半島主權在觀望之後17年對德宣戰。雖然中國軍隊沒有直接參戰,但北洋政府派出的十幾萬華工對協約國戰事作出很大貢獻,也付出了重大犧牲。一戰改變了世界格局,也對中國的前途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日本因為覬覦山東半島於14年對德宣戰,15年對中國提出非分的21條。" 建議加上:日英聯軍(日軍幾萬,英軍幾百,象征性的)攻陷了青島,從日本角度講,流血犧牲傷亡成百上千,將德國勢力從亞洲趕走,進而取而代之,合情合理,而且也是英法盟國同意的。猶如二戰中要蘇聯出兵東北,在美英盟國同意下,中國必須同意外蒙獨立等從中國角度看“非分”的條件一樣的。不同的是日本一戰中先出兵,結果被中國說了“不”,日本烈士的鮮血白流了。這也是日後日本心懷不滿要進一步侵略中國的動機之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