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續憶》
第二十六章
我們的音樂沙龍
—— 兼談我的音樂觀
徐家禎
(五) “沙龍”形式
2004 年“音樂沙龍”成員在 Bridgewater 欣賞紅葉
(接上文)在談我們“音樂沙龍”的活動方式之前, 應該先談談為什麽我們把自己的音 樂欣賞活動叫做“音樂沙龍”。
記得頭六次我們五、六個同好者聚在一起聽音樂時是既沒有節目單, 也 沒有名稱的。後來不知是誰 (很可能是老薛) 跟我提議, 要求我能把每次聽的音 樂節目事先寫下來, 發給大家, 以便事後可以做些“複習”, 不至聽過就忘。我覺 得這個建議很好, 對我來說, 也可以記住哪些曲子已經聽過、講過, 以免以後重 複。於是, 我就想從第七次開始, 每次都印個節目單。節目單上要寫上個名目, 我就想到了“音樂沙龍”這個名稱。那麽為什麽不用別的名稱呢? 這就跟我們的 活動形式有關係了。
當初我答應老薛指導大家聽西方古典音樂時, 就有個宗旨, 那就是希望把 這個活動辦成“群言堂”, 而不是“一言堂”, 至少不能從頭到尾都是“一言堂”。因 為事實上除了我以外, 大家對西方古典音樂都所知甚少, 不先加啟發, 就談不出 什麽來, 所以每次開始, 總得由我來對所聽的樂曲作一個啟發性的發言。所謂 “啟發性發言”,也就是介紹一下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背景和內容、樂曲的形 式。有時也介紹一下演奏家,特別是如果介紹一個演奏名家或者特別精彩的演 奏版本的話。然後大家再聽這首曲子。要是我們的音樂活動就到此為止的話, 那就應該叫做“音樂講座”、“音樂欣賞”更加合適了。但是我一向認為對音樂的 感受是非常“個人化”的,也就是,雖然可能對同一首曲子,在大前提下大家會 有比較一致的看法,比如,是喜的還是悲的;但是在具體細節上,個人感受可 以完全不同。所以,我最希望的就是在聽完音樂後,不要再由我“一言”下去, 而想使大家“群言”起來,各自談談聽後的感受,特別是不同於我或者別人的感 受, 相互交流、啟發。我覺得這是提高音樂欣賞力的最好方法。這就是我把我 們的音樂活動叫做“沙龍”, 而不是“講座”的原因。
“沙龍”是個法文詞, 原意“客廳”, 因為在十七、八世紀的法國巴黎, 文人 和藝術家常在貴族的客廳聚會, 談論文藝、演奏音樂, 所以後來就把這種不正規 的文藝的聚會叫做“沙龍”。我把我們的活動叫做 “沙龍”, 就是想辦成一個音樂 藝術的聚會, 大家可以隨便交談、暢所欲言。因為“沙龍”一詞本來就來自法文, 所以我就請我的一位法國學生把“音樂沙龍”翻譯成法文,成了“Salon de Musique” 印在每次的節目單上。
也是從第七次活動開始, 我們規定“音樂沙龍”要定期舉行, 每月一次。要 是遇到我出國旅行, 就順延一個月; 但是在聖誕和新年長假期間, 大家空閑時間 較多, 我們也會增加一次。“沙龍”舉行的日期一般都在星期六晚上, 原因是第二 天是假日, 前一晚活動得晚一些關係不大。至於每月的第幾個星期六舉行,那 就主要看我哪一個星期六有空了。我每年一般訂三套音樂會的年票:歌劇、交 響樂和室內樂,很多音樂會都在星期六舉行,所以“沙龍”得跟我的“音樂會”錯 開。至於為什麽要晚上舉行而不能在白天舉行,那就得再做一些解釋了。
音樂雖然什麽時候都可以聽, 並沒有誰規定說隻能在晚上聽, 但是我想, 覺得在晚上聽音樂最適宜的人, 決不是隻有我一個。前幾年看見中國“樂迷”趙鑫 珊一篇文章中談到他也認為隻有晚上才是聽音樂會的最好時間, 我大為高興。 最近又看到哈佛大學李歐梵(也是個大“樂迷”)的文章裏也說喜歡晚上聽音樂會, 所以大名鼎鼎的鋼琴家霍洛維茨有隻在星期日下午四點開獨奏會的怪習慣, 他 就沒法去聽。我覺得我的觀點得到了又一個有力的旁證。我說“音樂最好在晚上 聽”, 當然是指在音樂廳裏正襟危坐著聽音樂, 或者在家裏什麽都不做, 聚精會神 地聽唱片。晚上, 一天工作已了, 身心可以鬆懈下來; 天也已黑, 不再會有戶外 活動的引誘; 特別是夜深人靜, 萬籟俱寂, 這時聽音樂思想最集中, 浮想卻也最 活躍, 所以效果就最佳。至於平時要聽音樂, 那隻能算是隨便聽聽, 什麽時候都 可以。事實上, 我跟李歐梵一樣, 每天聽音樂的時間總在四、五小時之上, 做什 麽事都可以有音樂作背景, 那就無所謂晚上還是白天了。
我家搬到山上去後有一段時間, 因為怕有人晚上開山路不方便, 曾試過把 “沙龍”活動改在星期天下午, 但是很快大家都覺得效果不好, 最後竟導致“沙龍” 活動中斷了兩年之久。等到再重新開張時, 大家決定還是改回晚上, 一直至今。
在我們的“沙龍”舉辦第100次活動時, 我把100次(實際上隻有94次, 因為 前六次沒有紀錄可查)活動中聽過的音樂作品編了一份總目發給每個成員。那本 總目洋洋 20 多頁, 包括了 86 位作曲家, 385 部大小作品, 十分可觀。現在已經辦 到了 124 次, 作曲家的總數大概已達 100, 而作品則早超過 400 部了吧!
“沙龍”活動所聽的作品既然都由我決定, 那麽當然也反映了我聽音樂的、 非常主觀的嗜好, 或者說“偏見”。除了歐洲古典音樂, 我幾乎不聽別的音樂, 所 以, 86 位作曲家中除了一位以外, 都是歐洲人。那一位例外, 其實就是我的侄子 徐一安。歐洲作曲家中聽得最多的是貝多芬、舒伯特、莫紮特和柴可夫斯基的 作品,都超過二十部。但我也喜歡冷門作曲家,所以所介紹的有些作曲家和作 品不要說一般懂一點音樂的人沒有聽說過,連搞音樂專業的也不一定會聽見過, 比如,大家知道舒曼,也可能知道他太太叫克拉拉,但我想聽見過克拉拉作品 的人一定不會多;很多人一定聽見過孟德爾鬆,但是很少人會知道他姐姐也是 個很有成就的作曲家。我們“沙龍”就聽過這兩位女作曲家的鋼琴三重奏。我近 年來喜歡室內樂,所以獨奏、重奏作品聽了不少; 但是我也喜歡交響樂,所以 馬勒、蕭斯塔可維奇和西貝柳斯的重磅交響樂也聽得很多。最近,我們還常看 DVD 的實況音樂會,於是有看有聽, 效果更佳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