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續憶》
第二十三章
在維也納尋找舒伯特
徐家禎
(一)
舒伯特
在所有的音樂家中, 唯獨奧地利作曲家法朗士 · 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 - 1828) 在我心中占有獨特的地位。這不但是因為他英年早逝 —— 舒伯特隻活 了三十一歲, 比更著名的音樂神童莫紮特還少活五歲; 也不但是因為他在世上生 活的短暫時間裏能夠創作出那麽大量的作品 —— 舒伯特十三歲開始寫音樂, 到他逝世時止的十八年中, 一共創作了 144 小時的樂曲, 平均每年創作出八小時 的音樂, 在音樂史上, 除了莫紮特 (活到 36 歲, 一生寫作音樂 29 年, 寫了 232 小時音樂, 平均每年創作8小時樂曲) 可以跟他等量齊觀外, 沒有任何一位音樂家可 以與他相比, 連比他名氣更響亮的大音樂家海頓 (活到 77 歲, 一生創作音樂 54 年, 寫了 336 小時音樂, 平均每年創作 6.2 小時樂曲)、巴哈(活到 65 歲, 一生創 作音樂 47 年, 寫了 209 小時音樂, 平均每年創作 4.4 小時樂曲)和貝多芬(活到 57 歲, 一生創作音樂 35 年, 寫了 126 小時音樂, 平均每年創作 3.6 小時樂曲)都遠 遠不及舒伯特; 更不但是因為舒伯特在音樂史上的重要地位 —— 在權威的二 十卷音樂辭典《新格羅夫音樂和音樂家大辭典》(The New Dictionary of Music of Musicians, 第六版) 中, 隻活了 31 歲的舒伯特和活了 57 歲、常被人稱為"樂聖" 的貝多芬所占的頁數相等, 都是 60 頁; 我崇敬舒伯特也是因為他的音樂有一種 淡淡的憂傷、童貞的純潔、出世的幽雅和無比的高尚。這是任何音樂家, 連莫 紮特、貝多芬和巴哈, 都達不到的境界。他們的音樂可能也能具有舒伯特音樂 中的某些特征, 但是卻無法同時具備全部。
我在十一年前寫的一篇評說舒伯特的最後一首歌《岩石上的牧童》(Der Hirt auf dem Felsen)的一篇長文《舒伯特的〈天鵝之歌〉》, (發表於《漢聲》 1991 年 11 月號)中在比較莫紮特、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樂時曾說:
...... 於是, 貝多芬、莫紮特、舒伯特三位大音樂家都通過他們的 音樂創作來尋找一個美好的世界。但是, 貝多芬要在塵世中找到, 因此, 他的音樂中充滿了掙紮和鬥爭, 他要用音樂摧毀舊世界, 創造新世 界; 莫紮特在他的想象的夢境中找一個美好的世界, 除了個別特例, 他 的音樂是並不反映他的痛苦生活的, 他用創作出來的虛幻的美境來掩 飾他的苦難和絕望; 而舒伯特, 他大膽地承認與現實鬥爭中他的失敗, 他已絕望於塵世, 他雖仍生活在世上, 卻早把目光轉到了下一個更光 明美好的世界, 他所尋求的是不存在於這一世界而隻存在於下一個世 界的美境。所以, 貝多芬和莫紮特的音樂再美好, 也還是人間的音 樂, 是入世的; 而舒伯特的音樂卻是非人間的音樂, 是出世的, 隻能在 另一個世界上找到, 因此是屬於天堂的。
舒伯特音樂之所以具有這些別的音樂家沒有的屬性, 不但是因為他的生活 背景, 而且也是因為他的個人品性。
舒伯特出生並不算貧窮, 但也遠談不上高貴。他的父親隻是一個小學校長 而已。舒伯特早年就顯示出音樂天才。他跟他父親學過鋼琴和小提琴, 參加過 地區教堂的合唱隊, 後來進過專為訓練宮廷聖歌隊隊員而設的食宿學校。離開 學校後, 他又跟安東尼奧·薩裏耶利(Antonio Salieri)學習正規音樂教育, 但是 隻學了三年他就離開老師了。其實, 即使在求教於薩裏耶利之前, 舒伯特就已經 開始作曲了: 他十六歲就已經完成了第一交響曲! 結束了學業以後, 舒伯特沒有 別的工作, 隻好在他父親的學校裏擔任助理教師之職。可是, 這樣的工作顯然不 適合舒伯特, 所以很快他就辭了職, 以後十多年直到他去世, 舒伯特終身不得誌。 雖然申請過一些工作, 但都沒有得到。他的天才幾乎主要隻是在他的家庭成員 和朋友們中間得到承認。他的作品在他生前也主要隻是在自己的家庭成員和朋 友中間演奏。舒伯特一生可能寫過一千五百首樂曲, 現在留存在世的就有一千 首左右。光獨唱歌曲, 舒伯特就寫了六百多首, 世界上無人可跟他比擬, 難怪他有"歌曲之王"的美名。可是, 他的大部分歌曲不是沒有在生前出版過, 就是即使 出版了也得不到多少稿費。他的生活來源就靠這點微薄的稿費。舒伯特一生至 少寫過九部交響曲, 數量跟貝多芬等同。可是在生前, 他連一部交響曲都沒有出 版或者演奏過。也就是說, 他的交響曲全都是 "紙上談兵", 因為連作曲家本人 都不知道真的演奏起來, 這些交響曲的聲音是怎麽樣的! 除了在他自己家和朋友 間開的音樂會以外, 舒伯特一生隻正式開過一次他自己的作品音樂會, 那就是他 去世那年的三月二十六日由他朋友幫他組織的那次音樂會。雖然這次音樂會得 到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不到八個月, 舒伯特就與世長辭, 再也不能舉辦音樂會了!
所以, 雖然世界音樂家中能跟德國的孟德爾頌(Bartholdy Felix Mendelssohn, 1809 – 1849)那麽富有, 或者像芬蘭的西貝柳斯(Jean Sibelius, 1865 – 1957)那麽生前就被國家和人民奉為"國寶"的並不太多, 但是大部分音 樂家至少生前已經得到世界的承認(比如: 貝多芬), 或者生前能夠得到一份相對固定的工作, 即使隻是為王公貴族服務而已(比如: 莫紮特和海頓)。像舒伯 特這樣終生不得其誌者實在是很少很少的。
在這樣貧寒的生活環境中, 有人或許會發憤努力、向上攀爬; 有人或許會打 砸搶劫、犯上作亂; 也有人或許會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舒伯特的性格卻決定 他不會成為這樣的人。據舒伯特的朋友描寫, 舒伯特是一個脾氣隨和、人緣極 佳的老好人, 所以他的朋友們都喜歡他。不管社會和現實對他如何不公, 舒伯特 還是安於命運、堅持作曲。他有一次對他的朋友說: “我經常覺得自己是不能適 應世界的人。”於是他就為另一個世界作曲! 在寫他的最後一部套曲時, 舒伯特 對他朋友說: “有朝一日, 這種音樂會像安慰我一樣安慰你們, 因為在音樂中, 你 們將聽到召喚我回家的天使翅膀拍動的沙沙聲。”
舒伯特在世界上隻短短地活了三十一年就走了。他離開了本來就不屬於他 的世界, 到另一個他為之寫了十幾年音樂的世界去了。我自知沒有舒伯特這樣 的靈氣, 無力去探索他的“另一個世界”, 但是, 隻要有機會, 我還是想去找一找 舒伯特曾經生活過的“這一個世界”, 於是我就決定去維也納尋找舒伯特。 (未完待續)
舒伯特故居前汲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