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續憶》
附錄一
徐禮耕先生之回憶
徐家禎注釋
(五)吉生學校和吉生布廠的創立和經過
曾祖父徐吉生先生在家鄉創辦之吉生小學(攝於 1936 年)
紹興盛陵村是我家的祖居。先曾祖曾買有田產一百餘畝,生前分給先父 弟兄三房,每房約四十餘畝。先父一生從未親自去收過租,認為這是直接的利 害衝突。先伯父去收租時,常收若幹算數。辛亥年的冬天,先伯父臨收租時, 有一遠房族中兄弟,將租米強取一袋而去。先伯父十分氣憤,來告訴先父,滿 以為先父能有啥辦法。不料先父聽了之後,反對先伯父說:這是因為兩個原因: 一是沒有受教育;二是窮,沒有生產。由此,就產生了在故鄉辦義務學堂和籌 設布廠的念頭。
到春天回鄉上墳,(先父)與當地本家談了此事,就 在本村租了一所樓所,作為校舍,開辦了吉生小學。筆墨紙硯,全部免費,還 做了操衣。同時,買了一塊宅基,計劃建造廠房,開辦布廠。不料這塊宅基是 沿海塘的,當時塘工局就借口保護海塘,不許建房,意圖勒索。這樣,從地方 到縣,再從縣到省,交涉了二、三年,方才勝利解決。等造好廠房開工,已在民四、五年了。學校一直開學到抗戰時。日軍渡江後,一度停辦。勝利後,重 又複校。
開始時,學生不過數十人。最多時,曾達三百餘人。先後共辦了三十多 年。(注 1)
布廠在開始時(有)布機四十台,後逐漸增至織機二百台。年產布約三 萬餘匹,工人約三百餘人。
工廠和學校辦了以後,鄉間麵貌有所改善。據說,在開辦前,本村共有 討飯籃十六隻。幾年後,討飯籃沒有了。
今日之吉生小學校門(攝於 2013 年)
由於布廠地處鄉間,所有原材料均需由申杭運入。而織成布匹,加工整 理銷售,又必需運至杭州。往返跋涉,影響成本。更重要的是經營方式,仍屬 古老放債做法。在抗戰那年,交通阻塞,市麵混亂,許多放出賬款,未能收取, 損失很重。而原料來源,根本斷絕,以致被迫停工。勝利後,曾因維持職工生 活,將一部分織機,在杭開工,但又因幣值等問題,不能維持,不得已停辦。
此吉生小學及布廠之創立和經過情況也。
注 1:此處所說“三十多年”應是如此計算的:吉生小學民國元年(1912 年)創辦,到 1949 年“解 放”,共 38 年,其中抗戰中停辦數年,所以,計算為三十多年。吉生小學於 1952 年由國 家接收,改名為“盛陵完全小學”。兩三年前,該校又改回原名“吉生小學”。所以,吉生小 學至今仍然存在,應有 102 年曆史了。我想,該校從創立至今,應該已經培養出數萬名 學生了。
今日吉生小學之校舍(攝於 201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