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羅普郡一少年》
XIII
第十三首
當我二十一歲時
英國 A. E. 豪斯曼原著
Alfred Edward Housman (1859 – 1936)
徐家禎翻譯
When I was one-and-twenty
I heard a wise man say,
“Give crowns and pounds and guineas
But not your heart away;
Give pearls away and rubies
But keep your fancy free.”
But I was one-and-twenty,
No use to talk to me.
When I was one-and-twenty
I heard him say again,
“The heart out of the bosom
Was never given in vain;
’Tis paid with sighs a plenty
And sold for endless rue.”
And I am two-and-twenty,
And oh, ’tis true, ’tis true.
當我二十一歲時,
聽見一位智者這麽講:
“可以拋棄基尼、克朗和金鎊,
可決不能將心出讓;
可以拋棄寶石和珍珠,
可必須保存自由的幻想。”
而那時我二十一歲,
這樣的話對我毫無用場。
當我二十一歲時,
我又聽見他這麽講:
“要想取得那顆心,
決不可能白白地得自胸膛;
你得付出無數的歎息,
還要花費無窮的懊喪。”
現在我已二十二歲,
喔,正是這樣!正是這樣!
上世紀七0年前後譯於
上海江蘇路安定坊僦居
二0一四年七月三十一日改譯於
澳大利亞刻來佛寺新紅葉山莊
* 豪斯曼的這首詩,在詩集《西羅普郡一少年》中的編號為第 13 首。
豪斯曼的個人生活卻並不如意。他十八歲時(1877 年)考取了牛津大學聖約翰 學院的獎學金,專業為古典學。他與兩位室友建立了親密的友誼: 一位是 A. W. 普拉 特,後來成了英國有名的傳記作家和莎士比亞研究學者;另一位是慕希斯 · 傑克森。 傑克森是豪斯曼終身的愛人。可惜,傑克森並非同性戀,當然,他沒有接受豪斯曼對 他的愛。但他們從牛津畢業後還與傑克森的弟弟一起同住過一段時間。後來,傑克森 去印度擔任一個學院的校長。他回英國來結婚時,不但沒有邀請豪斯曼參加,而且還 沒有告訴豪斯曼,可能是不想讓豪斯曼傷心吧。但他們倆繼續保持友誼,後來,他還 曾請豪斯曼做他第四個兒子的教父。傑克森於 1923 年去世。他寫給豪斯曼的最後一封 信一直被豪斯曼保存著。豪斯曼一生除了傑克森沒有再愛過別人。而傑克森當然也不 會想到,他的名字百年之後之所以還會被人知道,竟然是靠了豪斯曼!
我不清楚《當我二十一歲時》這首詩是否正是他在牛津念書追求傑克森無成時 所寫的,所以詩歌的結尾說:
“喔,正是這樣!正是這樣!”
徐家禎
二 0 一四年九月一日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