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續憶》
第一章
外公、外婆及其他
四、布店弄、紅櫟山莊、意勝庵
徐家禎
我外婆家杭州雙陳衙布店弄老屋天井
想起外公、外婆,我每每會想起他們那座值得留戀的大庭園,也必得提 到他們的另兩處別墅。關於這三處“外婆家”,我在《南澳散記·居所(上)》中 已有簡述,尤其關於城裏那座外公、外婆全家平日常住、我也常去的大房子, 我在該文中已記得較詳細。現在我抄錄如下,以後再作些補充:
“我外公除了在雙陳巷布店弄有一棟比上海我的出生地 更大的老式庭園住宅外,在西湖邊還有莊園,是西湖名勝之 一,稱‘紅櫟山莊’。在產茶區龍井獅子峰頂上又蓋了一座一 麵可以望西湖,一麵可以望錢塘江的日本式房子,平時在山 上修身養性。
“因為在杭州念書,我和妹妹就隨外婆在布店弄的大 房子裏住了半年,可惜當時太小,我對那時住的房子究竟 怎樣大已不太清楚了。隻記得有一部分房子中有個大天井, 天井裏是一個跟遊泳池差不多大小的金魚池,四周是雕花 木欄杆。我最愛伏在欄杆上看碧綠碧綠的水中金紅的魚在 遊來遊去。大房子中還有一間屋子,四周全是彩色的玻璃, 太陽射進房來,在大青磚地上映出紅黃藍白的圖案和顏色 來。屋後有一個大花園,又有一間房子叫‘梅廳’,可能因為在屋外有幾棵梅樹,冬天梅花開時可以賞梅。園子旁邊 還有一間三麵是玻璃的房間,無論陰晴雨雪、春夏秋冬都 可在屋裏賞園景。有一天,不知哪裏爬出一條兩、三尺長 的大青蛇來,嚇得我和妹妹都爬到太湖石桌椅上去。不一 會,一個男傭人用兩個大銅痰盂,將蛇套在裏麵拿到什麽 地方去放掉了。因為據說蛇是‘家神’,不能打死的。”
文中提到的“雙陳巷布店弄”還有一種講法叫“孩兒巷”。“巷”和“弄”都是杭 州地名中常見的,猶如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裏弄”。但我不知道“雙陳巷”、 “布店弄”、“孩兒巷”是一個地方三個名稱,還是有三個不同的地方。有可能因 房子占地麵積太大,地跨三個地區也說不定。反正父母提起我外婆家,常用這 三個地名之一。“雙陳巷”,顧名思義,以前總有兩家姓陳的住在那兒;“布店 弄”,大概以前總有一爿布店。至於“孩兒巷”,我聽外婆說以前這一帶據說在傍 晚時常會有一個穿紅肚兜的胖男孩來玩。大家都喜歡他,卻不知是誰家的。一 天,有人見他可愛,就去拉他,不慎將手拉壞,從此那個孩子就不再來了,人 們就把那地方叫做“孩兒巷”。我想,這傳說總應有幾百年了。(注 1)
母親 20 世紀 30 年代初攝於杭州雙陳衙布店弄老家園子中
我大舅在後來的來信中,對“雙陳巷”(雙陳衙)、“孩兒巷”和“布店弄”的 關係作了解釋:
“孩兒巷是一條主巷,雙陳衙是孩兒巷的一條橫巷; 布店弄也是孩兒巷之橫巷,在雙陳巷之西。高家大族總稱 雙陳衙高氏,其房屋範圍:南臨孩兒巷,東為雙陳衙、豆 腐巷,北為貫巷,西麵與他姓房屋相鄰,僅一條布店弄與 外界相通。大家庭早於白叔公在世時即已分房而居,仍由 雙陳衙一門出入。白叔公去世後,各房分門出入,雙陳衙 大門就取消了。這是二十年代的事情。我家(這裏指我外 公一房——筆者注)所分之屋,均被他房和外姓房屋包圍, 僅布店弄一條小路可以出入,故在布店弄開門。”
母親在杭州雙陳衙布店弄老家 (約攝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
高家在布店弄的房子裏究竟住了多少代是誰也不知道的,至少我外公的 祖父,即我大舅信裏說的高白叔,已住在那兒了。可能那位想自殺而死不成的 祖先發了財,就蓋了那房子;後來,每一代都加蓋一點,就成了那麽大。我外 公的祖父是三房;大房、二房也住在那個大庭園中,隻是平時各有門戶進出, 不大往來罷了。《南澳散記》中所記我的印象都是我外公三房裏的事,大房、 二房住的地方我根本沒去過。至於大廳、二廳之類的廳堂,是公用的地方,隻 有婚、喪或有什麽慶典時才有人去啟用,平時則空著,陰森森地隻有笨重的紅 木家具。所以,古代小說中常有狐仙之類神怪出現。在那樣的大房子中,住著 的狐狸可能比人更多,有幾隻成了精怪也不足為奇。
杭州大房子中最多的動物除了蛇、鼠之外,就是狐、狸。記得晚上乘涼 時,常見一種果子狸或白鼻驄的動物在屋頂上走過,有時還停下來,用閃亮的 眼睛好奇地看我們。有一次,記得在外婆房子午睡,忽然房間中間樓頂木板縫 中有水流下。外婆說:是白鼻驄在樓上撒尿。有時,那些小動物鬧得太厲害, 外公、外婆就會要男仆在院裏設籠、網、夾子捕捉。第二天早上傭人會來報告: 昨天晚上又捉到了一隻果子狸!
母親在杭州雙陳衙布店弄老家花園中 (約攝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
高家在那幢大房子中住了上百年,幾經戰亂而仍安全無恙,據說是因為 “祖上積德”。一八五一年,洪秀全金田起義,打下南京,定為首都天京,改國 號為“太平天國”。一八六一年,英王陳玉成率部攻打浙江,六月底杭州淪陷。 高家全家老小帶著婢仆逃離杭州,暫避別處,隻有一個九十三歲的老嫗不願逃 走,就留在房子中看家。那時杭州人都叫太平軍“長毛”,因為他們披頭散發的 緣故。
長毛進了杭州,燒了不少房子,殺了不少人,但高家的房子卻沒有動。 據杭州人的傳說,是因為長毛的祖先睡過高家布施的棺材,所以現在以保護高 家屋子作為報答。
傳說荒誕不可信,但房子未經長毛破壞是真的,那是因為作了“王府”, 可能就是陳玉成的官邸,那個九十老嫗就為長毛燒飯。不久,太平軍失敗,陳 玉成被捕,淩遲而死,死時才二十六歲。
以後,高家又搬回老房子去住了。逃難時他們將金銀元寶全扔進一口枯 井中,上用稻草蓋沒,居然沒被長毛發現。回老家後,把元寶取出,用以重建 家業。在那幢房子的大廳中,有一塊方磚,到了雨天會泛出墨綠色,據傳長毛 在此殺過人頭,綠色是陳年血跡。我小時走過那裏都有陰森恐怖之感;放元寶 的井外婆總點給我看過。
外公家在杭州西湖的別墅紅櫟山莊(高莊) (約攝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照片來自網絡)
中國大家庭之所以能聚族而居上百年,對祖先的崇敬和紀念是一種“凝聚 力”。高家三房人家平時很少來往,但每年幾次祭祀共同的祖先,則大家都需參 加。在廳堂裏掛著一塊木牌,牌上用紅字寫著各位祖先生卒年月日,叫“值年需 知”,三房人家各房輪流負責一年的祭祀活動。當值那年,每月需去大廳中看, 當月哪幾天有紀念活動,要通知各房參加。屆時,大家聚在廳中,男女分批向 祖宗牌位跪拜、奠酒。這時,也是大家族聚會、聯絡感情的時候。這類活動大概到四九年改朝換代、老屋賣掉、三房分居後才停止。外公因時代的變遷而氣 得幹脆連上墳這類活動都停止了。而我們徐家,則一直保持三房輪值祭祖的活 動,直到我叔祖禮耕先生套上“右派”帽子,那已是五七年了。而我父親一房的 祭祖活動,大概一直延續到六十年代。
杭州西湖花港觀魚中現存的原高莊藏山閣
高家在西湖裏的莊園 —— 高莊,也即“紅櫟山莊”,則不是外公所建,而是他祖父高雲麟先生建後傳給他的。那莊園在西湖邊上,雖麵積不大,但亭台樓閣、假山小橋布置得十分幽雅、格調又高,在杭州各莊園中是最有特色的。 (注 2)
原高莊藏山閣近景
所謂莊園,實質就是別墅。平時是空關著的,有個男傭人在那兒管莊子。 莊裏收了新鮮菱、藕、蓮蓬,就送到高家去,讓主人嚐新。主人有活動,如: 遊湖、在莊園中請客,等等,也事先關照傭人準備。平時有親友或不相識者, 也可敲門入內,要求參觀、遊覽。看莊人還會端出龍井茶、西湖藕粉來招待客 人。客人隨便留下些茶錢,就作了看莊人的額外收入。
母親說,她們小時候,有時也去莊園過夜,但看來這種情況不多。至少 從我懂事起,不記得曾去高莊住過。我隻記得有一次隨小舅舅等人去遊莊園, 那時我總隻有六、七歲吧。
杭州西湖花港觀魚中現存的原高莊藏山閣草坪前說明
四九年之後,高莊被政府征用,圍牆拆掉,建築也大多拉平,與那一帶 別的莊園連成一大片,成了西山公園(現已成為花港觀魚的一部分了)。記得 後來每次去西山公園玩,父母親總指著一座假山及山上一座亭子說:“這就是高 莊的遺跡。”看來,整個莊園就剩下這麽一點建築了。“文革”之前不久那年夏天, 我們全家去杭州玩,陪外婆去西山公園,這是記憶之中我們與外婆同遊西湖最 愉快的幾次之一,恐怕也是我們跟她老人家最後一次同遊了。那次同遊者還有 我父親七十多歲的舅舅沈老先生。在西山公園湖邊欄杆旁,沈家舅公、外婆和 母親三人談舊事談得指手劃腳、津津有味時,我還偷偷給他們攝過一張相。現 在,經過“文革”大劫,那張相片已經遺失,我外婆及沈家舅公也早已作古。就 像高莊一樣,我外公、外婆也成了曆史的一部分。
我外公杭州龍井獅子峰別墅意勝庵全景 (約攝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
外公在獅子峰的別墅,倒是他自己設計,請人在抗戰前建造的。建造的 原因及使用情況說來話長,要在以後有關章節中詳述。可惜不知為何,我從未 有機會去過那兒。現在此屋即使尚在,也一定破敗不堪或麵目全非了。(注 3)
意勝庵現今所剩之牆角 (攝於 2013 年)
注 1:“孩兒巷”,清丁丙著《武林坊巷誌》內“東西坊二”一節中有“孩兒巷”條目,引用列代誌書 甚多,如:《康熙仁和誌》:“保和坊,即磚街巷,又名孩兒巷。宋時售泥孩兒者多在此, 故名。又名永壽巷。”所以,孩兒巷原來還有一個名稱,就叫“泥孩兒巷”。丁丙還在《張 玠老編年詩》中康熙癸酉秋寫的一首詩後加按語曰:“今孩兒巷已無泥人鋪。”我想,因 為孩兒巷以前有過很多泥人鋪,所以,後來有人就編出與孩子有關的故事來了。
注 2:關於高莊 —— 紅櫟山莊,可見本文第 2 節 〈高半城〉注 3。現在紅櫟山莊在西湖花港觀 魚公園內,尚存一座假山,以及假山上一座亭子,名“藏山閣”。假山外圍著的大草坪邊 上豎有牌子,說明此處為原高莊遺 址。
注 3:寫作本文時,我的確還沒去過外公獅子峰的別墅意勝庵。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聽人說, 意勝庵建築已坍毀,但地基和牆角還在,而且該地就被當地人稱作是“孟徵牆角下”(“孟 徵”為我外公名字)。於是趁一次回國的機會,我與弟弟家匯和外甥立泉一起去尋找,但 最終還是沒有找到。前年(2013 年),我與在龍井居住的堂妹家齊談起此屋,她丈夫戚 先生說,他家世代在龍井務農,對這一帶十分熟悉。他現在承包的那片茶田,就在“孟徵 牆角下”附近,他可以帶我們去。於是,約了一天,由戚先生帶路,我與堂妹和朋友就找 到了意勝庵遺址。果然,意勝庵除了一片石砌的牆角,就隻剩下一片野草和野樹了。
關於意勝庵,可參見《山居雜憶》第 13 章〈阮師傅和楊海師傅〉 注 2 以及本 文第 11 節〈享清福〉。
從外公獅子峰別墅意勝庵可以望見山下龍井村和錢塘江 (攝於 2013 年)
意勝庵現狀(攝於 201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