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人

直性直情直白天下,
求真求善求美人間。
個人資料
北美_原鄉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亞裔女孩媒體發聲洗腦美國普羅大眾

(2021-11-13 12:49:30) 下一個

眾所周知,美國人通常存在著兩種典型的認知方式:

1. When you see it you believe it (also, I believe what I see).
2. When you believe it you see it (also, I see what I believe or I can only see what I believe).

第一種認知方式可以簡稱為我見故我在;第二種簡稱為我信故我在。嚴格地從哲學的認識論上來看,對這兩種思維方式概括和描述,並不能夠完全地反映出人類認識的複雜性和過程性,諸如對事物的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感性和理性 、主觀和客觀等因素相互矛盾,相互作用的存在和影響。這兩個簡單命題隻是從一定程度上概括和代表了認識論和認知心理學中的主觀唯心主義和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

第一種認知方式的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科學和知識界的精英一向的崇尚尊重客觀現實和科學知識,否則無法靠知識取勝,靠科技立國而使美國成為世界一流強國。美國的跨國大公司,華爾街的精英也一慣尊重商業貿易金融的經濟客觀事實,否則分分秒秒就要賠本賺不了錢。美國國防部和軍隊的精英們傳統上也是非常尊重客觀現實、尊重情報和知己知彼的數據分析,否則就要吃虧打敗仗。當然,慘痛的教訓也有,如當年打伊拉克的時候就在小布什誤導下,CIA人為製造了薩達姆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報而發動了戰爭。總之,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現實出發,也是美國軍隊能夠管理和使用世界最大的軍事資源和人力資源。保持世界第一流的強大的軍事力量的根本原因。還可以從資訊傳播和文化交流或文化傳播學角度來看這種認知模式,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第二種模式的最主要成因在於, 近40年來中美之間各方麵的資訊傳播和文化交流還是處於一種單向交流模式,這就造成了大部分的中國人多多少少還了解美國,美國文化,美國社會的方方麵麵的現實。相反,絕大部分美國人對中國沒有一點感性的經驗和認知,或者他們的認知水平都還停留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經驗和感受上。這些對於中國、中國社會和人民的現實客觀存在的認知差異,肯定是一個造成現在和將來中美各個領域戰略誤判誤導和衝突的重要因素。

從近現代曆史上來看,第二種模式的原因也在於,大部分美國人並不了解除了美國之外的世界,尤其是廣大發展中的國家。美國大部分新聞媒體除了報道一點美國有關的外國熱點新聞及重大的國家政治事件之外,一般並不播放任何有關中國的新聞。從美國人的集體心理意識層麵來看,美國人就像在世界舞台上表演的演員,他們自己就是舞台的中心,從不屑於從觀眾那裏得到反饋 (參見維基百Narcissism)。他們一直占據舞台中心自導自演自拉自唱,充分的表達並自我感覺非常好,誰愛看不看,誰叫美國一直是世界第一呢。

最後,應該看到第二種模式的原因,也在於美國媒體對於中國一般是采取有選擇性的報導新聞資訊。其特點是事實不完整而自己觀點和判斷非常多。比如,左派的CNN和右派的福克斯新聞,他們在重要題材的中國新聞和資訊的報告上,共同一致的一點都是有選擇性的報導。其它的新聞就是人咬狗的八卦新聞、無厘頭新聞和花邊新聞吧。

盡管美國著名的電視台過去曾經有過亞裔女主持人,最新的一次終於又來了。美國NPR在11月8日的一個專題專欄討論中,首次請了亞裔的美國記黃培恩參加討論並發表看法。黃是在美國東岸長大,哈佛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畢以後從事了NPR新聞工作者職業。這應該是第一次在NPR上看到有亞裔記者直接參加報道和討論。雖然當地的NPR兩年多前也來了一位分管科學教育報導的亞裔女記者。

這個專題討論時間很短,但是黃培恩和她的中國同事,所列舉的事實和數字都很客觀準確,他們的結論和觀點也很正確可靠。"眼中有物,心中有數"。從她身上可以看到那種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盡量追求報道完整的客觀事實真相,而讓觀眾聽眾們自己去判斷的高尚職業品格和素質美國NPR近年來一直擁有3千萬左右的聽眾,這個報道的影響麵是顯而易見的。以下就是這次專訪和討論的譯文。

美國可從中國對冠狀病毒疫情的反應中學到什麽?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公司NPR主持人瑪麗-路易絲-凱利(Mary Louise Kelly):
2020年11月8日, 當中國試圖在COVID-19感染出現後立即將其消滅時,美國卻采取了一種更加放任自流的做法,即學會與病毒共存,即使這意味著每天有一千人死亡。

在中國,前幾天,一個COVID病例使上海迪斯尼樂園關閉。穿著防毒服的衛生工作者對公園裏的遊客進行了病毒檢測,作為追蹤接觸者的努力的一部分,成千上萬的人被卷入其中。整個國家平均每天報告的COVID病例遠低於100例。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美國,我們每天記錄的COVID新病例超過7萬個。而且大多數限製已經被取消。美國和中國對這一流行病的走向以及我們計劃如何應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兩種不同的看法,因為冠狀病毒和流感一樣,在未來幾年成為生活的常規部分。

那麽從現在開始有什麽遊戲計劃?我們可以從像中國這樣的國家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中學到什麽?好吧,這裏有NPR健康記者Pien Huang和NPR中國記者John Ruwitch來討論這個問題。嗨,你們兩個。

黃培恩 Pien Huang:嗨,瑪麗-路易絲。
約翰-魯維奇 John Ruwitch: 下午好。

凱利:約翰,你先說說我所知道的中國所謂的零容忍政策。這在當地究竟意味著什麽?

約翰:嗯,這是自大流行病早期以來中國一直在使用的方法,當時武漢被封鎖了,如果你記得的話,大約兩年前。所以基本上,中國的邊境已經關閉,對進入的人進行非常嚴格的隔離。在發生疫情的地方,他們實施了嚴格的封鎖,他們正在進行大規模測試。所以會出現的情況是,人數不成比例。你會有一兩個或幾個疑似病例,而後果--不被廣泛傳播

凱利:請允許我對這些數字持輕微的懷疑態度。

約翰:對。

凱利:在中國這麽大的國家裏,每天隻有不到一百個病例。我們是否認為有任何漏報的情況發生?

約翰:很可能有漏報的情況。不過,我與兩位密切關注中國的公共衛生專家進行了交談,他們相信中國的統計數據大致正確。我的意思是,正如一位專家對我說的那樣,中國政府並沒有真正給病毒以廣泛傳播的機會。

凱利:我想,在上海的迪斯尼樂園就證明了這一點。告訴我們更多關於發生了什麽。

約翰:正是如此。是的,有人參觀了該公園,被確認為密切接觸者,然後不久之後,檢測結果呈陽性。這是在他們離開迪斯尼樂園之後。而政府關閉了公園 -- 33,863名遊客和工作人員被鎖在裏麵。他們都接受了測試,並在第二天被放出來......

凱利: 哇。

約翰:......結果是陰性的。廣義上講,雖然你知道,這種方法對中國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他們已經報告了遠低於20萬個病例和大約5,000人死亡。自從武漢的疫情得到控製以來,幾乎沒有人死亡。

凱利:培恩,請在此與美國正在進行的非常不同的方法進行對比,我們的做法與零容忍完全不同。

培恩:絕對的。是的,我的意思是,你知道,把中國不到20萬個案例與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進行對比,我們已經有超過4600萬個案例。即使是現在,在美國的每個州,COVID的社區傳播不是嚴重就是很嚴重。但酒吧和餐館都在營業。人們正在返回工作和學校。而美國現在的目標是真正專注於讓大量人口接種疫苗。在上周的參議院委員會聽證會上,安東尼-福奇博士勾勒出了這一切的前景。

凱利:Fauci博士上周在那裏作證。我知道--當我們上周請他上節目時--我在周五采訪了他,並問,他是否有一個最密切關注的數字來衡量我們在所有這些方麵的情況?是減少病例數嗎?是減少死亡人數嗎?是否讓更多的疫苗進入?他說,以上都是,你不能孤立地做任何事情。培恩,這與你報告中別人告訴你的情況是否一致?

培恩:每件事都有一點,但是根據我們所處的大流行病階段,對這些事情的重視程度會有變化。因此,衛生官員說,他們一直在思考流行階段是什麽樣子的,他們說,他們正在以流感為模型。因此,就其含義而言,這意味著減少對病例數量的關注,更多地關注嚴重疾病、醫院容量和死亡。一些衛生專家說,我們也應該追蹤長的COVID病例,特別是嚴重的病例。但是我們還沒有進入那個流行階段。在美國,每天有超過7萬個病例,衛生官員說,讓這個數字低於每天1萬個就意味著病毒得到了控製。按照這些標準,中國的病毒得到了控製。但美國官員的意思是,在人們上學、工作、享受旅行和休閑的情況下,維持這種低水平的病例,所以美國離這個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凱利:約翰,中國采取的方法有什麽壞處?- 因為每天不到一百個案例聽起來很不錯。

約翰:是的。最初這對中國很有效。在經濟上,中國能夠比任何其他國家更快地反彈。你會記得它是去年唯一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政治上,中國聲稱其方法是有效的。不過,現在情況更複雜了,而且隨著三角洲變體在中國的傳播,回報也越來越少。有更多的爆發和更多的封鎖,特別是自夏天以來,它的範圍更廣。而且它顯然對國內消費造成了影響,而國內消費是經濟的一個關鍵部分。你知道,當一些東西關閉時,比如電影院、購物中心和旅行受到限製時,會產生影響。政府的處境有點緊張。我的意思是,在該國的一些地區,有封鎖疲勞的跡象。但是對於那些沒有被封鎖的地方,你知道,他們大致上已經開始期待零案件。

凱利:那麽中國的做法是否可以持續?

約翰:其他采取這種方法的國家,如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正在轉移方法,而中國則是獨自在那裏。不過現在,領導層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他們改變策略,代價可能會更高,你知道。三個月後,北京將舉辦冬奧會,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提前或在奧運期間爆發將是一場災難。在科學上,也有很大的問號。我與陳曦談了這個問題。他是耶魯大學的一名公共衛生專家。

陳曦:不幸的是,中國沒有數據來做決定。他們真的需要關於病毒傳播和疫苗效力的數據來重新開放。否則,決策就會非常困難。

約翰:他的觀點是,中國在扼殺病毒方麵做得很好,他們沒有關於病毒在國內傳播速度的數據。他們沒有關於中國疫苗在現實世界中對它的實際效果的數據。最後一點,中國的衛生保健係統人手不足,沒有準備好應對高峰期,如果他們放鬆政策,這將是不可避免的。中國的領導人知道這一點,他們擔心醫院會不堪重負

凱利:培恩,我在這裏給你最後一句話。部分原因是中國和美國對風險的容忍度非常不同,美國人願意忍受一定程度的疾病,甚至一定程度的COVID死亡,如果我們能夠繼續過著類似於以前的正常生活?

培恩:嗯,在風險方麵肯定有差異,但在我們的社會中,人們願意容忍的程度也有差異。你知道,在美國,衛生官員一直試圖在公共衛生和個人權利之間取得平衡,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解釋可能非常不同。下麵是阿肯色州衛生部長何塞-羅梅羅博士。

何塞-羅梅羅:首先,我們不可能做中國的事情,對嗎?人們不會容忍它。因此,我們必須在我們係統的自由範圍內工作。

凱利:但這必須是非此即彼嗎,培恩?在中國的做法和美國的做法之間是否有某種中間地帶?

培恩:好吧,羅梅羅說,美國實際上是在中國的做法和英國的做法之間保持中間立場,英國幾乎取消了所有強製性的限製,支持疫苗和人們的良好意識。請記住--直到病毒在各地得到控製,大流行的威脅才會結束。它開始於中國的一個城市,現在已經影響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凱利:NPR健康記者Pien Huang和中國記者John Ruwitch談論了對大流行病現在的走向的兩種真正不同的方法。

謝謝你們兩位。

NPR Original Report Link:
https://www.npr.org/2021/11/08/1053647178/what-the-u-s-can-learn-from-chinas-response-to-covid-infections

NPR Pien Huang Link:
https://www.npr.org/people/729920828/pien-huang?fbclid=IwAR1anX2Pdrfcg--OLuHdDR-wIK1WvREd3M9xAYKGj0EZ7QZy72eulT6VtB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飛來寺 回複 悄悄話 諸多事情都可以歸結到該如何認識和處置人的個性和人的社會性這兩方麵。“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是老子的主張,雖然古老,但看來確實是普世真理所在。個性和社會性不是誰一定高於誰,而是在不同境況下的動態平衡和諧。比如在烈性傳染病麵前,個性就該收斂點,不顧及整體社會,個人利益就照顧不了。各國的措施離不開自身的文化環境,3、5年後,優劣後遺症會顯現出來
北美_原鄉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井觀天' 的評論 : 黃是美國長大的菲律賓華人後裔,所以Pien不是中文拚音字母。名字隻要音譯好聽易讀就行了,譯成黃萍更好。看過你的文章介紹,不錯。謝謝留言。
井觀天 回複 悄悄話 這個黃培恩從新冠開始就一直介紹新冠的情況,並不是第一次出現。
井觀天 回複 悄悄話 我前幾天介紹了這個訪談,但我側重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妖魔化和淡化。你把它全翻譯出來了。那個亞裔我譯成黃萍。黃培恩是她的中文本名嗎??
明秋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分享。感謝這個時代,可以讓我們看到對病毒的兩種生存方式。好壞都不是現在說了算的。如果我們還能活十年,十年後看吧。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很可惜,這類報道達不到文化層次,解釋不了為什麽中美會采取不同的方式,也缺乏硬指標做論據,就是經濟增長狀態。
這是這些人本身的文化水平的局限性決定的,理解不了中國文化。
這事情上真正表現的是人類社會對於社會這個概念的看法的不同,中國人認為社會高於個人,如果社會能維持,社會成員就不會處於最糟狀態,即使封城也會得到其他社會成分的支援。而美國人認為自由高於社會,如果社會不能提供自由,社會就沒有存在意義。這個概念客觀上讓社會虛無化,最終成為社會成員不得不自己奮鬥與病毒抗爭,責任自負,自然也就不可能獲得社會的支持,因為社會職能被削弱了。這是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化檔次。
NPR是不錯的媒體,但經常在國際問題討論上流於形式,缺乏深度,這與其聽眾的文化水平是不相符的。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沒什麼洗腦吧?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chuntianl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周末愉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