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在到美國二十多年後第一次回國,飛機從阿拉斯加進西伯利亞,進入中國後由北沿海岸線南下,從天上第一次目睹了漫長的海岸線幾乎到處都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養殖網箱,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中國沿海網箱養殖業的發達。更早的當年在國內走過了一些大城市,因為有跑步的習慣,每天早上都會出去跑上一大圈,不僅鍛煉了身體也可以觀賞每個城市的市容。記得那時候也沒有什麽種植大棚,大城市的郊區,無論是從北到南都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蔬菜的田地。幾十年的努力, 這就是一個越來越富裕和強大,天天都在做好自己事情,穩紮穩打的中國。一代又一代人民的勤奮和吃苦耐勞,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物質發達和發展,每天都在做出巨大的貢獻。中國不僅成為越來越得到世界人民尊重的國家,也成為讓自己越來越敬佩和喜歡的故鄉。
ChatGPT的數據顯示,中國在肉類、禽類、魚類、水果和蔬菜的產量方麵均居世界前列,部分產品(如魚類、水果和蔬菜)的產量為世界第一。關於水產養殖業,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國。截至2020年,中國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549萬噸,其中養殖產品占比達到79.8%,占全球養殖水產品總產量的60%以上。中國不僅在水產養殖業中位居世界首位,也是全球最大的水產品出口國。
總產量數據對比, 中國在所有類別的總產量方麵均遠高於美國,特別是在魚類和蔬菜方麵。人均消費量對比:美國的雞肉和豬肉人均消費量高於中國。中國在魚類和蔬菜的人均消費量上顯著領先。水果消費量兩國相近,但美國略高。哦,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城鎮化已經達到67%,也就是說還有將近四個多億的農村和邊遠地區人口,他們的消費並沒有包括在內。當然,別忘了農村農民自產自足的生活方式,沒有收入也可以消費。院子裏有雞有鴨有豬有羊,院子外有魚有果樹。比起美國下層人民大部分隻能拿政府補貼,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產和生活的動力學機製。
當前和將來中美經濟和消費的結構性特點比較:
美國通脹, 中國通縮
美國生產不足,中國生產過剩
美國物資供應不足,供不應求,中國物資供應極度豐富,供大於求
美國幣多貨少,中國幣少貨多
美國人要少花錢,少借債、多存錢,中國人要多花錢,多借債、少存錢
美國人要少搞金融,多搞實體製造業生產, 中國人要減少過分產能,多發展服務業
美元應該貶值,人民幣應該升值
美國人要由奢入儉,要勒緊褲帶過苦日子,中國人要由貧入富,要放開手腳多花錢
中國不僅是各種物資生產極大的豐富,而且性價比非常的高。尤其是對從美國回中國的人來說,那七比一的匯率就是鼓勵你多消費。每次回國將近一個月,都要拍上幾千張各種照片。回看一下至少一半以上都是有關吃和吃過的東西。是啊,食色性也,民以食為天。尤其是在美國呆上一年的話,"嘴巴都淡出鳥來了"。下麵就來看一看去年十月份在廈門所品嚐的各種海鮮佳肴。
上麵是從廈門跨越廈漳大橋去漳州的一個小島,品嚐一個農村百年老店的海鮮大歺。每個人收費¥200, 每人八盤各種海鮮。麵臨大海, 這裏的海鮮自然都是非常新鮮生猛的,所以並不需要多少佐料和烹調手藝,隻是保持海鮮原有的鮮甜嫩香的色香味型吧。
右上照是一家超大的海鮮餐館。進門的大廳裏就擺滿了各種海鮮的玻璃缸和水池,有上百種的各樣海鮮供你選擇。廈門的海鮮餐館以及海鮮自助餐比比皆是。有經濟學家說,經濟越不景氣,餐飲業越發達。大概入門要求不高,收入不好也能及時轉身出來。總有很多人躍躍欲試又進去新開一家。並且總體上來看,廈門很多的街道和地區餐館越開越多,裝潢裝修的越來越漂亮,衛生和飲食的各方麵條件也越來越完好。雖然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大眾消費有所降級,但這些餐館主打的特色也很鮮明、全國各地的各種各樣的美食美味也越來越多。
美食加美情美景,秀色亦可餐。到廈門去享受美食,可以選擇很多很不錯的靠海邊的餐廳,包括很多大賓館都有對外開放的自助餐餐廳。這裏的不僅吃的是美食,還可以享受一流的美景和服務。
很多大餐館裏送餐都是用的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不少的旅館裏也都是使用機器人。不過這些家夥看到你隻是會停下來,並不會為你讓路,而你要給它讓路。在電梯裏,你還要先讓它走。
除了海鮮還有啥吃的?廈門吃的東西真的太多了。還真是有東有西,中西合璧、相映生輝。每每是肚子飽了心還不飽,尤其看到這些點心店,每次都會進去仔細看一看。好麵包比蛋糕還好吃,最喜歡的就是那些帶有奶油或者肉鬆的麵包。在美國當地這裏雖然有法國和丹麥的一些糕餅烘烤店,但入鄉隨俗都含糖量太高, 甜的齁死人,並且價格都已經漲得離譜。其他山姆店Costco你的蛋糕奶油蛋糕和蘋果派等,都是便宜的垃圾食品。
國內尤其是廈門,滿街都是水果店。現在水果品種太多了, 交通和物流的大國, 東南西北國內國外的啥都有。最喜歡的就是現榨甘蔗汁,紅皮白皮任由挑。還有專門把各種水果削成片帶走吃的這種類似水果沙拉的水果店。熱帶的芭樂、芒果、尤其是有紅有白的火龍果,都是既香甜顏值又高, 又有營養的好水果。還有上右圖,這些70年代前,中國南方城市很普及的各種不同味道醃製的水果。
廈門的曬完了, 來曬曬美國的邁阿密吧。邁阿密是全美餐館最密集的城市,餐館密度領先全美國 。根據 WalletHub 最新數據,邁阿密成為全美“最佳美食城市”首位,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每萬人擁有的餐館數量是全國最高之一。Forbes 等權威媒體也多次指出,邁阿密擁有數量眾多的高評分餐館,是吸引美食愛好者的重要理由 。
邁阿密海鮮餐館特別突出, 邁阿密靠近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每天都有新鮮海鮮上桌。諸如 Joe's Stone Crab、Estiatorio Milos、La Camaronera、Stiltsville Fish Bar 等餐廳聞名全國 。媒體持續評點邁阿密前10–20強海鮮餐館,包括石蟹、ceviche、壽司海鮮、牡蠣等多種風味 。各種海鮮塔、壽司、烤海鮮等, 從便捷平價到高端米其林水準應有盡有 。
上麵就是一家意大利式的海鮮餐館裏的墨魚海鮮飯和紅花海鮮飯。用於西班牙海鮮飯番紅花(Crocus sativus), 花蕊柱頭曬幹製成, 賦予食物鮮豔的金黃色,並帶有獨特的香氣。番紅花極為昂貴,世界上最貴的香料之一;通常隻需少量(幾根)就能上色整鍋飯。真正番紅花的黃色是柔和透亮的金黃色。
其他菜不完全是海鮮,色香和造型行上有新鮮感,但味道都是一般, 整體烹調水平還是比中國的差。邁阿密的西班牙餐館都有有名的海鮮飯,但飯畢竟是飯吧, 品嚐美食應該以菜為主。下圖左邊是在一家中餐館吃的都是清燉鰻魚,那天吃了6個菜,也就是這一道海鮮最好吃。下右圖是邁阿密郊區的一家泰國餐館的雞肉海鮮飯吧。
邁阿密真正的海鮮大餐的烹調,不論是南美還是歐洲的烹飪方式,基本上都是任其自然,充分保持海鮮的原色原味而並沒有刻意的加工和烹調。像下圖這樣的一頓四到五人的大餐,平均的價格一般都在300美金以上,還不算酒水和小費。哦,夏天的晚上,不少大一點的餐廳裏, 經常還請幾個吹打彈唱的藝人,一般還要為他們的表演付小費。但大部分客人們都會在餐廳裏坐上幾個小時,一邊飲酒吃飯,一邊欣賞音樂和歌唱。年輕人那就更熱鬧了,直接把餐館當成party。所以邁阿密也是美國一年四季都不停的, party最多的城市。
兒子和兒媳婦在邁阿密呆久了,與一些當地人一樣, 有時候想吃海鮮的東西,那就到店裏去to go。邁阿密的一些海鮮餐館裏, 有螃蟹肉和龍蝦的三明治或者蟹肉卷(Crab and lobster seafood rolls),味道也是相當的鮮美可口,並且有飯有菜還健康又實惠。當然, 一個螃蟹卷(Crab roll)的價格也要35美金。
邁阿密及佛羅裏達灣是美國石蟹的主要產地,尤其是佛羅裏達石蟹(Florida Stone Crab),肉質鮮甜、結實彈牙,深受歡迎。邁阿密的許多餐廳、尤其是著名的 Joe's Stone Crab(創於1913年),更是將這道菜打造成地標級美食。
為何隻能吃蟹鉗?為什麽不吃整隻石蟹?這是政府獨特的可持續漁業管理製度值得稱道。當地政府采取石蟹“斷臂生存”的生態策略,即隻允許捕撈蟹鉗,不能捕殺整蟹。石蟹有極強的自我再生能力,斷掉的鉗子在數月~1年後能重新長出。
邁阿密的海鮮餐館數量據美國第一,從高端到路邊的大眾餐館,從歐洲的到南美的烹調方式和風味的都應有盡有。這些美食美味的海鮮大餐一直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人都來品嚐。
不少餐館外邊都擺放著桌子凳子和太陽傘,尤其是晚餐時刻,吹著愜意的海風,品嚐著美酒和海鮮佳肴,盡情地享受邁阿密這個熱帶城市的美好生活。
哦,那天在邁阿密郊區吃飯的時候,看到邊上這位吃的專注又投入,也很享受的美女,正在輕輕的吸吮她的手指。
把照片放到ChatGPT, 並問, "這位應該是歐洲過來的美女吧,美國和西方一些國家都有吃飯的時候,吸吮手指的小習慣嗎?" ChatGPT回答, 她的打扮(頭巾、珍珠項鏈、自然卷發)確有濃厚的南歐或地中海風情,說她可能是歐洲遊客是非常合理的猜測。
如果是吃“stone crab、BBQ ribs、chicken wings”這類需要用手拿、醬汁豐富的食物,偶爾吸吮手指會被看作專注、投入、享受。但如果在高檔餐廳、正式場合或麵對商務人士,這種行為就可能被視為不符合餐桌禮儀。女性在輕柔、優雅地做出這個動作時,往往不會引起反感,甚至有時會被認為自然且可愛;但同樣動作, 如果男性做得太明顯或不顧旁人,反而可能被認為粗魯。
小結:吸吮手指在美國和某些歐洲國家是可以接受的,但多限於非正式場合和手抓食物;並不屬於“主流餐桌禮儀”,尤其在正式場合仍建議避免; 照片中的場景看起來是在戶外休閑餐廳、陽光明媚氛圍放鬆,因此這個行為被視為自然、無傷大雅。
這就是ChatGPT的特點,兩邊的話都說,所以, 有時候也等於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