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人

直性直情直白天下,
求真求善求美人間。
個人資料
北美_原鄉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風情邁阿密:富不過三代和文化百年的維斯卡亞

(2025-05-04 15:49:45) 下一個

住在北方的人,每到冬季都會更加熱愛和珍惜明媚的陽光。陽光州帶來陽光心情,尤其是冬天,美國的老人,甚至北美和歐洲的有錢人都像候鳥一樣喜歡往弗羅裏達州跑。我們去年底剛從暖和的中國廈門回來,今年初又去邁阿密,一住就舍不得走了。邁阿密淡黃色的沙灘搭配著淺綠色的大西洋海水,人人都會愛上那裏的陽光和海灘,尤其是那天天穿著短褲和T恤的溫暖舒適的感覺。邁阿密冬天的氣候一般也在70度左右,雨水比春夏季節少一些。哦,當然夏天太熱,可別去。

易居易遊城市的衡量標準無非是衣食住行用,吃喝玩樂遊。邁阿密可以算是美國最幹淨的城市之一了,也是全美國餐飲業最發達的地方。應該是得益於全世界各地的有錢人都會到那裏去買房產地產,佛州雖然沒有工資稅,但是房地產稅對城市的貢獻可不低。加上當地古巴人比較勤勞也愛幹淨,不少人傳統都做服務行業的工作,總體環境和具體服務還都是不錯的。邁阿密的大小公路雖然小一些窄一些,但質量也是全美國最好的。開車所到之處基本上沒有坑坑窪窪,連補丁也很少看得到。住下來後就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探索和體驗整個大都市圈方方麵麵的生活。當然, 比起到處是一步跨三代,一眼望千年的古建築和古董古物的中國, 美國難得的一些曆史文化的城市熱點更是應該看的。靠近邁阿密都市圈海邊的維斯卡亞((The Vizcaya Museum and Gardens)花園博物館就是其中的一個。


富不過三代和文化百年的維斯卡亞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人類個人的什麽東西可以傳遞和跨越百年甚至千年呢?隻有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可以做到。邁阿密的維斯卡亞花園藝術博物館就是美國富翁的一個典型例子。美國19世紀的大富翁詹姆斯.迪琳(James Deering)就是這所花園藝術博物館的創始人。

迪林於1859年出生在緬因州西部的南巴黎鎮。迪林的父親繼承了家族的毛紡廠,並在東北部擁有大片土地,他投資了一家農用設備製造公司,並將其更名為迪林收割機公司。迪林收割機使美國中西部的農民能夠每小時收割一英畝穀物,這一生產力的提高足以使中西部農業的利潤率大幅提高。迪林收割機公司的價值不斷增長,到19世紀末, 迪林家族已經成為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迪林本人曾在西北大學學習了一年,又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了一年,然後加入了迪林收割機公司擔任財務主管。

維斯卡亞花園博物館曾經是迪琳在邁阿密房產, 建於1914年至1922年。它是按當時的歐洲建築設計風格來修建的, 是美國曆史上這個時代遺留下來的最完整的莊園之一,被公認為美國黃金時代(Gilded Age or 鍍金時代 )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同時也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花園式建築風格, 也成為邁阿密公有的國家曆史地標建築。

迪林的維斯卡亞別墅莊園的合作同伴是該項目的富有遠見的策劃者、設計師保羅-查爾芬, 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在巴黎的美術學院接受過繪畫訓練。建築師是Burrall Hoffman Jr.,莊園的景觀總體規劃和正式花園是由哥倫比亞景觀設計師Diego Suarez設計的。1910年,查爾芬和迪林一起在歐洲旅行,部分原因是為了收集建築設計的想法,並開始為新的莊園購買藝術品、古董和家具。維斯卡亞別墅是他們1914年至1923年期間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對他們創造性關係的永久紀念。

但誰想到世事難料、命運多舛,沒有結過婚也沒有子女的迪林(Gay),在豪宅和大花園剛剛建成不到兩年就去世了。他的哥哥繼承了財產也在一年後去世了,最後財產到了迪林的兩個侄女手上。再後來兩個侄女因經營管理不善,不得已出售了給當地的政府。但是, 迪林的財富做為文化遺產傳延了下來,他的名字和生命也在某種程度上傳延了下來。

維斯卡亞博物館及花園背朝大海麵向花園,三層建築的城堡充滿了裝飾藝術及藝術收藏品,包括10英畝的花園、一個原生態森林和紅樹林海岸。別墅的每個房間都是那麽精致,從任何一個窗戶看出去的風景都是那麽的美,城堡天井的頂部用玻璃全覆蓋,從而形成了一個寬闊舒適的室內陽光庭院。維斯卡亞開放了幾乎所有的空間供遊客觀賞,其建築設計和軟裝配飾經曆了100年以後依然讓人心動。下圖是維斯卡亞別墅靠海的一麵,也是正門。

下圖是別墅靠內陸的一麵,也是莊園的後門和前花園。維斯卡亞別墅是受了意大利文藝複興啟發的地中海複興式建築,繼承和發揚了意大利文藝複興式花園眾多的形式風格和特點,並且以設計奢華、細節豐富、集歐洲古典文化與當代審美藝術於一體,溶歐美人文精華和大自然於一身的建築元素和景觀而著名。下麵就讓照片帶著大家從外部花園走到別墅莊園的內部去欣賞一下。

維斯卡亞花園裏的小水塘和水池以及噴水的設計都是非常的具有歐洲文藝複興的古典的色彩,每個帶水的景觀都非常漂亮,天光水影清澈蕩漾充滿了詩情畫意,令人目令人目接不暇、賞心悅目。

美景美情又遇美人,偶遇上這位北歐來的金發美女,聊了幾句得到同意後為她留下一副美照。歐洲國家的遊客特別的多,他們都也很喜歡到美國來觀看這些他們老祖宗的歐式建築的古跡和文化。

據熟悉的內行人評論,與維斯卡亞城堡的建築相比,城堡的庭院似乎更具藝術價值,從雕塑、噴泉、植物到整體的布局和規模,都具有相當高的觀賞性,給人一種置身歐洲王宮花園的感覺。

花園和別墅中的眾多雕塑具有古希臘、希臘-羅馬和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淵源和風格。例如,有一個元素是白色大理石的祭壇狀,有山羊、牛和獅子的頭部雕刻,兩邊是珊瑚石柱,上麵雕刻著 "格尼卡的橡樹",象征著西班牙巴斯克維斯卡亞的自由。

維斯卡亞的景觀設計風格和室內花園的設計,則是將意大利和法國的古典美學,引入亞熱帶棲息地的植物背景和一些當代建築材料,形成了古代、當代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獨具一格的美景。主人當時引進了許多對美國園藝業來說是全新的熱帶植物和花卉,加上建築石材、古典加上現代風格的架構和玻璃光線的調節,所有一切都美妙的融合在一起,這也反映了主人迪林對於自然美、古典美和當代美的融合統一的渴望與期待。以下的照片就展示了莊園內部幾個大廳和高大的長廊,以及種植了不少植物的室內花園。

維斯卡亞城堡有數十個房間,每個房間的風格各有不同。其中有一個中國風格的房間,與歐洲流行的所謂“中國風格”有些類似,在中國人看來不如說是中西合璧、半土半洋的東南亞的華僑風格,隻是有幾件中國的瓷器才是正宗的中國味兒。

大部分住房中陳列著主人生前親手挑選和喜愛的歐洲、亞洲和美國的家具,以及跨越兩千年的藝術品和古物。下圖展示了一個大廳裏,擺放著明朝嘉靖年間的一口大龍缸和一口大魚紋缸。大龍缸的圖案造型風格和釉色等都與北京明代十三陵的定陵地宮裏,萬曆皇帝用來儲存燃油長明燈的二口大龍缸幾乎相同。擺放大缸的兩個暗紅色的底架也是雕刻著十分精致的龍的造型,古色古香、美輪美奐。

近距離觀察了許久,拍了大量的照片。哲學式的挎問又來了。你是誰?你從哪裏來?博物館介紹文章指出,這是當年莊園主人在歐洲哪個國家購買的。這些最初嘉靖年宮中用來防火蓄水用的大缸, 究竟遭遇了什麽?據初步考證判斷,兩口嘉靖年間景德鎮官窯製作的大缸, 可能是1900年八國聯軍從中國圓明園中搶走,從北京跨越太平洋去了歐洲。十多年後被迪林買下,又從歐洲跨越大西洋來到了邁阿密。

上邊照片還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參觀遊覽的中國孩子們也很多,她們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但沒有一個對於展廳裏有中國的這樣的古董大瓷器感到些許驚訝和興趣。哎,隻能自歎一聲,有眼無珠、視而不見。

靠海正門的一麵的那個古色古香的意大利式的小碼頭,如今已經布滿了滄桑和些許的破舊。一隻佛州南部才能見到的熱帶變色大蜥蜴,一動不動地趴在那兒曬太陽。不知它已有多老,是否見證過這個莊園百年變化? 是否見證過當年那兩口明嘉靖大水缸從這個小碼頭上搬下來?哦,此情此景也正是典型的邁阿密風情。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