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以來,美國就一直為其在世界上的眾多的盟國,以及對世界所有的重要的樞紐和熱點提供強大的軍事安全保障,包括了核保護傘。美國的艦隊和軍事基地遍布了五大洲四大洋。根據數據顯示,美國在全世界有1000個以上的軍事基地,目前有接近200,000的軍隊駐紮在全世界177個國家。To be there,積極的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隻要哪裏有美國利益的所在,哪裏就可以看到戰艦或戰機上的星條旗在飄揚。當然,"老大不是白叫的",充當世界警察的代價也是極其高昂的,除了與前蘇聯及東歐集團的長期對抗,韓戰越戰伊戰和阿富汗戰爭美國都讓付出了極大的物資和人員傷亡的代價。當然也正因為這些巨大的犧牲,曆史傳統上,美國不僅維係和保持了自己在全世界的物質經濟利益,也一直注重維持著自己的軟實力。尤其是維護了世界人類理性的,人性的,及人權的道德高地。
在6月14日的媒體頭版同時報道了兩條重要的新聞。第一條是特朗普6月13日首次參加了美國西點軍校的畢業典禮,並發表了講話。他再次強調了他所奉行的美國第一的宗旨。並且又一次重新的提到了"美國不是世界的警察",認為"美軍的職責不是在遙遠的土地上解決許多人從未聽說過的古老衝突''。
看了這條新聞,盡管美國政壇一些傳統的建製派精英派以及美國軍界不少人士都不讚同,比如,軍方高層沒有一位到場陪同,但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喝彩。雖然特朗普有見利忘義的商人總統本性的一麵,但他不願意當偽君子,認為美國第一,美國優先。尤其是當自己國家的事情都做不好,有什麽理由花了那麽多的錢甚至犧牲年輕的生命去幹涉這遙遠博大世界上的其他事情呢? 還存在於美國人民的鮮活記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伊拉克阿富汗戰爭,花掉了4萬多個億,犧牲了4000多個年輕的生命,但最終這一切都換來了什麽呢?顯然,這些人的想法和觀念是對美國目前的客觀現實的深刻反思,也是對911以來及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之後美國國家實力逐步衰退,目前更處於囊中羞澀捉襟見肘的境地,而必須進行戰略收縮的客觀現實的反映。
特朗普不僅是口頭上又一次提出美國不當世界警察的口號,並且有實際的行動。特朗普上任後已經完成了從敘利亞和阿富汗撤軍,這次他又計劃從美國駐德國的軍事基地撤走9000軍事人員,據估計,僅僅撤走這些人員就可以省下至少幾個億的軍費開支。
接下去看看第二條新聞的報道吧。NBC新聞14日報道,續前個星期密西根州的兩個大壩決堤之後,密西根州另外兩個大壩,伊登維爾和桑福德於13日崩潰,迅速上漲的大水迫使密歇根州中部的11000人撤離家園。文章還報導,根據聯邦數據,美國有9萬多座水壩。其中超過15,000座水壩被認為是高危水壩,這意味著它們離居民區足夠近,一旦發生故障,生命或財產可能受到威脅。
密歇根州大壩安全官員協會的項目經理馬克-奧格登說,在這些高危大壩中,有2300多座大壩的維護工作太差,它們的狀況不能令人滿意。而許多水壩所有者--其中64%是私人實體--沒有錢進行維修,他說。"需要的東西和實際資源之間有很大的差距。" 自2010年以來,大壩安全組織已經記錄了250起大壩故障,加上500多起其他事件,有些是災難性的。
其實這就是美國的整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可以來看看美國的橋梁現狀。根據官方數據的顯示,美國有614,387座橋梁。其中近40%的橋梁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曆史或更久,已經達到或接近其設計壽命的終點。根據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2017年發布的報告,美國每11座橋梁中就有一座被評為結構缺陷。也就是說美國有56,000座橋梁處於結構性老舊或有缺陷的狀態。聯邦準則將結構缺陷的橋梁定義為有一個或多個關鍵部件,如上層結構、下層結構或橋麵,在檢查後獲得4個或少於10個的評級。如此低的評級表明工程師已經發現了一個或多個重大缺陷。
特朗普在上次的競選之前提出了將要投資15,000個億於美國的基礎建設。他在2016年的總統競選辯論時提到了紐約包括肯尼迪國際機場在內的三座機場,老舊,難看,和擁擠(Old,Ugly and Cramped),說它們如同第三世界國家的設施 (Third-World Facilities)。
回顧曆史可以看到,美國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增長期主要集中在二戰時期。1933年至1945年,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主導下,美國基建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一直處於20%以上。當時,美國建設出全世界最好的公路係統,被譽為“車輪上的國家”。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美國的基礎設施已經老舊不堪,變成製約經濟增長的枷鎖。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每四年發布一次美國基礎設施狀況報告。在2017年的報告中,美國基礎設施狀況評分僅為“D+”。ASCE表示,美國的基礎設施大部分低於標準,且瀕臨使用壽命終點。ASCE並警告稱,如果基礎設施不能得到顯著改善,將製約美國的生產力,阻礙經濟發展,在未來10年內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造成4萬億美元損失,並喪失250萬個工作機會。大多數美國政客對美國的基礎設施狀況心知肚明。在2016年競選總統期間,特朗普就以美國基建計劃為熱點吸引了大量選票。然而,他進入白宮至今三年多了,作為重大民生工程的基建投資的承諾一分錢也沒有兌現。
但事情終於有了新轉環,媒體在6月16日報導,特朗普及其團隊正在研究提出一個10,000億的基礎建設投資的經濟刺激方案,這個基礎建設投資包括了路,橋,公路隧道,5G和農村地區的寬帶建設。
經濟學家認為,基礎設施影響每個企業的交易成本和投資的邊際收益。因此,國家處於衰退是進行基礎設施投資的絕佳機遇,其原因有三:第一,基建投資既增加了短期需求,也提高了長期經濟增長率;第二,經濟衰退時基建投資成本較低;第三,未來經濟增長率的提升和財政收入的增加將彌補基建投資的成本。當然也為了第二次大選重新贏得更多的選民,特朗普終於意識到了這一點。
目前美國正處在大選期間,即兩黨及其候選人正在進行你死我活生死搏鬥的特殊時期,國會是否會支持特朗普的基建投資計劃還存在疑問。此前,奧巴馬在執政期間也提出過宏偉的基建計劃,但由於政府財政預算不足,最終落地的基建投資因規模太小而收效甚微。其次,州政府財政負擔巨大,無力配合聯邦政府的基建計劃。美國基礎設施維護的大部分費用(約80%)由州政府承擔。由於大多數州政府麵臨財政困難,維護現有基礎設施已經是很沉重的負擔,根本無法支持新增基礎設施投資。在特朗普的基建計劃中,聯邦政府隻出資10%左右,起到撬動社會資金的作用。對此,民主黨領袖佩洛西認為,特朗普的計劃無異於將投資基建的負擔轉移給各州。其實,由於美聯儲已經啟動“無限印鈔”模式,美國政府隻要突破赤字貨幣化的底線,基建計劃的融資問題也不難解決。然而,民主黨不可能在最緊要的關頭幫特朗普出政績,因此特朗普的MAGA基建夢想可能永遠無法實現。
總之,特朗普不想當世界警察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省下錢來搞民生經濟; 盡管另外一個重要的目的是省下錢來買更多的軍火,從而滿足他的競選三大金主之一,美國軍火財團的要求。在美國大選即將臨近的時期,各黨派各個階層都發出了大量的信息來吸引和爭取選票。華人群體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小族裔,大家能夠做什麽呢?
應該首先讓政治回歸於理性,回歸於民生現實。美國人雖然不屑於馬克思的基本原理:存在決定意識,政治是經濟利益的集中反映。但傳統上仍然有一些政治家喜歡使用相似的話,這就是:politics is always local。維基百科納入的政治名言是"all politics is local"。緊接著的第一句注釋,"it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poli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但在當前美國現實的政治生活中,政治尤其是競選政治越來越趨向於民粹化,不僅與其所反映的經濟物質基礎越來越遠,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是反過來損害其所代表的經濟利益。不是嗎,選舉政治中的瘋子和騙子越來越多,使得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政治而瘋狂,越來越趨於極端化。他們幾乎就是為了政治而政治,為了選舉而選舉,對總統競選人評頭論足,從裏到外,從年齡到智商,外貌到性格,隻是不講老百姓自己的local,那些天天都生活在其中的,每時每刻都會受到影響的實實在在的現實利益一一民生。這些local包括了你天天走的路,天天過的橋,天天用的電網和網絡的質量,天天送孩子去的公立學校的質量。比如,上個星期我們的州長宣布,學校公立學校教育係統的本財政年度赤字有1.4億空缺,接著州立大學係統馬上宣布了裁減145個員工和教師。這些經費的來源與聯邦政府,州政府以及當地政府的政策決定直接相關聯。所以,大家應該問自己,對於與你緊密相關的民生議題在你的政治中的反映,在你的對政治的關心中占了多大的比例和分量呢?
2. 如果不打仗, 就隻能賣軍火。 川不喜歡打仗, 這點比較好。
請問,那世界幹嘛還用美元?
美元的老大地位保不住,那就無法隨意印鈔,那裏來的錢搞基建?
這是非常短視的行為。
二戰時,如果床鋪這樣的人做總統,估計還會和希特勒稱兄道弟。
然後就是德國和日本瓜分全世界。
最後的結果,就是德國和日本在充分鞏固自己的殖民地基礎上,進一步進攻北美,並瓜分美國。
一個短視的領導做出的決策短期是會有人鼓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