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高票重新當選,民進黨在立法院席位也單獨過半。贏得了台灣和海外支持者歡乎喝彩聲一片。但首先不能以偏概全,需要定量分析。從選舉得票的數據來看,蔡英文得票率是57.1%,韓國瑜得票率為38.6%,宋楚瑜得票為4.2%。後麵二方都是主張與大陸保持良好關係,合起來占了43%。所以,台灣人民現在基本上也就是六四開吧。
人類社會中的大部分因果事件都是多因的。蔡當選的原因至少有,第一,從選舉的曆史上看,追求繼續連任的成功率本來就要高一些。第二,民進黨是執政黨,手中擁有巨大的執政資源和權力。第三,民進黨多年宣傳教育的成果初現:得票中有將近一百萬的首投族都是清一色的"天然獨"。第四,美國的全力支持。第五,香港動亂對台灣大選造成的負麵影響。當然,蔡英文重新當選也就是五五開上又多贏了7%的選票,本質上並不說明或代表什麽大的新趨勢或根本變化。
有的人擔憂著下一步兩岸上空烏雲密布,台灣何去何從?有的人高興台灣將繼續台獨的步伐,與大陸漸行漸遠;有的人稱讚蔡博士贏了習博士;有的說中國領導人還在夢中或還生活在遠古魏晉;還有的人盼望早日台灣能夠加入美國成為第5x州。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個人觀點情緒也好,意識形態宣傳也好,對於其碼的基本事實選擇性的忘記或者避而不談也好,人們都有選擇的意誌和言論自由。但不應該忘記的是,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任何時候不能自己提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麵飛到半空中去。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生存進步與發展永遠是根基於客觀存在的基本事實。所以,本文提出這個希望可以促人警醒的問題:台灣能搬去夏威夷嗎?
答案在任何時候都是否定的。所以,台灣人有夢最美也好,敢拚才會贏也罷,最終還是必須回歸理性回歸現實,下麵就歸納和總結一下幾個相互聯係的重要基本事實。所有的具體材料和數據都來自媒體,包括美國《紐約時報》,巜國家利益》雜誌,《華盛頓郵報》維基百科數據,海外華人以及中國媒體等。
第一個基本事實:
中國大陸具有地緣戰略的巨大優勢。眾所周知,台灣問題本質上就是美國問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第一島鏈之內,除了南朝鮮,日本的幾個軍事基地之外,加上航母和太平洋艦隊,仍然隻具有非常有限的軍事作戰投射平台,並且這些投射平台都非常的昂貴。總之,隻要是在中國門口第一島鏈內,甚至第二島鏈,中國具有巨大的地緣戰略優勢。這首先意味著我就在這裏,任何人到我門口來打仗,就算要實施戰略威懾的話,能夠來多少?能夠呆多久?
能夠來多少呢?美國是世界警察,必須全麵保護其在世界各地的戰略利益,加上自己製造的熱點太多,所以造成了軍力的極大分散,不是捉襟見肘,就是拆東牆?西牆。奧巴馬政府期間就計劃要把60%的軍力調到亞太來,特朗普上台後又把亞太戰略擴大成為印太戰略。範圍擴大了,但60%的軍力至今還沒有達到。甚至連50%也沒有。
能夠呆多久呢?就說美國最強的戰略威懾能力之一的航空母艦吧,美國共有11條正在服役的航空母艦,但在亞太大部分時間最多隻有兩艘航空母艦,一艘經常停在日本橫須賀航母基地短期維修保養,一艘在亞太或南海執勤。至今為止,美國也沒有在亞太地區找到第二個航母基地可以為將來停靠至少2-3艘的航母吧。菲律賓,越南,新加坡至今都沒有可能性。根據數據顯示,一個航母戰鬥群的母港基地需要至少10,000個以上的地勤工作人員,加上家屬足足有兩三萬人。亞太哪個國家可以提供這樣的方便呢?
其次,一個航母戰鬥群有至少五艘以上的驅逐艦, 護衛艦, 供給艦和核潛艇組成,一天在海上的開銷是在1千萬美金以上。總之,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第一島鏈之內,除了南朝鮮,日本的幾個軍事基地之外,加上航母和太平洋艦隊,仍然具有非常有限的軍事投射平台,並且這些投射平台都非常的昂貴。特朗普在新加坡回答記者時,曾經十分不滿美國空軍派遣B2隱形戰機從密蘇裏州起飛,空中加油到朝鮮半島演習後,再飛回美國本土,認為太燒錢了。所以現在美國空軍隻派遣60年代的老爺轟炸機B52(越戰時期就被打下一百多架)去東海和南海。航母戰鬥群太昂貴,就改成大型兩棲攻擊艦加載戰鬥機去亞太。
第二個基本事實:
無論稱作是井噴效應,溢出效應,或疊加效應,中國的軍事力量正在經曆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根據美國國防部和美國非官方的軍事戰略智囊團通過媒體公布的證據和數據顯示,中國現在已經不僅擁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來捍衛國家領土的尊嚴和完整,而且已經擁有了有效阻止和威懾任何外國軍隊進入中國沿海或1000公裏的第一島鏈海域和地區進行軍事幹涉和作戰的能力。
首先,中國海軍的戰艦數量2年前已經超過美國。特朗普一直期望盡快地達到335戰艦,但是最快也要到2025年。估計到那時候中國已經超過400艘了。資料顯示,2019年是中國一個軍艦下水高峰期,總共下水了7艘052D型驅逐艦共52,500噸、2艘055型驅逐艦共24000噸、一艘071型綜合登陸艦共25,000噸、一艘075型兩棲攻擊艦40,000噸以及12艘056A型輕型護衛艦共16,000餘噸,1艘901型綜合補給艦40,000噸、排水量共計20萬噸以上。美軍則下水了1艘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25,000噸、1艘福特級航母112,000噸、1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92,00噸、1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35,00噸以及1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3,100噸,共計5艘約150,000噸。2019年,福特級航母二號艦“肯尼迪”號為美國海軍挽回了麵子,使中美下水軍艦噸位差距顯得並不大。然而,未來幾年可能就不好看了,福特級三號艦預計2020年才會開工,預計2025年才會下水。
當然,美國海軍總噸數仍是世界第一,並占據較大優勢。美國艦隊目前由290多艘戰鬥艦組成,包括航空母艦、潛艇、水麵作戰艦艇、兩棲艦艇、戰鬥後勤艦艇和一些支援艦。儘管海軍目前的建設計畫仍然集中在355艦的目標上,但國會預算辦公室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說,海軍需要大約兩倍於過去30年曆史平均水準的資金才能達到這一目標。國會預算辦公室表示:"如果海軍在未來30年中每年平均獲得與過去30年相同的造船資金,那麼海軍將無法負擔其2020年造船計畫。在此期間,預計預算將持平或下降。另一方麵在於美國在未來軍艦發展路徑上出了問題——“由海到陸”戰略指導下的濱海戰鬥艦和DGG1000 Zumwalt魔幻戰艦失敗後,遲遲定不下未來軍艦技術需求。美國海軍現役多達27艘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艦齡最短的都已經25年,最長的已經33年,極需替代軍艦。
第三個基本事實:
未來戰爭將是7維度的,海陸空天潛加電磁控製權和網絡戰。同時,也將是國家實力與國家實力,軍力係統與軍力係統的全麵和全方位的對抗,任何一個單方的領域和幾個方麵的領域的領先和強勢,並不能保證整體的全局的優先和強勢。
中國的殺手鐧是中程導彈,數量上遠超過美國。美國過去長期因為中程彈道導彈條約限製不能夠生產。 據去年的報道,中國的火箭軍擁有至少27個導彈旅。一個常規的導彈旅擁有320枚左右的導彈。遠程戰略導彈部隊的數量要較少,但總計至少有5000枚以上的導彈。中國海軍所擁有近百艘的護衛艦和052D,054D和055D新導彈驅逐艦,據巜紐約時報》2018年底報道,中國海軍共有317艘各類艦艇, 所有裝備的各類導彈總數量已經超過2000枚以上。還加上中國的改裝的兩百多架轟六戰神轟炸機所擁有的各種導彈包括巡航導彈,也都上千枚以上。這近萬枚的導彈已經可以將美國所有的駐亞洲的基地包括日本,南朝鮮及美國關島的軍事基地, 包括所有在亞洲的航空母艦置於飽和攻擊之下。就算美國可能動用其隱形戰鬥機和轟炸機對中國進行首次打擊,但中國的戰略縱深遠大,根本無法摧毀半數以上的導彈,中國仍然可以後發製人,打鳥先搬巢,通過二次打擊摧毀美國的大部分軍事基地。F22 F 35再先進也必須要依賴基地,美國一旦失去了這些亞州常規基地的投射平台,美國將鞭長莫及,因為最快的B二隱形轟炸機飛到了中國大陸八個小時以上。除了發動核戰爭導致雙方互相毀滅,根本沒有辦法在常規戰爭中打贏中國。美國國防部的專家們對中國軍力數據的分析非常的客觀嚴謹,他們清楚地知道這些客觀事實。
中遠程導彈包括帶核彈頭的導彈在大國之間開戰的時候一般都不會被使用的,尤其是和國家之間常規戰爭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但為什麽還要增加那麽多的各類導彈呢?他們的最大的作用就在於威懾和震懾能力。中國古代軍事智慧認為,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君子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尤其是要讓對手知道,如果他們沒有絕對的把握打贏時他們是不敢動手的。
最後,美國已經進入了戰略收縮期,但特朗普上台後還是每年增加軍費開支(3年都是7300個億左右)來維持在全世界的絕對的軍事優勢地位,雖然這種絕對優勢地位已經被中俄兩國突破了不少。盡管根據美國國會的財政委員會原初的協議,從2019-2020財政年度開始美國的軍費開支就必須逐步削減,特朗普還是保持增加軍費開支,但不斷增加經費開支是不具有可持續性的。比如,特朗普競選時的承諾要投資15,000萬億到美國的基礎建設的諾言至今還沒有影子呢。美國有成千上萬座破舊的過時的大橋需要經費來重建。還有美國的電力網也是非常陳舊落後,至今還是使用用了將近一百年的電線杆了。如加州的電網每年火災期都要經常斷電影響上百萬居民生活。希望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將會得到進一步的落實和實現,管好自己國家的事情。想讓美國人為台灣打仗永遠是不現實的幻想。
總之,台灣無法搬去夏威夷。兩岸中國人民包括美國人民都不希望台海有戰爭。台灣蔡英文政府繼續挑釁中國,製造對立和分裂,最終將會在大國實力的較量中使自己陷入可悲的境地。中國大陸對蔡英文的重新當選,也不必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打鐵必須自身硬,將繼續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高度的戰略的定力和繼續擴大戰略威懾力。
附帶美國媒體的參考材料。
(1)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 2016年美國海軍設定了將艦隊增加到355艘的目標,但一位高級海軍上將週五表示,預算中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會得到355船嗎"?據海軍作戰部副部長羅伯特·伯克上將說。"我認為,根據今天的財政狀況,海軍的最高層是,我們可以保持大約305至310艘船整,配備適當人員,妥善維護,裝備得當,準備得當。美國艦隊目前由290艘戰鬥艦組成,包括航空母艦、潛艇、水麵作戰艦艇、兩棲艦艇、戰鬥後勤艦艇和一些支援艦。儘管海軍目前的建設計畫仍然集中在355艦的目標上,但國會預算辦公室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說,海軍需要大約兩倍於過去30年曆史平均水準的資金才能達到這一目標。國會預算辦公室表示:"如果海軍在未來30年中每年平均獲得與過去30年相同的造船資金(以固定美元計算),那麼海軍將無法負擔其2020年造船計畫。在此期間,預計預算將持平或下降。
(2)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去年年底報道,中國知道美國沒有足夠的軍艦。問題的根源在於海軍正試圖完成其冷戰時期保持全球存在的使命,但美國艦隊規模要小得多。1988年,美國海軍的戰鬥力由566艘艦艇組成。如今,這一規模已縮減至290艘。 即使計畫到2025年將海軍兵力增加到326艘,到2050年增加到355艘,也隻能部分緩解這一不足。中國軍方並沒有對美國海軍同情。潛在的資訊是,美國太軟弱,無法在諸如中國入侵臺灣等衝突中失敗。北京希望世界知道,中國正在隨著航空母艦、隱形戰鬥機和超音速導彈等先進武器的加入而增長。而且,美國的民主資本主義製度不如中國的威權模式。美國海軍將麵臨內部和外部的挑戰, 包括一係列因素,如美國國家戰略的實施、其盟國和合作夥伴對'美國第一'的容忍、對美國海軍建設的影響、國內改革在公眾支援和資本方麵,以及不同軍事部門爭奪資源,所有這些都可能會削弱美國海軍的全球優勢。此外,美國頑固地堅持霸權主義心態,習慣於在海洋上毫無拘束地擴大海上霸權,這必將在未來引發更多棘手問題,從而進一步加劇矛盾。維護國家霸權和國力下降之間。
(3) 美國維基百科數據。
維基百科數據顯示美國現在一年隻生產不到86百萬噸的鋼鐵,中國生產928百萬噸的鋼鐵。1944年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之前,美國一年就可以生產了9萬架各式的戰鬥機和幾千艘的各式戰艦。但是,美國現在生產一艘航空母艦比中國多了一半以上的時間。並且美國隻有一個州,弗吉尼亞州,生產從航母潛艇,核潛艇,宙斯盾等所有戰艦。沒錯,美國今年又咬著牙投入了7300多億軍費開支,占據了20%以上的2020財政年度的預算。基建投資沒有,教育經費科研經費等還是照樣很少。這對一個世界第一流的經濟科技大國來說,是不可以持續的。
(4)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專題文章:美國不應當在阻擋中國 ( America should stay out of China's way)
美國在軍力和軍備方麵仍然還是世界第一,雖然在一些方麵和領域已經相對的落後於中國和俄羅斯。根據美國蘭德智庫(Rand Corp)今年初的《蘭德報告》,美國當前的軍事實力與其野心並不匹配, 一切的關鍵還是錢。蘭德報告預計,到2027年,在假設海外行動持續且不增加的情況下,每年的國防預算缺口將會在1,100億美元以上,未來預算足以支持美國應對上述威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報告確實點出了美國軍力當前所麵臨的困境,畢竟特朗普在2019財年提高軍費後就宣布2020年將降低軍費,美國空軍KC-10加油機上一個咖啡壺就要1,280美元。然而,美國早已不是二戰後綜合國力占據絕對優勢的美國,而是一個國債超越GDP、每年年度聯邦政府財政赤字超過1萬億美元、年度國債利息超過5,000億美元的美國。而美國聯邦政府2019財年預算收入也不過3.4萬億美元,當年7,160億美元的軍費已占聯邦政府預算收入的21.05%,除非聯邦政府財政收入大幅增加,否則美國軍費增長的空間恐怕已經到頂。
可以預見在未來十年內,東亞將是中國的地盤,類似大東亞共榮圈這種概念是會被中國主導,美國至多保有一部分市場份額,但絕對不可能獲得主導權,不論經濟還是軍事。
也就是中國會實行中國版本的門羅主義,這個趨勢是很明顯的。台灣如果不進入個中國經濟圈,那麽就會很慘,你不可能像80年代那樣繼續依靠日本或者美國市場,連日本和美國如今也要依賴大陸市場,因為兩國都進入了後工業社會。
否則美國還打什麽貿易戰?直接經濟脫鉤就是了。
》哈哈哈哈,這個Rossy看來現在發生了基因突變啦。咋地現在變得這麽的激進!我看她是一個的女人的名字,不好意思太折磨她,她現在居然不停的惹事。現在居然變成了一個Transformed_Rossy啦!
當然不恨中國,我真誠的希望中美兩國人民富強自由。中國政府近年宣傳“不忘初心”,什麽是初心?
很簡單,經過八年抗戰,三年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為什麽這麽多的中國人移民到美國,成為了美國公民,美國成為我們子孫後輩的今後生活的國家?
如果您如此惱怒“文化參讚”的身份,您的文章立場又為什麽與真正的“北美原鄉人”,一個真正的美國人的政治立場背道而施?!
美國布什時期的戰爭把家底打掉了。這屆經濟還行,但是對家底沒有任何修複,繼續借債。國力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