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寫了兩篇有關水災的文章,本想就此打住,因為今年國內似乎無論東西南北幾乎都出現城市看海的現象。
這兩天看新聞,又是廣東茂名市電白區的水災情況,雖是一閃而過的鏡頭,卻直接毀三觀,在建築上算是天下奇聞。
先看第一張截圖:
目測橋麵與河麵垂直距離不少於2米,而連通橋右邊的馬路水浸約在40公分的高度。也就是說在右側馬路的綠化帶略為扒開幾個口,馬路水浸的情況絕不會出現。同時在城市設計時在馬路邊緣加路麵去水,下麵安裝水管連通河道,那連扒口疏水都不需要。假如細心觀察,對岸的情況一樣。天曉得這種城市設計是誰的偉大發明,又是誰在審批,居然讓臨近海邊的電白人民享受既在海濱又在岸上觀海的幸福。
這還不算,更奇的是下麵的一張圖片了。
為了更清楚情況,看看上圖的平麵情況:
馬路與海平麵落差不少於3米,偏偏馬路是水浸的。防波堤在設計時加個水閘就保一境平安。隻能說設計者腦進水了。
電白原是一個縣,2014年成為茂名市屬下的一個區。電白臨海,幾乎年年都經受台風的侵襲,據介紹該區在2021年是全國未來投資熱點的百佳縣市。看上數圖片的情況,真不知該如何評說!
如果電白僅僅是個例,那還好說;偏是東西南北的城市都出現看海現象,那我懷疑城市規劃人才在整體上是否足夠,或問題出在那裏了。
翻查曆史資料,上海的同濟大學在1952年首先創辦城市規劃本科,到60年代有“城市規劃原理”“城市道路與設計”“市政工程”等課程;文革後恢複招生,隨即增加了“城市建設經濟”“區域規劃”等課程。現在則更多了,包括必修及選修,起碼有兩科通識課與“鄉村振奮”有關的“城鄉發展與空間規劃”及“可持續智能城鎮化”兩門。
國內有多少大學設有城市規劃本科,不知道。起碼天津大學在1979年就已有城市規劃專業的研究生,因為手頭有一本李雄飛所作的“城市規劃與古建築保護”一書。但有一點肯定的是,其它大學的城市規劃專業無不視同濟大學馬首是瞻,因為他是負責編製“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主幹教學基本要求”一書作為本科教育的標準,同時主編“城市規劃學刊”,一年一度主辦“中國城鄉規劃學科發展論壇”;甚而設有幹部培訓中心,到2019年已為全國各地培訓20000多名學員,這些學員來自30省份的100多大中小城市的市長局長及各級領導幹部。
老實說,我質疑同濟大學的教學水準及方法,盡管他擁有中外院士及號稱有社會實踐者精英講授課程。否則無法解釋為什麽東西南北的城市都出現看海現象,甚而出現象電白的城市設計。
30多年我在上海工作時與同濟大學打過交道。事緣當年我是浦東一個裝修工程的技術主管,所裝修的大廈仍在建築中(建築方是上海六建),兩個同濟大學的研究生在工地任監理。當年的“全國裝修規範”也是由同濟大學編製,其中在數個地方根本不合理,我和這兩個監理聊過這些問題。
說個例子。
當年的規範硬性規定所有金屬門窗四周必須塞隔熱棉,水泥沙批蕩不得接觸門窗,留下的縫隙用密封膠填補。密封膠的質量在當年並沒有保障(即使今天也視乎品牌而定),也有使用年限及工人操作的問題。據說使用隔熱棉是因為需要保溫,而矛盾的是金屬門窗的導溫能力卻不作考慮。使用密封膠又是一大問題,超越年限或操作不當則雨水直滲入隔熱棉,順內牆直透入屋。
早期中國的城市規劃以前蘇聯的“都市計劃與經營”為教學藍本;1977年後以建築教育為基礎,以城市工程技術和城市規劃及設計能力培養為主;現在則依據國家戰略需求調整。
換言之,大學中仍以建築為主,故城市中的建築設計呈多樣化,追求高﹑大﹑上,比歐美國家的城市更有現代化的假象。之所以說假象,是城市規劃中的不配套。
時下是全球供應鏈從新組合,不少外資遷離,深圳東莞等地將大片廠房清拆並重新規劃,這種情況亦會出現在長三角地區,是該小心的時候了。
(本文參閱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