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夢子

澳洲早期華人的故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唐人街的確立 1881 – 1890 (1)

(2024-02-26 03:07:40) 下一個

雪梨唐人街雜錄 (18)

在這一時期,隨著紐省及維省兩殖民地華人淘金的退潮。原在礦區附近的小華商﹑一些略有資本卻不願在此時回華的及原擁有一些技術卻在礦區附近因人口大覆減少而漸失謀生機會的華人湧向雪梨及墨爾畔謀新的出路,跟隨他們的還有希冀能學一技旁身的人們。

以雪梨而言,小商人及企圖創業者陸續在下佐治街附近租舖,大多是各種雜貨店﹑傢俱製作﹑理髮店﹑洗衣店等等,缺乏其他技能的則在近郊租地開辦菜園,賴以為生的是新移民及本土的需求。這就改變了最早華人移民來澳洲的格局,過去是一到達則絕大部份疏散到淘金礦區謀生,到一有預期的金錢就打道回府,故對雪梨及墨爾畔兩大城市的居民影響不大;而當略有數量的華人到達,卻就形成了“搶飯碗”而需要競爭了。倘良性競爭就沒有多大的衝突,但華人為了立定腳跟而進行的各種減價槍生意,對城市中下階層的生計產生影響,反對華人移民來澳的呼聲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高,甚至形成聯盟向殖民地政府施壓。

對引進華人移民來澳洲填補各種勞工需求的爭議,在1830年代開始就爭議不斷,維省殖民地政府在1855年製定的限製華人來澳洲的法律本來是一種有期限且陸續修訂的法律(隨後各生陸續跟進),各殖民地政府多仍在搖擺不定的狀態。到了1887年輿論因英國政府與清政府的立約與澳洲本土的實際情況有衝突而開始要求各省結成聯邦來擺脫英國政府的控製(英政府早在1788年不久就同意當時的紐省殖民地成為獨立政府)。反對華人移民聯盟除了在城市遊行﹑罷工等行動外,還廣泛在省內各城鄉宣傳來加大影響,進一步推進組織聯邦政府及使政府內部本來還支持引進華人移民來澳洲填補各種勞工需求的議員更為搖擺。大概這一情況被傳回香港變成澳洲禁止華人移民(也有國內的一些因素),大量華人在1888年各省殖民地政府聯會前後湧來雪梨,隨即的臨時措施是全部禁入(有居留證明的除外),也為日後的“白澳政策”留下伏筆。

一.唐人街的規模

下圖中是雪梨有軌蒸汽車的線路圖(1879 – 1910),紅色框內是唐人街的範圍,左為佐治街George Street,右為咇士街Pitt Street,上到環型碼頭Circular Quay,下在國王街King Street為止;當然也有一些商店在其他街道(甚至更遠),但在這範圍相當集中。

這固然與雪梨的城市發展有關,前10年在咇士街Pitt Street尚還是馬拉的有軌車,現在是於佐治街George Street及咇士街Pitt Street打了個圈。唐人街的港口的各碼頭非常近,同時在碼頭附近還可租用倉庫儲存物品。

Trams on George Street, 1920.

(Looking north along George Street (with tram, T-model Ford and hansom cab) from Union Line Building (incorporating the Bjelke-Petersen School of Physical culture), corner Jamieson Street), n.d. by (5955844045).jpg

1889年,現在的QVB (Queen Victoria Building)由原來的Queen Victoria Market拆卸重建,標誌著自Town Hall到環型碼頭的佐治街在城市規劃部份的即將開始,成為日後雪梨市商業中心的主要部份,而在這其中的華商新錦泰及安昌並沒有因此而搬遷,也就更確立了他們在華商中的地位。也因這原因,之後除了在洋人中有形象的梅光達在QVB立足外,相當部份的華商選擇南移到Town Hall至衿布街Cambell Street,並在衿布街橫向發展。

原本在岩石區一帶的傢俱製作的華商,除了租金成本增加外,還得頂著被杯葛的危險(不但有工會抗議的壓力,也有噪音給居民帶來不便的原因),絕大部慢慢地遷移到沙厘希Surry Hills及亞歷山大Alexandria等地方。

二.唐人街的形成 (佐治街George Street部份)

在這裡,選擇能搜集到1882年及1888年在雪梨佐治街經商的華商各列表作比較:

從上表中可見真正的地址隻有9處,而商號則達19家,其中198號佔5家,239號佔4家,唯獨新錦安及安昌兩號是獨佔經營。

1888年雪梨市中心商業區域的改造尚未開始,能找到的華商共20家,各自獨立店舖,並出現數舖連號的情況。也就是說華商已形成以新錦安及安昌兩號為領軍來顯示華人文化特質的唐人街在這前後年份出現。後來傳媒所指的岩石區唐人街也是這段時候了。

三.唐人街的形成 (咇士街Pitt Street及其他街道)

1882年佐治街的華商在咇士街僅得一家名為Quong Lee & Co.在353號經營。

上述表格僅是目前在有限的範圍內可查的,還沒有將梅光達在1886年左右經營的幾間茶館。

不過可以從1882年與1888年的比較中看到後期更多的華商在Castlereagh Street及Goulburn Street。

下圖可見在這段時期華商的位置與現在唐人街位置的比較:

基本上可以斷言當年華商的範圍遠超現在的唐人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