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夢子

澳洲早期華人的故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華人在雪梨 1871 – 1880 (續)

(2024-02-23 23:53:47) 下一個

雪梨唐人街雜錄 (17)

四.雪梨的華商

這10年間的早期能查證華商並不多,尤其是連帶有地址資料的;報章中極為少見,到1880年因為有紐省殖民地政府的兩份公報:“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公報New South Wales Government Gazette (1832 – 1900)”及 “新南威爾士州警察公報及每週犯罪記錄New South Wales Police Gazette and Weekly Record of Crime (1860 – 1930) ”可查而多了起來。盡管如此,華商的數目還比不上唐人街鼎盛時期在Pitt Street的數量(1881-1890),另一特點是許多找不到商店的中文名稱及其經營範圍;這種情況可以理解,一如某地在淘金礦區人潮在短暫時期中退去,沒有留下太多的記錄(有些地方會不一樣,有圖片記載殖民地允許華商使用中英兩種文字)。

在這10年,雪梨仍沒有一個地方被傳媒稱之為唐人街,反而昆士蘭的穀當Cooktown卻現在報章上。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是越接近許多華人淘金地方的市鎮則為他們提供物資供應的商店則越多,華人傳統文化特質的東西更容易突出。

然而,新錦泰及安昌兩商號已然形成為雪梨華商的中心,畢竟沒有那家的財力能與之相比(關於這兩公司的資料,可參閱本博客的其他資料)。

下麵表格是雪梨華商按英文字母排列,其中“最後年份”僅指到1800年截止,其出處就不一一列出了。。

五.在雪梨的華人菜農

1879年已有華人菜農在現在的Mascot西北邊緣的Cook River經營蔬菜種植。地點在現在的Princes Highway (雪梨向南方向主幹道,當年名稱為Cook River Road),與Ricketty Street(現在仍然沿用的名稱)。從地理環境看,再向南伸延則越靠鹹鹼地,既不利於種植,運輸往城市出售也增加了路程;故後來雪梨菜農是向更靠近雪梨的亞歷山大Alexandria發展了。Mascot的Gardeners Road的命名是否與此有關不很清楚,沿該路往東是Rosebery,有沒有早年華人菜農的後裔仍居在這地區,可以探索。

華人菜農有個習慣是在天還沒亮之前就開始工作(約在淩晨4時左右),這與職業有關。把菜蔬收割﹑清洗幹淨﹑再分別紮好,然後才能放上馬車運到雪梨的果菜市場出售,這還得預出時間給菜市場管理人檢查;一係列的工作都需要時間,這也是現在雪梨華人商店多在早上9時之後才有新鮮菜蔬上枱的原因。

也就僅有的幾個華人菜農的工作,竟導致雪梨市立法院有議員提議暫時休會,讓議員們有時間去考慮這些菜農引起的問題,這是多大的事?這與菜農沿用珠江三角洲種菜方法有關。在歷史上(起碼可以從上世紀之前)農民是將在城市中收集的糞便稀釋後直接施肥;或者在收割菜蔬後翻土,將糞便排在上麵,再用土覆蓋,沒多久就再種新苗。這些做法在過去是沒有人質疑的。到了上世紀50﹑60年代,廣東許多農地的公廁是上下兩層,下層的糞便會每天找人覆一層土,當累積到差不多時就清空到田裡作肥料,相部份仍是半生熟的沒有完全發酵。

當年澳洲的報導中沒有細說,隻是說華人菜農將肥料暴露在夜間工作的土壤上麵,警方對此則無能為力。按這推測,是菜農僅將糞便施放在土的上麵而沒有即時覆蓋土壤。按當代的說法有四害:(1)僅將糞便施放在土的上麵而沒有即時覆蓋土壤,會使臭味隨風散發在四週予人不適的感覺;(2)這些土壤一旦灌水,則汙染地下水源;(3)糞便中有沒有可傳染細菌?於菜農不小心隨之染上,則有可能是產生流行病的源頭。(4)沒有經過發酵的糞便將有可能使菜蔬的根部黴變,也極有可能讓人生病。議員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現在澳洲市場上供應的各種畜牧業演化的肥料多是經過混合發酵後才包裝的。

(原文中的肥料是使用Night soil一專有名詞,即地方政府每晚收集民間的糞便。每戶每到夜間將桶裝的糞便蓋好,有人專門收集,是一種另行付費的服務。華人菜農是免費或付費去收集則不清楚)。

上述見“Legislative Assembly”: The Sydney Daily Telegraph, 19 Dec 1879,第3頁的報導。有關“Night soil”,則可參考雪梨晨鋒報在1887年度11月到1888年1月間“The Sydney and Suburban Municipalities”係列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