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曆練商場
1868年梅光達的養父母全家搬到雪梨居住,梅光達則仍在礦區拓展。
Majors Creek在1851年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礦,2000名礦工平均每人每天開采1安士黃金;Majors Creek和Bell’s Creek最初是建起了一個個棚戶區,人們從小溪中淘取的黃金,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大約1856年。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這裏的淘金經曆了起起伏伏,小型勘探者來了又走,而大公司則在他們的身後繁榮起來,因為容易開采的黃金已經耗盡。然後,它們也消失了,一些人將目光轉到附近的Araluen,也包括梅光達在內。
從1869年到1874年,在地下石英岩(珊瑚礁)的煤層中開采黃金是常見的采礦方式。這需要更多的合作努力,在難以開采的地方,需要資金購置更多的壓碎機設備(方便籂選微粒的黃金)和人力。
1872年9月7日雪梨晨鋒報對梅光達有這樣的報導:梅光達在Braidwood的東方銀行Oriental Bank存了160安士的黃金。這些黃金是梅光達在Bell’s Creek碾碎了11.5噸的兩份石英岩中取得的,其雇用成本是一個月內的20英鎊(未包括機械成本)。每噸石英岩可獲取15安士的黃金,而在都勿埠Tumut每噸石英岩可獲取8 - 15安士的黃金(注1)。到了1876年11月29日雪梨晨鋒報的報導是梅光達有約80噸的石英岩等待碾碎(注2)。
1871年始關於梅光達的報導已經常雪梨及地方的報導中,主要原因是他在Bell’s Creek的成就﹑活動﹑身兼翻譯員等多重身份上。
大概由於便於接手養父母權益的原因,梅光達在1871年加入澳洲國籍,時年21歲。在1872年到1881年(他搬到雪梨之前),在Bell’s Creek建房修路到他自己的礦區,並經常參加附近地區的體育賽事,甚至組織華人參與賽馬,這些都博得社會各界的好評。他還建議地方政府成立Bell’s Creek公立學校(假如從今天的Bell’s Creek及Araluen的荒蕪與人口稀少去看,即使有這個學校也維持不久),大概當年在Bell’s Creek附近的適齡學童不少,也不宜遠道到其它地方就學,當地也同意建立這所公校,梅光達也當然地成為校董。然而是否真的建成或存在了多久,沒有找到相關資料。
另外梅光達也是在鄰近礦區擔任政府的翻譯員(有償服務),這對他理解和調處各種不同國家(或地區)人種文化是學習和運用有很大的幫助和提升,尤其在日後的日子裏如何為華人爭取權益的能力上作好了鋪墊。
1877年9月梅光達的養父在雪梨病逝,他的養母決定舉家移居到昆士蘭。梅光達則寧願留在Araluen繼續可以屬於他自己的事業,畢竟他已是27歲了,無論是事業或人脈的基礎都在。梅光達也不例外地都有大多數人的童年情意結,他與Braidwood的地方聯係從未間斷,直至他病逝。
今天的Araluen類似散落的村莊,人口僅209人。
從1877年開始,Braidwood一帶的雨量大幅減少,附近的溪流幹涸,這種情況持續至1880年代末期。不單開挖金礦的用水奇缺,連日常用水都有困難,各種族的人口也出現大幅下降。梅光達在Bell’s Creek雇用了15個人(部份華人)來築閘灞蓄水,在Braidwood的一些華商也與歐洲人合作雇用華工在附近的河溪築灞,但幾乎所有的努力都不很滿意而不得不放棄。
1881年4月23日時年31歲的梅光達第一次回國,回國期間先到香港後到福州,然後回廣州探視做裝飾品生意的父親在廣州(注3);他的回國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事業轉型作前期的規劃,當然探親也是目的之一。在他雙親的眼中,31歲的他仍未結婚是晚之又晚的了,希望他趁此次回國在家鄉成親是自然的事,梅光達婉拒後乘船回澳洲。
沒有資料顯示梅光達在香港福州及廣州各自逗留的時間長短,但按他回雪梨後的情況看,他主要是逗留福州的時間較長。茶葉生意並非他過往所熟悉的,他有必要用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各種茶葉的特性廉貴﹑如何泡製等知識,否則他的茶室也做不起來。茶是主打項目,絲織品及工藝品是陪襯,後兩項是澳洲西人在1830年左右已有進口。
1881年8月底,梅光達乘船回到雪梨。9月就臨時租用雪梨佐治街300號試辦各式產品的陳列室,展銷的包括茶葉﹑絲綢﹑家俱﹑油畫塗料等(注4)。
1882年2月正式租用Sydney Arcade的28號鋪位出售上述由中國進口的產品。在日後的商旅中,梅光達是以此商鋪逐漸擴張的。Sydney Arcade剛在1881年底建成,梅光達恰逢其時租用了。
注意這廣告中 “Loong Shan”字樣,是廣東話拚音,大概應譯作“龍山”。恰好剛搜集到其內部的裝修圖片,有點豪華茶餐廳的感覺:
Arcade,在中文中譯作“拱廊”,是由列柱支承的成排拱與其平行的牆或拱組成的廊。廊頂為券頂結構的又稱“列券廊”,是歐洲文藝複興建築的重要特征之一。
先看一張地圖:
在上圖中可以看出在1880s到1890s期間雪梨的購物及娛樂活動中心的範圍是怎樣的了。
時至今日能碩果僅存的隻有Sydney Arcade (即Strand Arcade),現址是412-414 George St, Sydney NSW 2000。
拱廊Arcade這種建築形式,有人把它與香港及東南亞的“騎樓”作比較,說是英國人早年在亞洲經商時因不適應潮濕炎熱天氣而作建造一道外廊遮擋陽光,營造涼快及通爽的生活環境。這有點風牛馬不相及了,因為在建築史上拱廊Arcade和天台露台或騎樓的英文原稱Veranda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建築形式。嚴格一點說,拱廊是主建築物,麵積含在均攤部份;騎樓則屬附屬建築,多劃歸地麵一層鋪位使用。
所謂的騎樓,在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樣的建築形式。例如北京四合院廂房前的回廊﹑貴州吊腳樓的底部等等。無論古今中外,以建築而言,從審美標準﹑就地取材﹑恒久耐用才有可能成為其文化的部份。急就章式生安別做,不是笑話就是廢物。近百年來,我們毀掉老祖宗的東西太多了,能留給後人的有多少?同樣的,西方城市的急遽擴大,也毀了不少,但在保護曆史文物上走得更快,麵也更廣。保護文物有個準則是“修舊如舊”,然能看到的是一旦“保護”,更像新建的東西,夠損的。
說得遠了。
梅光達在隨即的兩年,除雪梨的茶室外,還將茶葉等推銷到五龍崗紐卡素等地區。這短時間他發覺除茶葉外,其它的銷路不怎樣,於是乎在日後的生意中幾乎側重在茶葉上。
1885年底他連開了三間新店,一間在777 George Street,一間則在旅遊熱點的Manly,但最火紅的商店是在Moore Park的動物公園內。
雪梨最早期的動物公園在Hyde Park, The Royal Zoological Society of New South Wales opened the first public zoo in New South Wales in 1884年搬遷到Moore Park,歸紐省皇家動物學會基金The Fund of Royal Zoological Society管理;1913年再遷移到Manly的Taronga動物園,轉歸動物園信托基金Zoological Park Trust管理,直至現在。
Moore Park動物園原址則在後來建成雪梨男子高等學校Sydney Boys High School及雪梨女子高等學校Sydney Girls High School.
梅光達是以捐30英鎊給紐省皇家動物學會基金及60英鎊建茶室來獲得在動物園經營茶館權利。茶室是磚結構及鍍鋅鐵屋頂,內部除掛中式燈籠外,還有橫幅及裝飾大量繪畫,地麵鋪滿地毯。旁邊有個用竹子造成的中式亭子,供私人聚會。整個茶館除磚外的材料都從中國進口。(注5)
1885年底,梅光達再度擴展業務:(1)在雪梨拱廊現有28號鋪位旁多租29號鋪位,成連鋪經營;(2) 在皇家拱廊Royal Arcade 租下7號鋪位作茶葉零售。(注6)
1886年,梅光達開始大展拳腳:雪梨拱廊連租6間鋪位,包括28﹑29﹑44﹑46﹑48﹑50號;皇家拱廊則租有7號及43號兩間鋪位;另外還有正在經營的Moore Park動物園及在777 George Street鋪位。這種情況延續了好幾年。
雪梨拱廊因為是連租鋪位,可容納更多的茶客共同聚會,所以與梅光達聯絡較多的社會團體選擇在這裏聚會。事實上,當年頭戴著圓頂禮帽的男人們對熱騰騰的正式午餐要求不算高:除沙拉外,有三道菜 - 牡蠣oysters、餡餅pies和炸魚fried fish,外加湯或茶。家境不錯的女士們則是為了購物或在街區上炫耀她們的華飾,然後回家休息,喝杯茶,然後好好休息。雪梨拱廊完全能滿足這些要求。
佐治街777號是臨街的標準化鋪麵,寬約4米。除大門外,兩側一如其它商鋪是商品陳列。它是一間提供luncheon room “午餐房間”的商鋪,廚房應在鋪的後半部份。圖片門內人群在中央穿白色衣服並戴白帽是廚師了。
Moore Park動物園的茶室則由梅光達的新婚夫人管理。(注7)
梅光達在1888年底再次回中國,除探親外,另一件事是訂購了一批印有他公司“嘜頭”Trade mark的茶具回澳洲,包括整套的茶壺﹑茶杯﹑碟子及茶匙等。這一套外銷瓷器,其質量從今天的角度看並不精美,但在當年卻能向外人顯示公司的實力(即使今時也非許多餐館能做到)。
大約在1889年底,梅光達在137 George Street 開了一間茶及燒烤店Tea & Grill Room。這一間有點特別,從他提供的菜單中可看到茶是“牛肉茶”Beef Tea,是否是牛肉濃湯就不知道了。假如是牛肉泡的茶,倒是從未有聞的事。(注8)
到1900年初的時候,可以看到梅光達的商業模式有了變化:(1) 137 George Street 的茶及燒烤店是總店the Headquarters;(2) 在QUEEN VICTORIA MARKETS的“精英廳”Elite Hall,也為中央倉庫; (3) 皇家拱廊號15鋪被命名為“寶石樓” The Gem; (4) 雪梨拱廊號20鋪被命名為“中央樓” The Central; (5) 雪梨拱廊號50鋪被命名為“舒適樓” The Cosy。(注9)
1900年底,137 George Street 的茶及燒烤店租約期滿,故在QUEEN VICTORIA MARKETS加租其它地方,總店也隨即遷到新的空間。後來有人說Elite Hall“精英大廳可容納近500人,包括一個舞台”,這幾乎不可能,除非連外麵的回廊也占用上。(注10)
精英廳Elite Hall所提供的服務更像高格調的茶餐廳,但限製於樓宇而不可能像中餐館般起猛火大煎大炒,菜式更像西餐館供有限的混搭。
從1900年底到1903年梅光達病逝,一直是維持著同樣的商業模式。
1903年6月26日病逝在Ashfield家中,剛開始梅夫人是打算保留在QUEEN VICTORIA MARKETS的“精英廳”Elite Hall,其它的放棄並轉讓。但實際上是在8月12日正式全部放棄經營(“Advertising”: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903年8月12日第14頁),因為真正有價值的是在QUEEN VICTORIA MARKETS的“精英廳”。可能價格太高的原因,“精英廳”最終沒有轉讓成功。
目前還未能找到“精英廳”Elite Hall完全關閉日子的資料。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