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76)
2021 (160)
2022 (109)
2023 (125)
2024 (138)
長壽可能更痛苦
看到華大集團CEO,尹燁最近的一個訪談節目。他介紹到:新中國建國時人均壽命約39歲;現在內地男性平均壽命76歲,女性81歲;香港男性平均壽命為87歲,女性90歲以上;日本則85、86歲了。人類平均壽命突破100歲已不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了,因為人類衰老的密碼正在被破譯。衰老不是我們的硬件不行,而是軟件或是說我們的軟件調控不行。也即,是軟件決定了我們的衰老。現在基因編輯的技術出來了,因此,人類活到150歲是可能的。有兩位重量級大佬都講到了150歲,他們是:
為什麽這麽說呢?原因很簡單:以影響人類的預期壽命來說,50來歲主要是傳染病;60到70歲是腫瘤;70到80歲為心腦血管;再往上則是老年癡呆這類的神經係統退化行疾病。有了AI的幫助,上述的疾病都有望在未來的十年之內治愈。於是,人類活到150歲成為了可能。
重點來了,如果上述的疾病真的都沒有了話,長壽的人類是不是就沒有痛苦了呢?尹老師介紹,現在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新詞:公共精神衛生(疾病),比如說,抑鬱症。據說,人類抑鬱的發病率為16.6%,也即,每六個人就會有一個人會得抑鬱。現代社會壓力造成了這類精神疾病增加,AI技術再怎麽發達,至少目前它還不能治愈公共精神衛生疾病。因為這些疾病是你的大腦當中不斷要去對抗的,就算你天天吃藥,你也仍然會抑鬱。原因是人類的神經係統過於發達,誕生了神性,以至於我們老是相信未發生的事情。尹老師說,到目前為止,他沒有看到因為科技的進步,會讓公共精神衛生病患者減少。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不認為抑鬱是一種病,其實,抑鬱症常因嚴重失眠最讓人痛不欲生。這就是尹老師“聳人聽聞”的結論:不是沒有病就沒有痛,長壽可能更痛苦。
無獨有偶,看到北京昨日“九三大閱兵” 電視直播的畫麵中,普京、金正恩與習近平三巨頭一起私下熱聊,習總談及了人類活到150歲的話題。曆代帝王將相,無不熱衷於長生不老,隻不過,他們沒有看到尹燁的這段短視頻,可能還不知道:長壽可能更痛苦。
二零二五年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