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今天離開曼哈頓,回家

(2025-02-25 06:07:13) 下一個

 

今天離開曼哈頓,回家

 

 

 

往返多倫多紐約機票的錢,和從紐約機場到紐約住地的錢,幾乎一樣。

 

在巴黎羅馬巴塞羅那柏林杜拜等城市,你會“這個城市的街道應當這樣造”“高架橋太少”發議論。在曼哈頓,就不會。在曼哈頓轉悠了大半個月,地鐵,道路,樓宇,公共綠地…. 的安置,天天讓人開悟。“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但是“愚公移山”。曼哈頓的布局,有天設地造的意味,登高望遠,曼哈頓島像諾亞方舟,“你從哪裏來?”沒人知道。知向誰邊?也沒人知道。香蕉人說,曼哈頓完全不同於別的地方,它是在美國,但它完全不同於美國。

 

曼哈頓島,是這個世界的T台。此島居民,幾乎個個都有走秀的資質。

 

曼哈頓街頭,地鐵上,超市裏,碰上個好思嘉,簡愛,真優美,夢露,不要太容易。

 

在曼哈頓看畫展,雕塑展,是花冤枉錢。自己每次去那兒,看迷的,是那些看畫的人。在曼哈頓走,就是在看人物肖像大展,人體雕塑大展。還會覺得,不是人長得像畫中走出來的,而是畫上的人不及街上走的。這還是在二月裏哦!

 

沒看過一回警察發凶。問路問“發生什麽了”,首先就會問坐在崗亭裏,警車裏的警察。對他們說的,如聞信條。“那個警察說的”,真有點像“毛主席教導我們”。

 

常見跳過欄杆進地鐵的。跳的就跳了,看到的像沒看到。那個默契,美妙如詩。

 

在別的地方,遇見不公道的事無可奈何時,會不禁有歎“找誰說理去”。此際,在曼哈頓,會產生“這理還沒生出來”的念頭。這裏的所有,不是過去式,現在式,完成式,而是將來式。別地,在走向未來。曼哈頓就是未來。有道:“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在曼哈頓,就是有“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的奇妙感受。

 

花一百個美元,在曼哈頓兩人吃不痛快一次早餐。一顆白菜,也不怎麽大,十三個美元。貴!但就餐買菜的地方,格格正正,沒得說。想起一個朋友的話:高物價,高消費的地方,生活品質也高。“衙門八字開,沒錢別進來”。在曼哈頓住久的人,遇見了,也會想到“全是銀子堆出來的”,但更多地會信服:近朱者赤,能和赫本同框出鏡的,醜不到哪兒去。

 

巴黎東京羅馬雅典…. 得去,不一定得全去。曼哈頓,一定得去。如果來個兩者取一,取去曼哈頓。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