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曼哈頓911紀念館

(2025-02-11 04:35:40) 下一個

曼哈頓911紀念館

 

展廳第一部分:飛機撞向雙子座。牆上,屏上,長廊兩邊,全是從各個角度拍下的照片,人們在看。人的中看和不中看,不在擺拍,而在隨機“扣”下的。而在麵臨突變,麵臨出乎預料的災難前,往往將平素裏見不到的品質,公諸於眉眼。照片裏的千千萬萬,有一點很共同:“稍有人心者,怎知道會有這樣的羅網”,都一副“哪裏見識過這樣的惡魔?”的美國大男孩相。

 

讀過看過聽過美國的種種,留下的印象是,美國和美國人的印堂之亮,眉宇之闊,心思走向,和其他地方的人,沒得比。

 

讀《獨立宣言》,對比《人權宣言》,就曾有個感覺,法國人,是個自由油子;而美國人,則是一副要將“一切都須重新來過”,創造人類新生境的姿態。

 

在曼哈頓來回逛,覺得用鬧市,繁華都市,最現代化城市來說它,都不確切。二十四小時車水馬龍的百老匯大街,到處都可以拍出風情的教堂街;好多舊樓,一身的舊時帝國打扮,但走到麵前就是滿滿的朝氣蓬勃。街角咖啡店,時裝店,超市,mall, 都有一種別的地方沒有的興衝衝,像是賣的是未知,買的是未來。一百美元,眨巴眼就沒了個零找;也不是亇很方便很星味的地,睡一晚兩百多,還沒處講。一派“千金散盡還複來”的李白氣象。

 

這兒和這兒人的心思像是並不完全放在所居住的城市,甚至並不完全放在所在的地球上。這兒時尚的是海底湖天,好高騖遠,一山望著一山高…. 而當上述這些一下凝結成目睹曠世災難時錯愕,驚異,震撼的表情,又一次展露曼哈頓人的中看,耐看,好看的底蘊。這真是個隨時都能擺拍,能抓拍,在任何時候都不失教養風度的地方和人群。

 

沒有哭天喊地,頭撞牆,抓拽自己頭發的歇斯底裏,沒有“生死大矣”就是過不去的祥林嫂式的絕望,見到的是老男人的沉重,女人們不可置信的驚怵,年輕女人的靜默,人們手牽手祈禱,都有著古希臘古羅馬雕像般的質地。

 

拿破侖說,偉大和渺小隻差一步。這是拿命運當骰子。直麵慘淡的人生,舉望雙子座被飛機衝撞,不作鳥獸散,不隻管拍照發視頻,而是凝望著,祈禱著,希望著….. 顯出的是高水準的文明,高品級的人的素養。

 

展廳第二部分:飛機撞雙子座以及雙子座坍塌。

 

撤出的人群,見不著前擠後擁,不,有如平時見到的電影音樂會散場,排隊,驚而不慌,一點點都不亂。

 

警察消防員各司其職。逆撤離方向而行,步伐堅定,神情堅定。後來有人說,他們是曼哈頓永不消逝的雙子座。這個評價比“保衛紅色江山靠槍杆子,刀把子”,像《漢姆雷特》和《智取威虎山》的差別別。

 

一個廳裏,在不斷播放最後的通話:“我愛你!”“我害怕極了。我愛你,爸爸!”“煙太大。”咳嗽聲“我愛你,愛我的家人!”從來聽到的是:“人之將死 ,其言也善”,多少顧慮和算計!而當這直麵死亡,產生宗教般愛意的偉大,諄諄耳邊,磊磊落落於眼前,不由震動得發顫。

 

“ missing”,原來是個很疼的詞!坍塌現場的周圍,站滿了高舉著“ missing”牌子的人,牌子上有照片。舉著的人槁目枯淚。

 

政府在揚言報複。有人拉出“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案”的條幅。

 

死者的名單,長得瘮人。有一個人對著話筒無數遍地重複“????掉了多少家庭,多少家庭,多少家庭……”是啊!羅馬帝國的鐵蹄,奧斯曼帝國的血膛,二次世界大戰…… 除了毀掉了多少家庭,多少家庭之外,就是毀掉了多少家庭,多少家庭!這重激憤寫在廢墟邊站著的阿拉伯店主臉上,黑人消防員臉上,亞裔麵孔上。政府一個勁地在拉動愛國情潮,但整個曼哈頓災區裏的人給你的印象,是他們陷入了沉思!

 

曼哈頓,很重!曼哈頓島,很大!

 

展廳第三部分:After 911

 

意識形態化。俗了。

 

好多好多星條旗!

 

好多好多政客叭叭叭叭。

 

控訴塔裏班的場景,懸賞捉殺賓拉登的廣告….

 

廢墟被清理,在原地建立紀念遺址,博物館,市長宣布,曼哈頓重新開放。

 

時間永是流逝,街市依舊太平”是冷得使上下牙齒打戰的不為任何所動的真實。歐美人是怎樣深地得罪了阿拉伯人,不然怎麽會這麽恨得去走這樣的極端?那幾個駕機撞樓的人,都是最要活年紀的年輕人,屏上放著他們進機場通關的視頻,都神情自若,都舉止尋常。他們正踏上必死的路,就在幾個小時之後。

 

抑或這不是歐美人與阿拉伯人間的仇隙,而是人與人問未絕跡的獸性!走出911紀念館,一腦子這樣的念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