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散說晉書

(2024-04-13 05:30:43) 下一個

 

 

愈長,愈近晉書。

 

晉書的舒服,是個人的舒服;晉書的功夫,是悄悄話範圍裏的鑒賞;晉書,用來寫信的;晉書的問世,有點像《紅樓夢》的問世,密友間相傳的東西。總之,晉書,私私的。

 

《十七帖》《喪亂帖》《洛神賦十三行》《蘭亭序》,就是屬於上書的《出師頌》,都家裏叔舅姨寫的字的味道

 

站著寫,心無旁騖,要不然呢? 此際,怎麽會想公家事?“相看兩不厭”,會是黨中央?

 

所以,晉的筆法,是引路讓筆和自己去約會。隻撚,沒頓按提。自己和自己說話,哪有用修辭的?

 

而東晉,幾乎是這裏讀書人的唯一“竹林”。總是把“七賢”理解為supper 7的中獎號碼,不是嗎? 東晉以後,中四個號碼的,都鮮見。

 

晉書,是書法中的高校。初中高中程度,讀不懂。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間練書法的,九成九以上練歐顏柳,是他們喜歡,更是他們的水準隻會這個喜歡。現在練書法的,還是這樣。記得,高中有老師向自己推薦晉人小楷。自己則是怎麽都看不出好來。

 

沈尹默,“寫到了宋”;孫曉雲,“寫到了唐”;孫過庭,陸東之,劉墉,王寵,有點晉味。即,都沒通過“高考”。

 

在《世說新語》的語境中,能看到不少晉書的“書在書外”是個什麽樣子。那時,女人沒裹腳,衛夫人教書法;不興軍功,不興官迷,興阮步兵嘯,興“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

 

晉人留給我們的故事:王獻之自信信稿寫得好,寄給大官謝安看。謝安嫌他太傲,就在信的反麵寫回複。把王獻之弄得懷恨在心。

 

故而,晉書成了書法中僅見的私人沙龍,而不是像唐朝那樣的“書法盛世”。

 

讀中國的曆史,先敬先秦,後驚秦漢,唐宋嘛嘛,明清哈哈,心儀落在兩晉,尤在東晉。書法,亦然。愈長,愈私。裝都裝不出來。

 

千古以觀,一派公家字,準公家字。就東晉之書,私私的。張愛玲不事書法,但她的一翻身“吵死了”之態,卻和晉書的趣味,無縫銜接。其他的,還沒見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