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0)
2021 (381)
2022 (335)
2023 (302)
讀張愛玲
張愛玲第一筆稿費五元。用它買了管口紅。三元,能吃飽一家三口,那時。
上學去回,專車送接。
長期和一個印度裔女孩住在起,那女孩隻說一點點中國話,其餘說英語。
每天,喝下午茶。點心要不自家廚子做的,要不店裏送來的。
在政府已做了高官的胡蘭成第一眼見到的張愛玲的住所,驚其精致。
這些都是讀張愛玲的門檻。
乘火車,辦過路簽證。路過各大使館,向牆裏望。讀《小團圓》《傾城之戀》,就這感覺。
軍事學院,軍區大院,進過幾回。租界,縱然有,進得去嗎?
魯迅的不少評論時事的雜文,寫在租界裏。讓租界外的能讀懂,全靠他早年生活在“地方”。
“象牙塔裏的文章”喻以張愛玲,林徽因寫的,沒說錯。
其實,好看。林徽因寫得不好,可姿態本身,仍是好看。
讀張愛玲,沒個下放眼神,想法的地兒。她摸到,嚐到,想到...... 的,望塵莫及,可那望裏,都是精致,不拖你“下山下鄉”。
《小團圓》裏的世界,很歐美了。張愛玲筆下的中國,歐美兮兮的。她說歐美於她,隔著。讀她筆下的中國,亦然。
最好的人文在租界,從古至今。讀張愛玲,釘釘地認為。
自己看過的好的人文環境,是軍事學院,軍區大院。回大陸,看不到那大院了。就會覺得沒什麽可看的了。
張藝謀,餘華,陳丹青,王朔,為院外的破敗或影響,或淹沒,時不時就有汙糟糟的東東從裏麵跳出來。
胡蘭成以頂刮刮的聰明,迷住了還女生著的張愛玲。看他寫張,頗大院外的地方娃兒看院內的妞意味。
隔閡胡張的,是院子那道牆。
《山河歲月》《今生今世》,寫得五彩繽紛,回腸蕩氣,但,是民間的“評書”,“話本”,是山裏秀才,裏弄狀元的聰慧發揚。
即攪在泥裏涚汙糟。
租界若高屋建瓴,以別樣文明的講究,俯視著與時脫臼的林林總總。
這樣讀張愛玲,心裏好過,起碼看到的都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