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物質匱乏,家裏孩子又多,母親養的幾隻雞,多半是用來下蛋的,隻有逢年過節才宰殺。做法沒有之一,就是柴鍋幹燒--修理好的整隻雞,連同清洗好的內髒一起放進缽子,水沒過雞加入很多薑片和黃酒,缽子放進大鍋之間隔幾塊瓦片,上麵再倒扣一口大鍋,然後用柴火幹燒上幾小時。那種誘人的香氣,幾裏外就能聞到。至於雞腿,一隻雞就兩隻腿,四個孩子四張嘴,母親隻好把雞腿撕開分給我們,可要是來了客人就和雞腿無緣了,所以並不曾吃到過整隻的雞腿。後來家搬去了縣城,沒了柴鍋就少了這種做法。2019年去鄉下表姐家,她專門用老方法燉了隻家養的雞,看著聞著我激動的想哭。
隻可惜灶台不是柴鍋的,小時候雞是整隻而且不加紅灑糟的~
長大外出求學,倒是吃了不少雞腿,都是紅燒的味道也不錯。再後來,發現雞蛋雞肉漸漸失去了原先好味道,先前再普通不過的柴雞柴鴨也成了稀罕寶貝,好在小縣城還能買到農村散養的。姐姐們知道我好這口,每次回去她們提前備好了,對我既是家人又是客人,兩隻雞腿總有一隻是我的。大姐喜歡用陶瓷電鍋來煲湯,二姐喜歡用燜燒鍋來隔水蒸。
笑歎好景不太長,這種局麵很快被先生打破了。談好了戀愛第一次帶他去家裏,母親居然把兩隻雞腿都夾給了他,他也竟然毫不客氣地全吃了。飯後我說他真不懂事,怎麽不回夾給母親一隻。可老實巴交的他說,拒絕未來丈母娘的熱情好客太不禮貌,再說他的山西文化裏好像沒有雞腿。可氣的是,自此後每每有他隨行,雞腿總是一隻穩穩地屬於他,餘下一隻我們自然是給母親的,再後來兒子又排在了母親前麵。從雞腿可以看出,丈母娘對女婿、外婆對外孫的疼愛,而我在家裏的地位是越來越差。多年後,母親仙逝了,兒子離巢了。兩人世界裏,雞腿又有了我的份。我卻很想夾了一隻給母親,一隻給兒子。
今年的秋天等了很久,吳姐終於送來5隻柴雞,兩個人食量很小隻好分袋進冰箱。每次取出一份,沙鍋慢熬上五六個小時,還真有些從前的味道。廚房裏經常缺這少那的,雞肉好了發現沒有香菜,無妨每次都能吃喝上一大碗~~
我廚房裏的雞腿,不夠美麗卻有好味道
又,小時候沒有雞腿吃,就喜歡吃雞心、雞肝、雞腸、雞胗、雞脖子等,現在也喜歡隻是很少吃到了。
爪子們就著豬蹄湯湊個盤~~
來盤炒雞胗雞心
你老公特別有意思把二個雞肉都吃了:)
我們這邊也有走地雞賣,不過也開很遠去華人區。你的文勾起了我的食欲,下次去要多買幾隻。
雞腿的故事帶著好多回憶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