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小春

小春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寫作,人生有限文字無限
正文

送別章立凡:一個親屬眼中的複雜身影

(2025-07-08 16:01:41) 下一個

星島日報(2025年6月)刊發導語:

章立凡先生於2025年3月去世。他生前以公共知識分子與曆史評論者身份活躍於輿論場,曾著有多部曆史作品,並長期以“章乃器之子”身份被公眾熟知。作為“七君子”之一章乃器先生的後代,他的人生在身份、親緣、曆史之間交織出諸多爭議與注目。

本文作者陳小春女士,是章乃器的外孫女,以一個家庭親屬的視角,書寫這篇帶有回憶、反思與批評的文字。她不回避家族裂痕與個人情緒,也不遮掩曆史人物背後的真實與複雜。這不是一篇傳統意義上的悼文,卻或許更貼近生命本身的真相與多麵性。

 

送別章立凡:一個親屬眼中的複雜身影

陳小春

2025年6月10日,一位校友在微信群中轉來一則訃告,請我幫忙確認消息的真偽。 我一愣,趕緊向家族中與章立凡聯係較多的表弟求證。表弟說:“可能是真的。我去年三月在北京見過他,他坐在輪椅上,眼嘴歪斜,像是中風了。他自己說前不久摔了一跤。” 隨後,校友又發來網絡上傳播的訃告和更正版本。 最終,有人通過他身邊的楊女士證實了他的去世。再次打開維基百科,“章立凡(1950年7月—2025年3月22日)”的詞條,已經更新了他的終年信息。

外公章乃器一生婚戀複雜,家族龐雜,章立凡是其中一員。維基百科拉出了一份龐大的家譜: 

A person in a black shirt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章乃器

A person in a uniform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章乃器

A white rectangular object with black text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家人談到外公章乃器曾和一個女人孫彩????,育有一子——孫立凡,外公住在東單一帶時,生活費多由家中後勤張榮送至孫采????母子處。有時孫彩萍會送年幼的孫立凡到外公家門外,讓他進去拿生活費,遇到吃飯時,會被安排在廚房獨自吃。

七十年代,我聽說孫采????在七條街的一家門診部掛號室工作,曾偷偷跑去看她的樣子。後來她拎著一包元宵來拜訪母親,請求轉達希望與外公結婚,外公的回應是:“不可能。” 聽說孫立凡在坐牢,外公隻是搖頭,說:“好不了。”

八十年代,母親,哥哥和我在燈市口附近的小飯館見到已改名的章立凡,圍坐一桌邊吃邊聊,交流平和。

後來就得知為了獨占章乃器被抄家留在國家文物局的古董,章立凡偽造幾位同父異母兄姐的簽名,從文物局領走章乃器遺物古董共計1466件,引發長達六年的家族古董遺產官司。我曾以原告方代理出庭。 在法庭上,他對簽名偽造避而不談;對短缺的328件文物,則辯稱“已變賣用於治病”。起訴方要求出示完整清單以核實流失情況,至今文物明細未曾公開。他所稱“治病” 用途至今無憑無據,真正的文物流向成謎,疑問多多。

最終,在法院判決要求歸還所認文物後,他選擇獨自高調“捐獻”,贏得了輿論讚譽和獎金與象征性“清白”,可謂名利雙收。他口口聲聲否認“父蔭” ,卻步步借父之名獲益,從未放下那頂特權的帽子。

章立凡的一生,從出生那刻起,便注定與“尷尬”結緣。他是章乃器一段婚外情的結果,母親孫采????從未被章乃器家庭接納。他從小沒有完整的家庭,對一個孩子而言,是敏感、壓抑且羞恥的。他是在身份的陰影與旁人的異樣眼光中摸索前行的。

A person in a white shirt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他十年牢獄(入獄緣故有不同說法),從青少年到成年,失去了人生最寶貴的成長階段。出獄後的他,麵對的不是一個溫暖可親的世界,而是一個講關係、拚資源、看出身的社會。

A person talking to a person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他聲稱厭惡“章乃器之子”的標簽,甚至在《兒子眼中的父親》中直言不願背負這個稱號。但現實中他從未否認社會上將其母稱為“第四任夫人”的虛構說法,對這一明顯歪曲曆史的認定始終默認不語。他正是借章乃器之子身份,通過關係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以“研究章乃器”為名,借走大量相關檔案與私人文獻,至今未予歸還。他也從兄姐手中借走章乃器的珍貴手稿《七十自述》,亦未返還。

2018年我寫了一篇 “永遠的夫妻 ——姥姥王鏡娥和外公章乃器” 被包括“新三界” 的自媒體登載和轉載,2020年我將其放置文學城博客 。 

此文深情回憶了章乃器與原配王鏡娥(我的姥姥)自幼同窗、1920年成婚、相濡以沫的婚姻歲月。王鏡娥出身書香門第,溫婉堅毅,是章乃器一生中最早、最長久的妻子。盡管章乃器後續尚有三位婚姻伴侶(胡子嬰、楊美真、王者香)及兩位非婚關係並生有私生子女(新四軍幹部育有一女-董淑萍,孫采????所育一子-孫立凡/章立凡),但文章以質樸筆調強調王鏡娥在家族與情感中的核心地位,展現出那個時代知識家庭中珍貴的忠誠與擔當。

2019年,我應邀代表母親參加在外公家鄉青田舉辦的章乃器學術研討會。會前,一位自稱研討會負責人之一的眼鏡男子突然情緒激烈地指責我的文章,並當眾拿出一本地方出版物,聲稱其中明確記載孫采????為章乃器的 “第四任妻子” ,且出版前已獲得章立凡本人認可。我對這種刻意掩蓋史實的做法感到可笑又無奈,簡單解釋了幾句,隨即引來更多攻擊,也失去了進一步討論的意義。

在會議報到聚餐時,見到對我視而不見的章立凡和伴侶楊女士,一位對家族熟悉的朋友拉我上前打招呼,“小舅好。” 我說。 他麵無表情地點點頭,後來幾天的會議和活動中,主辦方特意將我們無論是吃飯還是開會,將我們安排在一起,我們保持有限的接觸。

在會議最後的集體合影中,座位安排出現了一個頗具象征意味的情節:按照常理,章乃器的直係親屬應居於中心位置。而出席會議的家屬僅有章立凡與我——我還是代表母親前來。主辦方刻意將章立凡及陪同的楊女士安排在最中央,最初將我置於最後排,經幾位章乃器研究會成員的質疑與協調,最終將我挪至第一排最邊緣的位置(見照片)。給我的解釋是“怕章立凡生氣”。此舉折射出地方在紀念與崇拜過程中,往往傾向於形式與表象,甚至在親屬排序,也甘於迎合某種既定“權威”。

章立凡被媒體廣泛塑造為“曆史學家”“公共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長期以評論曆史與現實著稱。他著有《亂世知識分子》《曆史的另一種可能》等,也曾在《南方人物周刊》《炎黃春秋》等刊物發表文章,對體製改革與社會議題多有評論。其中,《兒子眼中的父親》尤為引人注目,以“章乃器之子”的身份,描繪了父親的性格、思想與家庭片段,影響頗廣。

然而,這一身份與視角的真實性,近年來在章家內部及曆史研究者中也引發了一定質疑。首先,章立凡在童年與章家並無實質性共同生活經曆,早年姓孫,由母親獨自撫養,成長過程中並未得到章乃器的正式家庭認領。其次,他曾在青少年時期入獄多年,與父親幾乎沒有穩定交往。在缺乏第一手互動經驗、且未見實證材料支撐的情況下,他對章乃器的“回憶”,是否更多源於成年後的身份建構,而非真實經曆?這使得其所謂“兒子視角”的可信度與代表性,值得審慎看待。

據說他晚年更信中醫,極少接受西醫治療,也有傳聞稱他兩年前曾中風,近年來身體狀況一直不佳。雖然對外公布的訃告並未提及具體死因,但可以想見,他人生最後的那段時光,或許並不輕鬆,飽受身體的病痛折磨,其間滋味,外人難以知曉。

章立凡走了!我為他略感安慰,他從未真正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也未曾享受過少年該有的溫暖。他的人生,有榮耀,也有陰影;有努力爭取,也有無法補償的空白。如今一切俱往,不論是非,皆歸沉靜。就這樣吧,小舅章立凡。走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5)
評論
Spring_北美0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蒙城客' 的評論 : 一、寫作初衷:複雜中的送別,事實中的補白 章立凡的離世,並未有公開訃告。我也是通過多方傳言、反複確認,直到維基百科更新,才最終確定消息。心中感慨良多。
作為與他有真實人生交集的親屬,我寫下這篇文章,既是遲到的送別,也是在沉默多年之後,向公眾呈現他生命中另一麵的嚐試。
並不是所有的“送別”都要用讚美包裝,不是所有的“紀念”都隻說好聽的話。我相信,真正值得被紀念的生命,不應懼怕真實——哪怕那真實帶著裂痕。
二、關於“人死為大”的質疑 許多留言說我“人在死後仍被揭舊事,不厚道”。我理解這種傳統情感。但我要說,人死為大,不代表人死之後一切都要變成神話。
章立凡作為公共知識分子,長期以曆史書寫者與言論表達者的身份出現。他在生前也曾主動重塑其父章乃器的形象,並在多種場合發表“家族敘述”。如今,我作為另一位家族成員,講出我所知的另一麵,這是對公共記憶的補充,而非“報複”或“抹黑”。
三、回應幾項具體誤解
1. 關於家庭關係:章立凡並非章乃器唯一兒子,長子為章翼軍,他是最小的兒子。這一點家族從未回避,也有多方資料可證。
2. 關於家族記述衝突:我的文章內容,與章立凡發表於《兒子眼中的父親章乃器》一文中有諸多不同。兩種版本孰真孰假,願讀者自有判斷,不必由我定論。
3. 關於古董案:章立凡在未通知家族其他成員的情況下,偽造簽名領取了我外祖父章乃器遺留的文物藏品,最終敗訴,法院要求其返還文物。 他後續稱部分藏品“已售用於治病”,對300餘件下落不明。其後又以“捐獻國家”的形式將餘下文物交出,獲得公眾讚譽。對此,我們雖對過程存疑,但家族仍感謝這批珍貴文物最終得以留在國家博物館。
4. 關於章乃器的形象:我始終認為,章乃器在中國近現代曆史中的貢獻不容抹殺。他的清廉與擔當,是後人敬仰的精神坐標。家庭紛爭無法玷汙他的曆史地位。
5. 關於對章立凡的看法:我沒有也不願“全盤否定”他的一生。他在公共發聲上的勇氣,他對曆史研究的堅持,也值得尊重。但這不妨礙我指出他在私人領域的真實一麵——尊重一個人,正是允許他不完美。
四、寫在最後:真實不代表仇恨,揭示並非報複 這篇文章,從動筆到落下最後一個句號,我用了平和的語氣,也努力壓製情緒。我並不享受這種“公開表達家族內部紛爭”的行為,甚至多年來一直選擇沉默。
但如果一個人長期以“真相記錄者”自居,那麽,當他自己去世之後,別人也有權利講述他未曾提及的那部分真相。
**真實並非惡意,揭示也不等於仇恨。**這是一種責任,一種平衡公共記憶的努力。哪怕被誤解、被攻擊,我依然願意為此承擔。
願章立凡安息。也願這個社會,能多一些對真相的包容,少一些對說真話者的羞辱。
Spring_北美0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散人不閑' 的評論 : 2. 關於家族記述衝突:我的文章內容,與章立凡發表於《兒子眼中的父親章乃器》一文中有諸多不同。兩種版本孰真孰假,願讀者自有判斷,不必由我定論。
Spring_北美0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蘇菲婭' 的評論 : 非常感謝您花時間讀文並予以反饋,再次與您分享一些細節:
一、寫作初衷:複雜中的送別,事實中的補白 章立凡的離世,並未有公開訃告。我也是通過多方傳言、反複確認,直到維基百科更新,才最終確定消息。心中感慨良多。
作為與他有真實人生交集的親屬,我寫下這篇文章,既是遲到的送別,也是在沉默多年之後,向公眾呈現他生命中另一麵的嚐試。
並不是所有的“送別”都要用讚美包裝,不是所有的“紀念”都隻說好聽的話。我相信,真正值得被紀念的生命,不應懼怕真實——哪怕那真實帶著裂痕。
二、此文登載到“新三界”上,引起頗多反饋。例如關於“人死為大”的質疑 許多留言說我“人在死後仍被揭舊事,不厚道”。我理解這種傳統情感。但我要說,人死為大,不代表人死之後一切都要變成神話。
章立凡作為公共知識分子,長期以曆史書寫者與言論表達者的身份出現。他在生前也曾主動重塑其父章乃器的形象,並在多種場合發表“家族敘述”。如今,我作為另一位家族成員,講出我所知的另一麵,這是對公共記憶的補充,而非“報複”或“抹黑”。
三、回應幾項具體誤解(與您分享針對“新三界”讀者)
1. 關於家庭關係:章立凡並非章乃器唯一兒子,長子為章翼軍,他是最小的兒子。這一點家族從未回避,也有多方資料可證。
2. 關於家族記述衝突:我的文章內容,與章立凡發表於《兒子眼中的父親章乃器》一文中有諸多不同。兩種版本孰真孰假,願讀者自有判斷,不必由我定論。
3. 關於古董案:章立凡在未通知家族其他成員的情況下,偽造簽名領取了我外祖父章乃器遺留的文物藏品,最終敗訴,法院要求其返還文物。 他後續稱部分藏品“已售用於治病”,對300餘件下落不明。其後又以“捐獻國家”的形式將餘下文物交出,獲得公眾讚譽。對此,我們雖對過程存疑,但家族仍感謝這批珍貴文物最終得以留在國家博物館。
4. 關於章乃器的形象:我始終認為,章乃器在中國近現代曆史中的貢獻不容抹殺。他的清廉與擔當,是後人敬仰的精神坐標。家庭紛爭無法玷汙他的曆史地位。
5. 關於對章立凡的看法:我沒有也不願“全盤否定”他的一生。對於許多章的追隨者對於他在公共發聲上的勇氣,他對曆史研究的堅持,也值得尊重。但這不妨礙我指出他在私人領域的真實一麵——尊重一個人,正是允許他不完美。
四、寫在最後:真實不代表仇恨,揭示並非報複 這篇文章,從動筆到落下最後一個句號,我用了平和的語氣,也努力壓製情緒。我並不享受這種“公開表達家族內部紛爭”的行為,甚至多年來一直選擇沉默。
但如果一個人長期以“真相記錄者”自居,那麽,當他自己去世之後,別人也有權利講述他未曾提及的那部分真相。
**真實並非惡意,揭示也不等於仇恨。**這是一種責任,一種平衡公共記憶的努力。哪怕被誤解、被攻擊,我依然願意為此承擔。
願章立凡安息。也願這個社會,能多一些對真相的包容,少一些對說真話者的羞辱。
再次感謝您和所有認真讀完那篇文章的讀者。
友梨江莉 回複 悄悄話 難聽些講,章乃器不娶卻種下種子,出生後也不願相認,實在不是什麽正人君子能做出的事情。
雖然他們那個年代多數的“偉人”(特別是中共政權的上層偉人們)在私生活上更爛。
所以,章立凡連“庶出”都不算。其心中難堪酸楚甚至生出憤怒而不願他人觸此創口,都非常可以理解。沒有什麽可以被鄙視和嘲笑的。

看作者提供的表,沒有章乃器娶妻時“離婚”的記錄。
是否可以理解為章乃器娶第二、第三、第四任妻子時,都沒有與上任妻子離婚?
而且看年表,再娶時上任妻子也都沒有去世。難道當時的婚嫁製度是可以娶複數妻子麽?

中國古來至清代,好像“妻”隻可以有一位吧?後麵再娶的,都是“妾”,隻要正妻還在。
難道到了民國,反而可以複數娶妻麽?

看作者文章, 是否可以理解成章立凡的生母連“妾”都不是?即他隻是私生子,而且其父不認其為子。

我與章立凡先生無麵識,也未有過文通,隻是讀過他不少文章。
讀他文章的感覺是,無論其三觀還是其觀點與見識,在中國國內,實屬敢言的上乘之作。我很尊敬他。

七十幾歲,在今天,走的是早了,是中國思想文化界的一大損失。令人扼腕!
方回回方 回複 悄悄話 章立凡還是不錯的曆史學家,起碼說真話。一個老爺子,有幾個女人,生幾個孩子,無論舊時代還是新時代,家裏都會吵翻天。誰對誰錯,他們自己心裏知道,誰也搞不出個所以然。
Spring_北美0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散人不閑' 的評論 : 有什麽仇需要複仇呢?您的想象太豐富啦。章立凡從來沒有在外公身旁生活過,他一直姓孫,後來改姓章。 您從他自己臆造的故事裏得出的信息,是您自己的選擇。將一些真相說出來,正如“駐足聞香”所言,給一個立體。
bia 回複 悄悄話 一地雞毛
散人不閑 回複 悄悄話 我很讚同蘇菲婭。

另外,說到他整個70年代都在牢裏吧?再根據章詒和回憶錄,文革開始時,他是在父親身邊的。

多麵的匯總,覺得這可稱為“章立凡複仇記”。
Spring_北美0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駐足聞香' 的評論 : 感謝您中肯的留言!
Spring_北美0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hr' 的評論 : 陳述坐牢隻是說明事實,同樣陳述章立凡偽造幾位兄姐簽字奪取外公古董,已經之後多年的官司,也是事實。 再次感謝您的留言。
Spring_北美0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hr' 的評論 : 謝謝您的留言,在青田他的冷淡實在是因為我的一篇文章的內容,刺激了他母親是外公婚外情的結果,這次看到毛驢縣令談及他與遇羅錦斷交的緣故隻因為提及他不是婚生之事,更加證實,那是他的痛楚與憤怒。“永遠的夫妻 ——姥姥王鏡娥和外公章乃器”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001/75319/15044.html
Spring_北美0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mjlmj' 的評論 : 非常感謝您的留言。您看到的是王者香的小兒子劉衛星,他因為沒有工作也無處安身,請求陪在外公身旁,那時他年輕張狂,我母親帶著我前去探望外公,不知為什麽事情有了爭執,他翹著二郎腿指手畫腳,外公喝斥他停止。多年後在章立凡偽造我母親和其他兄姐簽字領走外公古董一案上,見到劉衛星,他已經沒有了早先的張狂,親熱地和我們打招呼。法庭上與章立凡爭吵,一個獲取外公全部補貼工資(劉),一個奪取外公古董(章);一個譏諷外公非婚生子,一個怒斥沒有血緣的家夥。 之後聽說他移居海外,最後客死他鄉。他兒子多年前曾經打電話到我們家,可惜接電話的沒有留下他的聯係方式。您提到的事實:章立凡從未在呼家樓外公家進出,劉衛星和我也對此有過說明,與他自己立傳不實的說法成為對比。
Spring_北美0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駐足聞香' 的評論 : 感謝您的中肯留言!
駐足聞香 回複 悄悄話 我覺的這篇悼文很好,使得章先生的形象更加立體。
人無完人,死去的活著的都一樣,寫書的看書的也一樣。看到自己不喜歡的文字和描述,就質疑作者的人品動機心胸乃是小人之心。
所謂“逝者為大”,是為了“入土為安”,絕不能為了逃避爭論而道德綁架。
lmjlmj 回複 悄悄話 章乃器最後幾年的歲月是在朝陽區呼家樓一棟居民樓四層兩居室裏度過, 他隻占其中一間,由其第四任妻子的兒子照料並送終, 我沒有聽到該繼子說起章立凡來過. 其時我家住五樓, 正在其上方,搬來兩年後方知樓下有此一大人物. 該繼子對章照料很是周全, 曾對我談到章臨終前曾對他說:"謝謝你" .其繼子酷愛美術, 80年代移民希臘,.


蘇菲婭 回複 悄悄話 不好意思,”莆田“應為“青田”。
蘇菲婭 回複 悄悄話 章立凡先生·是個謙謙君子,而且在史學上有造詣,我與他有過一麵之交,我欣賞他在政史寫作中的力求真實的態度。

我理解本文作者“嫡庶”的態度,這是作者的立場與觀點,無可厚非。但是,孩子又是何其無辜。章立凡先生小時候去要生活費,會被安排在廚房裏吃飯。我看了很心酸,大人造的孽,何必要孩子去承擔,孫女士與章既然金風玉露相逢,生下兒子章立凡,又何必與其他孩子區分對待,棄之不教不養。

也許是時代的原因,孫女士活的如此的卑微,還想通過本文作者的母親與章乃器先生結婚,看來她又天真又愚蠢,根本不懂男人的套路(我可以說“渣男”嗎?得罪了)。

我也理解章立凡先生與本文作者在莆田相遇時的冷淡態度,既然你們不把我當一個值得尊重,交往的人,我又何苦巴巴的去熱乎你們呢。

缺什麽想什麽,章立凡既成長在一個有缺失的家庭,他對父愛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甚至,他在心中構建一個“亦父亦友”的父親形象也是可以正常的心理訴求的,我非常理解。要怪,就怪男人太貪心,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要怪,就怪女人們不知道深淺,或是虛榮,或是被“有權有勢”的男人強烈吸引,什麽男人都敢睡,就不想想自己的孩子將來的命運和心理健康。

至於他以前坐不坐牢的事情,我覺得也沒有必要當作什麽大事,在那個年代,多少人被勞動改造,坐牢,甚至被鎮壓。連今上都有過進少管所的經曆。

無論如何,章立凡先生的學術成就是不會因為其他因素可以抹去的。

他晚年身體不好,唉,說實在的,生老病死四件事,一件比一件來的悲烈,誰又敢保證自己最後能夠無疾而終呢。

感非常謝本文作者,雖然我有些不同的觀點,但本文是真實誠摯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再次感謝。
yhr 回複 悄悄話 章立凡溫文儒雅,是個謙謙君子。
Spring_北美0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趙三生' 的評論 : 寫這篇文章就知道有您這種論調,還原一些真實,也是對逝者的尊重。這點還是毛驢縣令的留言最貼切。
Spring_北美0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蒙城客' 的評論 : 無須證明誰是嫡係,隻是說明坦蕩為上。 無論怎麽身份都沒所謂,沒有必要製造故事掩飾真實。毛驢縣令寫得中肯,我不過是感歎而已。
蒙城客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這個外甥女這麽極力“澄清"章立凡非婚生,她家才是正宗血緣,讓人覺得啼笑皆非。章聽到別人說他非婚生感到憤怒,情理之中,卻被外甥女拿來作為佐證,證明他確實非婚生,其實有那麽重要嗎?蔣經國的私生子不也是作出很大的事業嗎?自己的小舅作為私生子心裏本就充滿創傷,這個外甥女作為“正宗嫡係”,拚命要把人家私生子的身世廣告天下,何苦來載!
抗戰兩年 回複 悄悄話 光鮮之下,更多的是不堪
趙三生 回複 悄悄話 逝者為大。有這麽個外甥女。sigh。。。
Spring_北美0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毛驢縣令' 的評論 : 感謝您的留言,其中的內容談及章立凡對自己是私生子的反應,佐證了他刻意杜撰出自己和我外公章乃器那篇文章的關係:”兒子眼中的章乃器:是父親,也是朋友“他在父子關係上的渲染,是自己的夢境,令人唏噓他內心的虛弱,沒有承認事實的勇氣,實在可悲。許多人對他盲從的吹捧,實在是為了抬高自己,看明白了,權當幽默一笑而過。好奇遇羅錦生氣的內容應該會怎樣,既然她寫出真實,內心一定有平靜,而小舅立凡心中的憤怒會隨他飄蕩在天地之間,遺憾無奈......
毛驢縣令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如此得體,有一顆仁心,成人們隻顧自己一時隨性,不顧小崽的死活,人間常事。有一次替人帶書給立凡,他和女朋友來取,還把他的一本書送給我,他們溫文爾雅的言談舉止讓我媽印象深刻。他們走後我告訴老媽,立凡是章乃器的兒子,老媽很吃驚。遇羅錦曾寫過一篇關於立凡的文章提到不是婚生之事,立凡馬上和她翻臉,羅錦氣急敗壞的對我發泄,我隻能好言相權。陳小春文章的結尾說得那麽的好,要是羅錦看到一定會平靜。若不是讀到此文,我不知道立凡走了,雖然一麵之交,但他們給我的印象良好深刻,他不過大我幾歲,既然走了我望他走後輕鬆,他一定看到陳的文章了,在笑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