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說:“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孤獨和自由,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奢侈品。懂得享受孤獨,也就獲得了最昂貴的自由。這種孤獨是主動從喧囂中抽離,是給自己的內心保有一片淨土。大凡有創造力的人,都是喜歡孤獨的人;或者在他們創造力最飽滿的階段,也是他們最孤獨的時候。即使不是在創造,隻是吸收知識和養分,也需要一個孤獨的狀態,才能沉下心去有所收獲。
作家亦舒曾說:“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努力,靜靜收獲,切忌喧嘩”。安靜是一種無聲的魅力;安靜也是一種有力的應對;安靜更是一種積極的療愈。參透了生命真諦的人,才會明白,人生長路漫漫,隻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才會真正安靜下來。“心靜則清,心清則明”。隻有心靜下來,才能認識自己的內心。安靜地麵對人生的每個階段,安靜地度過人生的喜怒哀樂,安靜地享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不焦慮,不攀比,走適合自己的路,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而我卻在幾年前,喪失了這份彌足珍貴的孤獨,和一份安靜的內心。
記得是2014年初,好友把我拉入了微信群。這好似把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一下子發現世界這麽小了,親朋好友都近在咫尺。交流從來沒有過的方便,各類信息也從未有過的多樣和豐富。我的生活一下子完完全全就被微信占據和充滿了。最瘋狂的時候,吃飯時捧著手機,半夜睡醒也要看看手機,和有時差的親友,同學聊上幾句。現在回想,那時的日子真是過得晨昏顛倒,稀裏糊塗。一周又一周,都不知道怎麽過去的。除了微信聊天,還有沒完沒了的朋友圈要發,或是點讚。自己發了朋友圈,就要盼著別人點讚,還要回複。一個朋友圈發出去,幾十分鍾也沒了。別人的朋友圈也要點讚,不論是否真是自己欣賞的。出於禮貌,出於禮尚往來,不能視而不見。而且要一碗水端平,不能給這個朋友點了讚,而不給那個朋友點讚。生活都是圍著微信,朋友圈轉的。去哪裏旅行了,做了什麽飯,看了什麽書,有什麽事情發生,都能在我的朋友圈找到蹤跡。朋友圈裏寫的東西也先要想想是不是能獲得大家的認可,喜歡。所幸還沒有“墮落”到P圖的地步。幾年時間就這樣伴隨著微信過去了。回望那段日子,通過微信確實是多了解了一些東西,也和一些失聯的老同學和朋友又聯係上了。但事實上,不少當時看似熱鬧的信息,都經不住時間的考驗,慢慢就發現許多是不實的。或是翻來覆去重複的。而不少失而複得的聯係,最後也成為了雞肋。幾十年失去的聯係,要想靠微信就能重回當初的關係,是不太可能的。何況大家的價值觀這麽多年下來,漸行漸遠才是正常的現象。其實那樣混沌的日子我自己也並不滿意。我內心深處特別地看不起自己。我知道我正活成一個我曾經最看不上的人—— 淺薄,浮躁,虛榮,虛偽。我在喪失踏實,平靜的真實生活,為虛妄的網絡世界而活,為別人而活。幾年的微信生活,讓我也越來越明了,除了你的親人,誰會在意你的生活呢?網上“擺拍”的那一套,隻是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難免招致暗嘲,嫉妒,卻難以收獲真正的友誼。但是這就像吸毒成癮一樣。有多少癮君子清醒的時候不是痛罵自己,想洗心革麵呢?!但真正做到改變卻不容易,首先要直麵自己的“醜陋”,“不堪”,然後才能一點點改變,做回真實的自己。幸好幾年下來,我終於又重歸正常生活。微信隻是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了。這幾年的經曆也讓我明白,不論外界多麽浮躁,也要有自己前行的步調;不論外界多麽喧囂,也要給自己在內心留一處思考的角落。這個世界如果你跟著它跑,就必然會迷失自己。保持和外界的距離,給自己一份孤獨,安靜地享受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才能一點點獲得真正的成長。
幾天前讀一篇關於日本人長壽原因的文章,讓我驚覺,即使是按世界第一長壽國家,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來看,我也已經度過了人生的三分之二了。可是我還有多少事情想做啊,還有多少遺憾想彌補啊。而那些無聊的小事,小人,情緒,煩惱,焦慮,後悔,又耗費了我多少的時間。不論我對親人有多少的愛,多少的依依不舍,來世我也不會再見到他們了。我對自己還有那麽多願望,可來世連托生成什麽都是未知數,就更別提實現了。所以現在的每一分鍾都是我最寶貴的財富,我要把每一分鍾都用來專心致誌地愛自己,愛身邊的人,忘記以往種種的遺憾,全部身心投入當下每一件喜歡的事情,全部感情奉獻給我摯愛的親人,盡力將每一件事情有條不紊地做好,而又能坦然麵對結果。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回歸自己上,不用自己的生命去取悅他人,活出坦然、優雅、從容的人生後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