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愛國主義
(2020-04-22 16:28:11)
下一個
從三月初澳洲疫情開始嚴重到現在曲線基本拉平,將近兩個月時間,我隻去過三次超市。第一次是“封城”前夕,當時超市中人頭攢動,每個人都在匆匆搶購需要亦或不需要的各類物品,貨架快速地變空;四月初第二次去超市,購物者寥寥,而貨架上更是空空如也。想買的麵粉、洗手液根本見不到。今天是第三次去超市,購物的人仍然很少,但貨架已經重新擺滿,想買的
東西一樣不拉都可以買到。這個場景讓我百感交集。好似從無望的深淵又開始返回陽光明媚的山巒。其實整個疫情對我的生活衝擊並不是特別大,家裏沒有幼兒操心上學問題,也沒有虛弱的老人要擔心。反而是網絡上的傳言、爭吵、謾罵,讓人鬱悶、煩惱。所以後來我已經不太去關注網上的言論了。因為許多人已經不是把精力用在控製災難,幫助弱勢群體,而是借機強行輸出自己的價值觀,相互詆毀、攻擊。疫情蔓延後,網上各種爭論、撕裂層出不窮,陰謀論、洗腦論前赴後繼。在這林林總總的紛爭中,愛國主義始終是人人都要扯起的大旗。但愛國主義到底是什麽?一個人愛國就是站在了道德製高點上,就擁有了永遠正確的話語權了嗎?我們冷靜下來深思一下,愛國主義其實也是人類這種高級動物一種出自本能的自私屬性。
其一,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話語找到一個正當的合法性。隻要這個合法性在道德上站住了腳,我們的行為、語言也就正確無疑了。而在大多數人心中,愛國主義是最毋庸置疑的正確的、合理的。其二,人類是群聚動物,我們本能地想要依附在一個組織上麵。有了國家、種族的概念,我們自然就有了歸屬感。而為了維護我們自己的這種相互依附,愛國主義就成為了最好的紐帶。但是,世界發展到二十一世紀,愛國主義往往也束縛了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許許多多的紛爭都來源於國與國之間的利益衝突和種族矛盾。
疫情蔓延讓我有了更多時間宅在家裏,因此補看了不少電影。在觀看二戰時期的電影時,一個很強烈的感覺就是那些慘絕人寰的殺戮,那些對種族的滅絕,最初不也是起源於愛國主義、打著愛國主義的旗號嗎?!這次新冠病毒全球蔓延,這種時候如果我們真能超越愛國主義,把視野從自己所處的國家提升至世界,把對自己摯愛親朋的關愛投向全體人類,那我們在看待方方把自己的日記拿到海外出版時,我們就會跳出武漢、中國,我們會理解那是作家對人類中一部分個體,在一個特殊時期,承受的最深重的苦難的敘述,是作家表達自己對人類中這部分受傷害個體的悲憫之情。你還會覺得她是在家醜外揚,給國外敵對勢力遞刀子嘛?
我出國後上的關於民主、自由、包容的第一課,來自於當時工作的Otago University的一位教授。當時是新西蘭大選,大學不少老師都是工黨的支持者,而我對此不理解。我問一起工作的教授,你們這些社會的偏上層人士為什麽要支持用福利養懶人的左派政府?教授回答說:你要接受這個社會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像你一樣自食其力,努力工作努力掙錢。有的人就是喜歡懶散,不想要太多的錢。這些人也有存在的權利。而一個好的社會就要保證每個個體的權利,而且有能力的人要把自己的財富分出去一些給那些不勞而獲的人。那時我聽了這些真是不能理解。但這麽多年下來,我慢慢品出了個中滋味。那就是一個社會發展到了一定層次後的格局和胸襟。一個好的社會必然是擁有高格局,大視野、闊胸襟的國民更多的社會。就像如果我們的世界有更多的政治家,其視野、胸襟可以像比爾蓋茨這樣,那麽這次的疫情恐怕也不是現在的局麵了。
愛國主義是人的自私本能。我們能否超越愛國主義,擁有更大的格局和胸懷呢?我們能否從愛國主義升華到愛良知、愛真相?當然,這種超越必須是在人類技術更加進步,生產力更加強大,對資源的瓜分不必再如此瘋狂,而且人類在經曆了更多的劫難後,能夠深刻反思,擁有更多的智慧之後。這次的新冠病毒,衝擊力所涉及的不是一個國家、幾個國家,而是全世界、全體人類,這就是給我們全人類上了最警醒的一課。隻有多數民眾走出國家、民族狹隘的小圈子,把視野投向全球、全民,超越愛國主義,用悲憫、包容去相互支持,人類才會邁向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