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有夢書當枕

從上海到西雅圖,從新聞采訪到中文教育,唯一不變的是對文學的熱愛。愛讀中英文好書,愛聽古典音樂,愛看驚心動魄的影視劇,愛美食,愛烹飪,這一切都融入筆端,和同人切磋。
正文

普通人之為責任

(2020-03-29 22:00:48) 下一個

生活能教導一個人信仰上帝。而經驗也是令此事發生的東西;但我不是指顯聖,或者其他向我們顯示這“存在之在”的經驗,而是指比如各種各樣的受苦。
--《維特根斯坦傳》

在疫情泛濫時,居家不出,天天忙忙碌碌工作、做飯、關心新聞,很難讓心定下來。昨天Kirkland天氣陰沉,有小雨,心情也隨之低落,沒有做什麽事兒,晚飯也湊活著對付了一頓。今天早上,陽光照進了窗簾,連忙跳起來跟先生說:“要認真地讀讀書,寫寫文章了。”

刷了下微信,我們西北華文筆會的會長融融追憶紐約藍藍的悼文發表在渡十娘公眾號上,令人又是一番唏噓;筆會成員Greary在她的公眾號包子墩上推出力作《我所經曆的新冠肆虐三個月》,讓人佩服她觀察的細致。Greary是一個擅長寫long-winded作品的寫作者,和我記者養成的匆匆落筆風格完全不同。我覺得她每次都認真考證,仔細下筆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學習。

今天翻出來一本好幾年前從中國帶回來的舊書《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維特根斯坦和羅素都是邏輯哲學方麵的巨擘,我這菜鳥就是當年大學讀讀他們的故事,一知半解地引兩句他們的名言:“即使真相並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誠實,因為掩蓋真相往往要費更大力氣。(羅素)”“不可言說之處,必須保持沉默。(維特根斯坦)”

讀了前言,看到維特根斯坦的照片,先生湊過來看了一眼,大詫:“你看,你看,他怎麽從這張照片到那張照片眼神就不對了?”“怎麽不對法?”“說不清,就是眼睛定洋洋了。”這句是上海話,得解釋一下,就是說,眼光直愣愣的。我仔細一看,不錯。而造成這分界點的,正是他親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前的照片上,維特根斯坦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朝氣的青年,但是戰後他似乎從照片上看著空無一人的廢墟或者屍體滿地的戰場,充滿了絕望、頹廢、蒼涼。

(1910年和1925年的維特根斯坦)

我讀過茨威格、勞倫斯、帕斯捷爾納克等多人說起一戰對於歐洲的致命打擊。在《安全通行證》和《昨日的世界》中提到,歐洲大陸曾經一體相關,各國文人自由進出,互相影響。但是一戰過後,人類曾經對於文明是否能夠持續下去產生了懷疑。

我們現在也在經曆一個曆史上的關鍵時刻,而各國政府也在麵臨一個選擇。在這全球化的時代,如果為了控製疫情導致經濟停擺,那麽經濟上的重創將是幾乎很難恢複的(中國前段時間公布的經濟指數比外國經濟學家預期的還要低迷);而如果罔顧疫情泛濫,草率複工,不僅僅是個人生命的損失,更會導致疫情進一步惡化,帶來不可彌補的後果。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所知的全球化,物質豐富,交通便利的社會也可能成為“昨日的世界”。因為天天和中國、美國其他地方的家人共享菜譜,我90後的侄子問起了當年中國經濟不發達時如何保證蛋白質的供應。我媽媽觸動情緒,說到了每個月從糧油本上剪下一張張票據,說到了為能夠多訂一瓶牛奶所花的努力。這一切似乎都很遙遠了,讓人難以想象。但是事實往往超越人類的想象--三個月前,你能想到武漢的萬箭穿心嗎?兩個月前你能想象到意大利的哀鴻遍野嗎?一個月前你能想象到美國的疫情肆虐嗎?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有時讓人欣喜,有時讓人心碎。

每個人在世界上走過,都要留下足跡。很多人留下了很深的足跡,如維特根斯坦等哲人,他們從苦難中升華,用他們智慧的火花警醒世人;有的人在世時並沒有引人注目地奔跑,但是他們作為普通人的責任給我們的世界以光明,如李文亮等抱薪凍斃者。

天才之為責任自不必說,我輩普通人的責任和擔當也不能懈怠。如果你是醫務工作者,在第一線救死扶傷,我們向你致敬;如果你為附近的醫院捐了款或者捐了口罩,我們為你鼓掌。而我們每個人,認真地做了自己的工作,認真的吃好每一餐飯,甚至是認真的在家裏耐住寂寞,就是普通人之為責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