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一戰前的德國,宰相俾斯麥輔助威廉一世統一德國後,專注於發展德國國內經濟,對外和英國俄國等各國交好(承諾不和英國搶殖民地,不擴張海軍,和俄國和奧匈帝國簽訂三皇同盟),很快made in Germany進入了英國的千家萬戶,德國雖然建立不久,但快速成為一個低調不折騰受歡迎的大國。
等到了威廉二世上台的時候,俾斯麥被趕下台,威廉二世反對立憲和政黨,他說:“朕的意誌是最高法律。” 當時德國經濟發展很好,由過去被欺負而今揚眉吐氣發展出來的民族情緒高漲,不把英,俄,法等大國發在眼中,外交非常強硬,軍事上大力發展海軍,直接挑戰英國霸權。那時候德國國內的愛國粉紅們不比現在中國的差,對周圍的幾個大國幾乎都是罵聲一片,和外交部裏外呼應,和皇帝保持高度一致,這一切的最後的結果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戰敗後的德國製裁太高,經濟凋敝,最後超級通貨膨脹,一萬億馬克買一個麵包。然而一次不夠,德國人再次經曆了屈辱,然後努力發展,最後要翻身當霸主,然後又被打敗並分裂的曆史,也就是二戰。
經曆的兩次後,德國人終於學會了放下自己於周圍國家的敵對,與雄霸天下的野心,這反而讓聰明勤勞的德國人從分裂走向統一,而且真的成了歐盟的主心骨,也是今天歐盟的最大受益國。
曆史總是有相似之處,現在的中國處在德國曆史的哪個階段,大家自己可以判斷。但不知道同樣聰明勤勞的中華民族要多少次才能認識到杜絕頭腦發熱的愛國賊式的獨裁者(即使是有能力的)對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有多麽重要,否則幾十年出一個也折騰不起。
謝謝您評論,隻是您連文章都不仔細讀,還以為我把中國的領導人和希特勒比,就已經開始個人攻擊了,不知您算不算是個隱忍溫順的中國人。
謝謝您的回複。不覺得現在的中國和門羅主義時期相似,看看中國周圍國家對中國的喜惡度的報告(https://www.pewresearch.org/global/2020/05/12/in-taiwan-views-of-mainland-china-mostly-negative/),這報告還是疫情以前的。
這是與德國的曆史直接有關的,作為一個歐洲發展比較晚的國家,也就是在非洲有一小塊殖民地,還沒有出海口,不得不與英國換一個通道。
當時是殖民主義時代,你失去占有殖民地的機會也就失去經濟機會。
如今的中國其實更像門羅主義的美國,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中國在不論南海還是東海的做法都是典型的門羅主義做法。而因為疫情的關係,役後不論韓國還是日本都不得不依賴中國市場來恢複(韓國已經與中國互相豁免疫情檢測就是標誌,而日本因為安倍經濟學失敗而不得不放棄對美國的依賴,更何況奧運延遲而虧損巨大),東亞經濟共同體會出現,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因為美國無法繼續提供這類市場。
那麽中國版的門羅主義就實現了。美國花了七十多年實現了門羅主義,中國在幾年前才開始,但不會也花七十年。
東亞將會有一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世界經濟中心轉移到東亞是不可避免的前景,而且就在這一二十年左右,而疫情可能加速這個過程,因為中國會是世界最先恢複生產的。
另一個支持這種前景的跡象就是美國從不久前開始宣布的收縮軍事的計劃,海軍已經放棄355艘艦艇的計劃,也就是會短缺100多艘軍艦,美軍戰略將是類似英國在馬島戰爭的模式,根據需要遠征,而不再是全球布防,這意味美國開始放棄海上優勢,這與英法在美國門羅主義時期的做法類似,都是錢的問題。
有些人就總是看不起中國,姑且不論新中國政府成立以來的種種決策過錯,日本及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及賠款對中國人的災難性毀滅影響,中國還是慢慢發展起來。好樣的。
難道中國人就該受苦受窮?中國人受了欺壓還不能喊兩聲?
什麽狗屁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