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與一戰前的德國
文章來源: 冰河之隙2020-05-10 11:37:17

說說一戰前的德國,宰相俾斯麥輔助威廉一世統一德國後,專注於發展德國國內經濟,對外和英國俄國等各國交好(承諾不和英國搶殖民地,不擴張海軍,和俄國和奧匈帝國簽訂三皇同盟),很快made in Germany進入了英國的千家萬戶,德國雖然建立不久,但快速成為一個低調不折騰受歡迎的大國。

等到了威廉二世上台的時候,俾斯麥被趕下台,威廉二世反對立憲和政黨,他說:“朕的意誌是最高法律。” 當時德國經濟發展很好,由過去被欺負而今揚眉吐氣發展出來的民族情緒高漲,不把英,俄,法等大國發在眼中,外交非常強硬,軍事上大力發展海軍,直接挑戰英國霸權。那時候德國國內的愛國粉紅們不比現在中國的差,對周圍的幾個大國幾乎都是罵聲一片,和外交部裏外呼應,和皇帝保持高度一致,這一切的最後的結果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戰敗後的德國製裁太高,經濟凋敝,最後超級通貨膨脹,一萬億馬克買一個麵包。然而一次不夠,德國人再次經曆了屈辱,然後努力發展,最後要翻身當霸主,然後又被打敗並分裂的曆史,也就是二戰

經曆的兩次後,德國人終於學會了放下自己於周圍國家的敵對,與雄霸天下的野心,這反而讓聰明勤勞的德國人從分裂走向統一,而且真的成了歐盟的主心骨,也是今天歐盟的最大受益國。

曆史總是有相似之處,現在的中國處在德國曆史的哪個階段,大家自己可以判斷。但不知道同樣聰明勤勞的中華民族要多少次才能認識到杜絕頭腦發熱的愛國賊式的獨裁者(即使是有能力的)對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有多麽重要,否則幾十年出一個也折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