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我 – 6
我先是按照警察給的小冊子裏的信息去了兩個本地的反家暴支持組織, 登記後被告知可以他們並沒有心理輔導員, 可幫我聯係免費或收費低的專精家暴的心理醫生, 但耗時甚久需耐心等候幾個月. 但剛一看到申請表格上我的年收入之後(即使我現在失業沒有工作收入, 但之前有工作收入也需一並算入內), 立刻告訴我說我不符合低收入資格所以無法幫我. 同樣的原因, 我也不符合得到那些專門免費或低收費的家暴律師的幫助.
我本身的健康醫療保險在失業後為省錢沒有繼續自費購買(誰會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被家暴會需要好的快的專業醫生呢), 而是換到了一個很低檔的但便宜好幾百元的本地 HMO 保險, 大費周章終於約到了一個心理醫生, 剛開口訴說我已經是淚流滿麵泣不成聲了. 醫生強調所有發生的一切都不是我的錯, 無需自責, 但也不要故意回避否認. 然後建議吃一段時間的抗焦慮抗抑鬱的藥, 但他無法開藥, 需要將我轉去看psychiatrist . 目前正在等候保險批準中. 我並未去催促, 因為其實我不想依賴藥物! 我總覺得我還不至於病入膏肓吧需要依賴藥物度此殘生(類似那種醉酒的人說”我沒醉”), 我心有不甘.
這兩個家暴支持組織各自有每周一次的 support group. 我分別各去過兩次幾乎都一樣, 果然像電影那般, 有一個組織者(但並非心理醫生之類的專業人士), 大家圍坐一圈, 分別發言, 新來的介紹自己的情況, 老會員則會更新近況. 發言者如有問題可以提問, 聽眾可答複, 但不可做是非判斷.
我以前看電影時看到那些酗酒者圍坐, 每個人說, “大家好, 我是某某, 從幾歲開始喝酒, …” 對這種組織很不已為然, 覺得比較莫名其妙, 難道就靠說說自己的經曆就可以治愈了嗎? 沒想到殊途同歸, 現在我也親身參與其中.
輪到我. 我剛開始講述就忍不住痛哭, 斷續地語不成調地講完. 大家異口同聲地告訴我, 這不是我的錯, 我很勇敢能夠去民事法院申請限製令. 我感謝大家的讚同, 但心裏卻很不以為然, 羞愧地覺得我如何擔得上”勇敢”二字, 我隻不過是因為擔驚受怕才寄希望於民事限製令的保護而已, 再說, 能否最終被批準還尚未可知.
雖然大家都說這不是我的錯, 我始終卻耿耿於懷,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 或更通俗地講,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我一定是有錯有弱點在先因而落到如此下場, 當然是我的錯, 要怪當然怪自己!
輪到其他人發言. 真是各有各的血淚史. 我原本講完話也停止了哭泣, 但一聽到別人的故事我立刻為她們傷心, 淚水止都止不住, 一直哭到結束. 她們一定覺得很奇怪我為什麽會為她們哭泣.
我雖身為理工女, 但邏輯不足卻感情豐富, 不折不扣更是個感情用事的文藝女, 看小說電影都會極其投入為之歡笑為之哀傷. 記得當初剛開始約會時(我總共也沒約會過幾個人)我拒絕去看電影(但似乎去看電影是很普遍的做法, 幾個人都有提議過), 第一我覺得初期約會應該好好利用每一分鍾時間通過交談互相了解, 看電影幾小時都不能交談, 看完的談話主題必定是圍繞電影展開, 對我真心期望了解對方完全沒有幫助. 第二呢, 是我不會告訴他們的秘密, 就是我看電影小說太投入, 如果有悲傷的情節我必定會痛哭流涕, 我會很尷尬很不好意思被別人看到.
我發現來這種組織的人(我一共去四次所以舉證數據有限) 看起來都是低教育低收入的, 例如, 坐我左邊的是個英語都講不好的越南郵購新娘, 右邊的是滿身刺青有三個孩子的在麥當勞工作的白女, 還有兩個是由父母安排的婚姻嫁過來的印度家庭主婦, 都是連續來這兩三年了還在被困擾. 我心中暗暗地說, 不, 我不要那麽久, 不, 我不屬於這裏.
我並非狗眼看人低, 而是實在不覺得來這裏會得到任何有智慧的建議, 大家都在各自掙紮自身難保, 與我同樣地甚至更加掙紮, 否則她們也不會來這裏尋求幫助了. 被家暴後已治愈得道升天的那些幸運的女子們估計是不會再來這裏分享她們的戰略經驗的吧, 至少我沒有遇到 (我覺得她們的現身說法應該是最有幫助的). 論壇裏的好幾位姐妹的智慧的分析與建議是那麽地精準, 感覺對我的啟發遠比我去過的 support groups 更加有效果.
我會繼續尋找正確的幫助渠道. 我學習到”家暴”是不同於普通的人身傷害行為, 因為更大的是精神層麵的影響, 所以必須要得到專致於家暴領域的心理醫生的幫助. 我希望很快能約到這類心理醫生.
說起來慚愧, 我原來是多麽地無知. 我報警時隻是描述了事發經過, 直到後來警察臨走時告訴我, 他們會將此家暴行為報備, 並建議我閱讀關於家暴及立刻去民事法院申請家暴專用的民事限製令時, 我才第一次得知, 原來我是被家暴了, 原來這就是曾經聽說過的”家暴”. 繼續學習後更加了解了原來家暴不僅僅事關肢體暴力, 更是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的破壞程度極其巨大影響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