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一線強二線城市房價走勢
這波樓市暴漲是2015年上半年最先從深圳開始的,先是深圳暴漲,接著是上海、北京,後麵是南京、廈門、蘇州、合肥等四小龍。接著是強二線、二線、三線、四五線。2015年初的上漲冠軍是深圳,2016年初的冠軍是南京,到了2017年初是南通了。2018年上漲最快的是五線的小城市了。房價上漲先從大城市開始,然後逐步蔓延到小城市,房價上漲自有它的規律。
需要說明的是,同樣是房價上漲,一線和強二線是在嚴格限購的情況上漲的,而三四線城市是在沒有限購的情況下上漲的。因為嚴格限購,很多人在一線和強二線沒有房票了,被迫到三四線購買,很多的購買力是被逼到小城市的,因為擔心房價上漲,自己的購買力縮水,所以恐慌性買入房子,避免自己手中的貨幣貶值,如果一線和強二線城市不進行限購,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價還會上漲嗎?
柒:一線和強二線房價沒有泡沫
從收入水平來說,北京的人均收入可能是三線城市的2倍,但是房價卻是5-10倍,很顯然北京等大城市的人口買房更困難,核心大城市房價高,有泡沫嗎?
中國的城市化還在快速進行,每年都有大量的年輕人湧入大城市工作。2017年,深圳新增人口是62萬人,這些人如果都留在深圳,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那就需要31萬套住房,而深圳年均新房供給量是4萬多套,即使老市民不買房,也遠遠滿足不了新增人口的需求。大城市土地麵積有限,住房供給量有限,因此住房供不應求的局麵會長期存在。
房價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房價隻能上漲。政府為了緩解供求矛盾,在不能有效擴大供給的情況下,隻能的通過行政手段進行限購,限製部分購買力入場,以期縮小供求矛盾,緩解房價上漲的壓力。所以大城市房價雖然已經很高,已經很貴,但是目前階段沒有泡沫。房價依然是上漲的趨勢。
捌:中國的基本國情:
中國的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能源都很短缺,人均占用量很低,因此隻能走集約化利用資源的大城市化道路,城市建築以高層為主,密度很高,大多數人生活在幾個大的都市圈,都市圈間用高鐵連接。
計生政策的執行打斷了人口的正常增長規律,年輕一代的減少,使核心都市圈外的中小城市的人口沒有流入來源,造成產業衰退,進而會加劇人口向都市圈流動,未來不僅鄉鎮,而且位置不好的中小城市也會衰敗。
以後不是你在大城市混不下去了,回到家鄉過日子,而是在家鄉小城市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去混大城市。大城市機會多,可以糊口。比起就業,什麽鄉情、幹淨的水和空氣、田園風光根本不算什麽。哪裏的就業機會多,人就會流向哪裏。
玖:結論:
未來中國50%的人口可能生活在10個左右大城市群中。位置不好的中小城市人口會流向大城市,中小城市房子會過剩,房價的趨勢是橫盤甚至下跌。而大城市由於人口持續流入,核心區房子數量有限,好房子價格會長期上漲。
未來房價會冰火兩重天,不同城市的走勢完全不一樣,上漲與下跌同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