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早年清華求學,然後留洋海外深造,在美國從事科研活動,獲得諾貝爾獎。晚年回到清華工作。清華大學為楊教授提供了專門別墅用於居住。
現在北京中關村一套普通房子價值1000萬,楊教授的別墅位於書香氣氛濃厚的清華園,古樸典雅,生活方便,假如楊教授的別墅是270平米,該值多少錢呢?
壹:商品房
北京中關村的別墅可以說極度稀缺,如果這個別墅是商品房,有房產證,每平米最少15萬吧,270平米的別墅應該是4000萬。
位於清華園,這種別墅的數量非常有限,並且再增加數量的可能性極低,屬於極度稀缺資源。房價是有供求關係決定的,這種別墅的價格隻會繼續增長,以後漲到1個億都是正常的。
貳:使用權
按照公開的報道,楊教授對這個房子隻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那就意味著這個房子隻有居住功能。如果楊教授不住,把房子出租,隻能是租金收入,假如每平米每個月的租金是200元,那每個月的租金是54000元,一年的租金收入是648000元。
北京一套普通的老破小每年的房價上漲幅度上百萬,楊教授的這個大別墅每年的收益趕不上一個老破小。
叁:建造成本:
這個別墅建在清華園,不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主要是建造成本和裝修成本。假如建造成本是3000元/平米,裝修成本是5000元/平米,那麽這個別墅的投入使用需要花費216萬元,假如購買家具需要100萬,那麽清華為楊教授提供這個別墅總計花費316萬元。
300多萬在北京主城區買不了一個商品房的老破小,這個總價隻能去六環購買二手房了。
肆:資產屬性
大城市的房子不僅具有居住屬性,更具有資產屬性和金融屬性。
比較起來,居住屬性算是最便宜的,即使租住一套豪宅,每個月的租金花費也有限。
房子更重要的是資產屬性,大城市的核心地段有限,好房子的數量有限,而因為經濟的快速增長,財富在快速增加,核心位置的好房子的價格會持續增加。過去10年,一線大城市的部分房子價格上漲了10倍,如果算上3倍的杠杆,收益是30倍。
很多人買入經適房,自住房等政策性福利房,看起來少花了錢,但是這些房子再賣出的時候被政府設置了各種門檻,多年後你會發現,買福利房的收益少,買商品房的收益才高。
政策性住房隻是降低了你的居住門檻,並沒有降低你的資產門檻。
伍:金融屬性
大城市房子的金融屬性也很重要,有了房產證,你買房子的時候可以貸款,也可以抵押給銀行辦理抵押貸款。
很多城市有軍產房,軍產房的質量不錯,居住也有保證,在小城市價格和商品房一樣,沒有差別。而在大城市,軍產房的價格隻有同地段商品房的一半,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小城市人基本全款買房,不在乎房子的金融屬性。而大城市貸款買房,需要有杠杆,軍產房不能從銀行貸款,也不能抵押貸款,缺乏金融屬性,造成價格折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