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漫話

雲林之間,移來移去。半生漂泊,一世求索。暮然回首,原來他鄉是故鄉。
正文

我們怎樣從追求夢想變為勉力生存?

(2018-07-20 05:24:41) 下一個

移民適應是常談常新的話題。尤其是不如人意的一些報道,諸如夫妻離異,子女叛逆,抑鬱成疾等等,往往令身為移民的我輩不由感傷心驚,也喚醒了每個移民內心曾有過的不同夢想。人們不禁要問:生活在加拿大,移民“更上一層樓”的美好願望倒底是實現了還是埋葬了呢?

 

 

《紐約客》雜誌曾登載過一篇反映美國新移民的中篇小說,題名為CINDERELLA SCHOOL(by LARA VAPNYAR),裏麵講述了一位追求美國成功夢的俄羅斯青年女子,怎樣由尋夢的玫瑰色天堂落到維持生存現實世界的故事。

 

Evgenia Levina(Genya)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師範大學,主修英語語言藝術,她的英語技能較之其他新移民(包括她的丈夫Vadim)要好得多。她不僅能夠應付日常交流,聽得懂好萊塢電影對白,而且確實擁有一份標準的英語教學文憑。Genya認為,自己是合法移民(持有美國綠卡),又有較高文化程度,英語也不是問題,應該很容易找到一份理想的專業工作,並開始追求自己的美國夢,與周圍的俄羅斯、烏克蘭裔新移民相比,她的優勢是很明顯的。她曾驕傲地說:“我們不是來謀生存的,我們來到美國,是為了人生的成功!”

 

所以,當學電腦的丈夫很快找到一份程序員的工作時,她並沒有氣餒,畢竟技術類會更容易找工一些。Genya在《紐約時報》的找工欄目裏圈下適合的信息,一家一家投遞簡曆、上門麵試,但半年過去了,她仍舊沒有找到一份工作,甚至前台接待員都不夠格,因為她帶有口音的簡單英語還不足以適應工作場合的需要。她甚至猜想,麵試者將她的“英語語言藝術”文憑與實際英語技能相對比時,將會怎樣在背後笑話她的不自量力。

 

 

沮喪的Genya此刻才意識到,尋夢所需的語言深度與廣度,遠遠超過了她的設想。 最後,她不得不違背初衷,象大多數同族的新移民一樣,降格以求,在本族裔的小企業中找尋飯碗。或者,就得象丈夫和朋友們建議的那樣,再去讀一個會計或電腦類的文憑。Genya丟棄了《紐約時報》,換成俄語社區報《Our Brooklyn》,並在上麵找到一條俄國人開辦的私立學校CINDERELLA SCHOOL)的招聘廣告,上麵稱要招一名說俄語的英語教員,並要求英語教師文憑。

 

Genya由此“幸運地”開始了在這家俄國小公司裏的教師生涯。該公司實際上很不正規,雇員五花八門,既有算命,也有心理、生理谘詢,甚至還代賣一些偏方藥品之類。Genya的學生隻有家庭主婦和保姆兩類,前者學一點英文,為的是購物方便,後者學英文,是為了好跟雇主講條件。但是,在經過半年多求職的挫折之後,Genya很珍惜這份工作,她認真教學,方法靈活,受到學生的好評。老板找來《Our Brooklyn》的記者,將她的教學經驗寫成文章,在該報發表。 這是Genya非常快樂的一段日子。她幻想自己已走上成功之道,有如穿上水晶鞋的CINDERELLA,或許影響會日漸擴大,這樣就會被主流社會注意到,並能從此開始真正的教學生涯。

 

 

當Genya將她的“成就”欣喜地告訴丈夫時,Vadim卻一眼看穿,並向她指明,這不過是老板付費廣告的一種形式罷了,沒有人會把這樣的軟廣告文章當一回事。 果然,當老板因難以維持而找茬解雇Genya時,他恨恨地表示,為延攬生源而登的文章,等於是白花了廣告費!Genya的夢徹底碎了,當失業的她抱著一摞錄製的好萊塢電影教學磁帶在大雨中往地鐵車站趕路時,Genya想,繁華的曼哈頓與她隔著透明的玻璃牆,她每天都能看見,就是怎麽也融不進去。

 

對比加拿大中國移民的情況,我們與Genya真是有太多相似之處。除了掌握電腦、會計等一些實際技能的移民能比較快地在本地公司找到一個低層職位外,不少人隻能到本族裔移民開辦的小公司就職,族裔社區報紙、族裔旅行社、族裔維修店、美容店、餐館、洗衣店等等,這些公司雖然在安置、接納新移民,並使後者能基本維持生存方麵起過一定積極作用,但畢竟實力差,規模小,資金不足,員工普遍工資低、工作強度高,福利不健全,更談不上培訓與提高,而且,由於工作語言基本上是本族語言,長期在其中工作,嚴重妨礙了移民升入社會的中上層,使其生存狀態更加邊緣化、貧困化。

 

令人奇怪的是,在經曆了最初的焦慮與失落,並相繼找到一份能養家糊口的工作之後,不少移民朋友開始學會在生活中尋找自我解脫自我滿足的種種途徑。我們安慰自己,以為這就是所謂的適應。但是,當靜下來回首往事時,昔日曾居於母國社會主流的我們,誰敢說當初移民到一個新國家,就是為了培養良好平和心態而來的?我們怎樣從尋求成功夢想一步一步下滑到維持生存並從此心安理得?國家,就是為了培養良好平和心態而來的?我們怎樣從尋求成功夢想一步一步下滑到維持生存並從此心安理得?

 

且讓我們修改一下文中的名句,並把它記在心裏:“We hadn’t come to Canada for survival; we had come for succes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Wells2006 回複 悄悄話 專業背景決定了發展的潛力和地位,國內外都一樣的
百家言一 回複 悄悄話 好像不移民就成功了?
MoatCity 回複 悄悄話 Really, they are the same thing, if people define "survival" as "success". The story has the ringing of truth in it.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不論您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一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