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在,家才在。
爸媽在的時候,很多事都不覺得什麽。
爸媽不在了,你才真正明白一些現實。
人啊,真的是等到失去了,才會慢慢看清楚一些東西。
爸媽在的時候,很多事都不覺得什麽。覺得他們會一直在,講多幾句沒關係、晚點回家也沒關係,忙了不回電也沒關係。
可是他們一不在,整個人好像失去了重心。
小時候以為,兄弟姊妹就是一輩子的靠山,吵架吵歸吵,感情還是很深。誰知道,爸媽一不在了,大家各有各的生活,誰也不想理誰。久了,不是吵架,而是沒話講。以前一講電話可以聊到笑,現在就隻是群組裏講講「OK」「收到」。有時連群組都靜到像沒人一樣。
最怕的,是講到家裏的錢、家裏的房子。你會突然發現,有些人你叫了一輩子“哥哥”“姐”,一旦講到分配問題,就變臉了。以前看起來最沒什麽意見的,反而是最會算的。心真的涼一截。
然後是老家。以前不管你在外麵多累多煩,一回家就有媽煮飯、有爸開門、電視還播著Astro中華台,很有家的感覺。
現在回去,屋子還是那間屋子,人沒了,一開門靜到心慌。
廚房冷清,房間也像沒人住過這樣。你站在客廳,看著那張舊沙發,眼淚就這樣自己流下來。
不是你矯情,是你突然意識到:家,不隻是有屋頂、有牆壁,而是裏麵住著你最愛的人。
節日也是。以前不管幾忙,大家一定回家吃飯,媽會叫你去巴刹幫她買菜,爸會吩咐你駕車去載親戚,現在呢?各自有各自的“安排”,有時甚至隻是whatsapp發個“新年快樂”,連聲音都聽不到。整個年,好像隻是另一個普通假期。
最痛的,是有一天你真的很累,想講一句:「媽,我很累。」卻發現,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人會聽你撒嬌了。你要扛的東西,真的隻能自己扛,沒人再幫你擋風遮雨。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都說以後要對爸媽好一點,但後來一直「等以後」。等有錢、等有空、等孩子大了才陪他們旅行、帶他們吃好料。
等啊等,等到最後人沒了,才來後悔。
想再煮一頓他們喜歡吃的、想再叫一聲“爸”,都來不及了。
這個時候你才明白,原來這世界上,最無條件愛你的人,早就不在了。
你再厲害、賺再多錢,也換不回來那種溫暖。
如果你現在爸媽還在,真的,回去抱抱他們一下都好。買菜的時候多買一份他們喜歡吃的、回家的時候別一直玩電話,聽他們講幾句廢話,笑一笑就好。
因為有一天你會發現,最想聽的那些話,最想見的那個人,再也沒有機會了。
?
?爸媽在,家才在。人一走了,很多東西,是永遠補不回來的。
兩年前,再也用不到。
父母沒了,頭上的帽沒了,該輪到我們了。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